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财会信息化教学探析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期   作者:白卓茹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如今这个互联网+的大时代了,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在财会专业的实操和应用应当被重视起来,
        白卓茹
        准格尔旗职业高级中学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03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如今这个互联网+的大时代了,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在财会专业的实操和应用应当被重视起来,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财会信息化教学的具体模式:开办通识必修的信息技术课程、各专业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的康康财会信息化的软件、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小组合作互助完成任务等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到财会信息化的知识,从而更适应社会需求,提高科研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 高职院校 财会信息化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技也在不断地进步,而互联网技术在生活和行业中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如果高职院校不能够将财会信息化教育教学重视起来,则将势必导致学生无法适应这个互联网无处不在的社会,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财会信息化教育教学模式。
        一、“互联网+”的背景简述
“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通俗的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它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域之中,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二、“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财会信息化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也不断更新发展,互联网逐渐进入了各行各业,“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势必将影响和重塑传统产业行业的格局[1]”。而在财会这一专业中,信息化技术的作用也是十分重大。因此,倘若学生的财会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储备不足,那么就会导致学生们因为无法适应现在的社会的需要而无法去企业实习工作,这样无疑会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未来规划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对于财会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了解也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和社会脱节,从而产生自己能力很差的感觉,甚至学生会有一种很大的心理落差,难免会让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缓解高职院校学生的这种落差心理,高职院校财会信息化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的财会信息化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开办通识必修的财会信息化课程
高职院校应该开设通识必修的财会信息化课程,这类课程应该包罗万象,教授一些财会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中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由于是财会专业的学生都必须要掌握的,也就是说相当于是高职院校的财会专业的学生的常识一样,因此这门课程应该被设定为高职院校学生的必修科目。这样只要从这所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都已经熟练掌握了这些财会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基础知识,这样他们对于财会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就不算是完全的一窍不通,而且由于有了这些财会信息化基础,在他们学习其他的财会信息化软件等等的时候,也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比完全没有财会信息化基础的学生要学得更快,接受能力更强。这样有助于学生们可以对于财会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有着一种基础性的了解,从而也有助于他们对于财会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产生进一步地了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各专业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的财会信息化软件
而各专业也应该在学生们学习了财会信息化技术基础知识和互联网技术基础知识之后,开设一些专业相关的财会信息化软件教学的课程,这样才能让学生们在之后的学术研究和实习工作中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地去工作去研究。比如对于金融行业的学生,就应该开设R语言、Python等等数据处理和图表绘制相关的软件,这样有助于他们可以在处理数据方面更加简单快捷,这样他们才能够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更容易立足,这样他们在未来从高职院校毕业以后也很容易找到工作。
        (三)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在学习财会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时候,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由于财会信息化技术往往是一门实践的学科,学习财会信息化技术的根本目的也就是为了应用和做出一些成果来。如果教师仍然没有走出之前的照本宣科讲理论知识的怪圈的话,学生是很难真正学到知识的。因此教师应该带领学生走出传统的教室,进入到学校的机房里来上课。让学生们可以在教师在讲如何操作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在自己的电脑上跟着操作,这样在实践中产生的即时性的问题也可以及时地向教师提问,这样也方便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及时去解答学生们出现的个性化的问题,这样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也可以提高,增加了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学到的知识的浓度和密度。
        (四)小组合作互助完成任务
为了让课堂更加充满活力,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教师可以采用让学生们小组合作来完成任务的方式,这样一些对于财会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掌握得比较慢的学生可以在那些对于财会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掌握的比较熟练的学生的帮助和带动下,更容易地理解财会信息化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集体意识和团队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班级同学之间的凝聚力,让他们意识到他们是一个集体,就是应该互相帮助的。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在这种轻松愉快,互助双赢的环境下,将财会信息化知识和互联网知识都学会,这样他们也提高了自己的财会信息化能力和水平,有助于他们未来在企业实习中发光发彩。
        结束语
        因此,教师要积极探索财会信息化教学的具体模式:开办通识必修的财会信息化课程、各专业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的财会信息化软件、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小组合作互助完成任务等等。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容易接受和学到财会信息化知识,从而更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实践能力,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更有帮助的实践性人才。
        参考文献
        [1]邱俊玲. 互联网+模式下高职院校财会信息化教学的实践分析[J].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