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读写结合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期   作者:张倩
[导读] 《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张倩
        河南省洛阳高新区第一初级中学  471000
        摘要:《普通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中学英语教学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中学英语教师将多元读写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创新英语阅读与写作教学形式,可以最大化地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英语学习环境,更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增强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读写结合;中学英语;阅读教学
        一些教师对于写作模块不够重视,教师缺乏指导学生写作的意识,导致学生的写作水平较低。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结果,一切教学以高考为目的,使得学生的思维模式以及逻辑能力受到限制,缺乏基本的写作技巧和策略。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培养,没有将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学生难以理解英语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写作思维受到阻碍,其语言综合能力较低,英语整体学习水平较低。
        一、 基于读写结合的中学英语教学意义分析
        (一)有利于强化中学生对英语阅读和英语写作之间的关系的认识
        阅读和写作向来相辅相成,互不可缺,若要提升英语写作能力,需先应具备较好的阅读总结能力。在中学英语的学习过程中,中学生学习的英文单词覆盖面更为广泛、英语语法的普适性更高,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更为紧密,对中学生的阅读总结能力要求更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中学生在英语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可从课本的阅读文章中,分析并总结优秀的英语表达技巧和优美的语言表达词汇,并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下,将此类技巧和词汇应用到实际的写作练习中,进而提升自身的英语写作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对相关技巧的应用熟练度和相关词汇的内涵认识程度。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一般,英语知识积累程度欠佳,对生活现象的认识不够透彻,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词汇理解、场景认知方面的困难。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要求下,中学生可进一步探寻相应词汇、场景的特点,并仔细体会阅读内容与写作内容方面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准确把握相关写作技巧的应用形式和应用方式,在阅读时联想写作的必要性,在写作时回顾阅读的文学性,进而使英语阅读和英语写作紧密联系在一起,促使中学生进一步认识英语阅读和英语写作之间的关系。
        (二)符合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规律,提升中学生总结、分析和应用的能力
        中学英语相较于小学英语,在词汇量以及英语阅读场景复杂度上具有明显的差别,这就要求中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过程中,在体会相关词汇的含义、场景的特点的前提下,深刻理解并记忆相关的英语知识,进而为中学英语的后续学习过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促使中学英语后续学习过程更有保障,英语成绩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在中学英语教育教学过程中,中学英语教师合理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可在引领学生阅读的过程中,督促学生标记重点词汇和优秀段落,并引导学生准确记忆相关词汇和段落的写作方式。在写作练习时,中学英语教师可主动引导学生将此类词汇和段落写作方式应用在写作过程中,使学生在写作中记忆词汇的含义,复习段落写作的技巧,从而将“教”与“练”深度结合在一起,符合中学生的英语学习规律。从此意义上讲,读写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中,养成“先思考”“再记忆”“后练习”的英语学习习惯,进而提升中学生总结、分析和应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二、 基于读写结合的中学英语教学措施分析
        (一)“一词一析”“一句一用”,培养学生将英语阅读中的知识和技巧主动应用于写作的意识
        中学英语教师在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时,应首先提升学生的“应用”意识,促使中学生正确认识阅读内容与写作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是提升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内在要求,也是促使中学生将阅读知识和技巧合理应用于写作的合理举措。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中学英语教师可结合具体课节的实际内容,分析阅读文章中出现的生词和语言表达技巧,将生词生义、语法时态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一词一析”“一句一用”。具体来讲,中学英语教师可依据词汇的含义,主动扩展相关的词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词汇所在句子的语法结构深度分析,进而突出单词含义与语法应用方式的内在联系,促使学生分析并体会此类联系对写作效果的促进作用,进而培养学生将英语阅读中的知识和技巧主动应用于写作的意识,下面举例进行说明。
        (二)主动扩展教育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课本的内容对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较好的保障作用,但在开阔中学生的阅读视野方面,显然存在较为明显的不足。在读写结合的教学课堂中,“读”是学生的首要任务,也是中学英语教师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的重要基础,因此,中学英语教师应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提升学生“读”的质量。具体来讲,首先,中学英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学生课外读物广泛拓展学生的阅读内容,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其次,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课外内容与课内文章的对比性,使学生在分析总结课外读物内容、消化课外读物写作技巧方面“有所取舍”,进而使英语阅读内容可符合中学阶段的教育教学要求,同时切合中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避免“超纲”现象,导致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下降,反噬英语阅读教学的整体效果。下面举例进行说明。
        (三)加强仿写,强化学生的写作思维
        仿写是写作训练中的重要形式,也是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以仿写的形式促进学生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强化他们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思维。因此,教师应结合教材中提供的阅读文本内容,通过为学生讲解文本创作的背景,让学生针对内容进行讨论,之后根据自己的观点和主题展开写作。这种将学与用相结合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语篇阅读的基础上,将注意力转移到写作训练上,巩固所学知识。需要注意的是,在学习仿写的过程中,教师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方面要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另一方面还应合理进行篇章布局,同时还应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创作空间,让学生的思维自由翱翔在写作的天空中。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针对学生个体进行个性化评价,善于运用鼓励和赞扬的方式,增加学生英语写作的自信心。
        三、 结束语
        总之,读写结合教学方法在中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学英语教师应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读写结合的具体形式以及实际应用办法。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两方面的具体措施,希望中学英语教师可依据自身的教学需求以及班级学生的真实情况,选择最为有效的读写结合措施,并灵活变通,进而提升读写结合教学方法的实际效能,促使中学生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可有效地提升英语阅读能力,提高英语写作水平,进而为中学生后续学习和发展提供有效保障,优化中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强化中学生的英语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恬静.基于读写结合的中学英语教学举措分析[J].中学生英语,2020(40):6.
        [2] 李娟.核心素养下的中学英语学科读写结合教学方法初探[J].中学生英语,2020(40):65.
        [3] 鹿梅.读写结合在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妙用[J].新课程,2020(41):60.
        [4] 张燕子.中学英语读写结合模式促进有效写作教学的探讨[J].基础教育论坛,2020(25):14-15.
        [5] 邵玉保.中学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优化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0(23):54-55.
        [6] 王静.基于读写结合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