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网络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期   作者:陈思 胥立军
[导读] 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手段被引入到教学领域,这些科技手段为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陈思  胥立军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广东省,广州市,510900
        摘要: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手段被引入到教学领域,这些科技手段为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当前,网络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了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在此背景下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基于此,下文笔者将围绕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网络信息化教学模式进行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网络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究;
        引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亟待改革,下文笔者将以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网络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究 为主题展开详细的讨论,以便于提高网络信息化教学的教学质量。
        1.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应用到教学当中。运用信息手段进行教学,主要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将教学内容与互联网科技进行融合。信息科技手段为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有许多教师过度依赖网络信息化教学,没有找到信息化教学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点,导致信息化教学效果不理想。为了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教师应该适当对网络信息化教学的策略进行调整。
        2.当前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网络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教学的意识不够充分
        虽然信息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到高职院校教育当中,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院校对于网络化信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正确的意识形态是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化教学不断发展的思想基础,只有提高对网络信息化教学的重视,将相关的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网络信息化教学改革才能顺利进行。
        2.2信息化教学占比低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的目的也随之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对高职院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达成良好的教学成果,仅仅依靠少量的课时是不够的,高校应该提升网络信息化教学占比,以期达成良好的教学成果。
        2.3教师对于信息化教学不够重视
        除了学生之外,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之一,因此,网络信息化教学的发展程度和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当前,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存在着课堂教学信息化意识不充分的问题,在进行教学时,不能将教学与信息技术手段充分融合,导致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信息化教学发展进程较慢。
        2.4网络信息化教学相关教学措施、设备有待完善
        相关的教学措施、设备,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重要体系基础和设备基础,如果不具备良好的教学措施和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那么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网络信息化教学的改革是无法继续开展的,要想改革教学,各大高校就必须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
        2.5相关网络信息化教学方法不够新颖
        创新是网络信息化教学的特点之一,信息化教学旨在通过新兴科技,带来更具开拓性、创新性的教学,以期通过更加新颖的教学角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仍有一些高校,在教学中采用的信息化教学措施不够新颖,从而导致了信息化教学的改革进程缓慢。因此,各大高校必须立足于大数据时代背景,针对实际教学情况策划出更具创新性的教学策略。
        3.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网络信息化教学改革策略
        3.1树立正确的网络信息化教学意识
        要想对信息化教学进行改革,各大高职院校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正确的信息化教学意识。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针对信息化教学进行研究、学习,强化信息化教学意识。相关负责人要积极响应教育部有关于信息化教学的政策,在相关公告发布的第一时间,就根据本校情况对具体的教学措施进行策划,高职院校还应该根据本校的发展情况增强信息化建设,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正确的信息化教学意识是教学改革的重要思想基础,相关教学人员必须明确,只有重视信息化教学,才能在此基础上展开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


        3.2完善信息化教学的措施、设备
        完善信息化教学的措施、设备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各大院校必须做好这两方面的准备工作。
  首先,高职院校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科目进行智能教室的搭建,学校还应该为学生开设专门的网络服务平台,便于学生在平台上获取需要的学习信息,学校还应该在官网上定期上传本校网络信息化教学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此推进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发展。
        3.3强化网络信息化教学课堂
        要推进信息化教学,教师和高校就必须将工作细化到每一堂课。
  在课程开设之初,高职院校教务处应该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对学生学习的专业课程进行规划,比如学生一学期或一学年应该有多少课时用于科目学习?其中实践和理论知识的占比应该如何划分?期末的成绩考核采取何种方式?诸如此类的问题,相关工作人员都要通过实际教学状况进行详细规划,除此之外,工作人员还应该明确有多少课时教师必须采取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督导等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信息化教学的监督,避免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而对信息化教学进行盲目使用,信息化教学课时设限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信息化教学质量,而并非是一种教学任务,教师应该明确这一点,在此基础上对信息教学进行合理策划,从而推进网络信息化教学。
        3.4加强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
        加强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是推进高职院校网络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教师也是教学的主体之一,如果教师不重视信息化教学,不对信息化教学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那么信息化教学的改革效果甚微。
  首先,学校应该定期开展有关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推进网络信息化教学改革重要性的讲座,强化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要定期给任课教师下发有关于信息化教学的阶段性任务,并定期让教师对教学成果进行演示、汇报,督导也要加强对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监督,定期旁听课程,记录并评价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情况,及时将建议给到教师,让教师基于建议及时对信息化教学进行改革。
        3.5加强高校信息化教学建设
        良好的高校信息化教学建设是学生进行信息化学习的重要环境基础,只有具备了比较完善的教学设备,信息化教学改革才能顺利推进。
        除了要安装相应的电子设备,打造教学智能教室,学校还要改善网络环境,比如在各大平台积极宣传学校的网络信息化教学,在官网上定期更新学校信息化教学的开展状况等。良好的网络信息化教学环境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各大高职院校必须加以重视。
结论:综上所述,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网络信息化教学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要推进网络信息化教学的改革,高职院校的相关工作人员就必须立足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和教学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以此提高信息化教学效率,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高职院校网络信息化教学改革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丽丽,万梅芬.浅谈高职院校中大数据课程的建设与发展[J].中国国际财经(         中英文) ,2017( 2) : 186-187.
        [2]余战秋.高职院校大数据时代的智慧校园建设[J].现代职业教育,2017( 29) .
        [3]娄翠英.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J].才智,        2016( 21) .
        [4]黄璇.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J].电子测试,        2017( 8) :98-99.
        项目: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20年校级科研项目"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公平化的探讨与实        践(NY-2020KYYB-02)
        作者简介:
        陈思,1995年10月,本科,女,汉族,广东茂名,中级工程师,从事教师行业,主要研        究方向为数据库、大数据技术应用方面。
        胥立军,1970年10月,硕士研究生,男,湖南汨罗市,讲师,主要从事大数据、人工智        能方面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