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情境,增进体验,构建高效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期   作者:刘庆军
[导读] 针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其正处在青春期的阶段,假如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无法把握学生的特点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
        刘庆军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第一中学  山东  济南  250113
        摘要:针对于初中生来说,由于其正处在青春期的阶段,假如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无法把握学生的特点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则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这就需要初中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巧妙地利用学科的优势,来为学生设置情境体验,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对内容进行探究。以此在无形当中对学生的三观构建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推动的作用,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
        关键词:情境体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高效构建
        前言:在初中阶段的课程体系当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教育内容,对于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构建都非常有利。但在传统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的教学开展则是比较枯燥和乏味的,不利于学生对内容的掌握和内化。所以,在现阶段,教师应该改善这样的现状,加强情景体验,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推动质疑释疑,创建思维情境
        人们常常说学贵有疑。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疑问是非常珍贵的[1]。所以,在情境创设的过程当中,教师首先就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经历质疑和释疑的过程,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高速的运转,有助于思维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拥有更加深刻的体验,在学习中展现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在讲解《做守法的公民》一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自主地进行阅读。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置开放性的空间,让学生可以联系实际生活,对身边事件进行列举,由其他学生判断这样的行为或事件是否在违法行为的范畴当中。比如,在疫情期间有人大力的散布谣言,引起人们恐慌;有人认为拨打110非常刺激,经常反复拨打......在出示完毕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和探讨,让学生可以对“守法”二字产生更加深刻的感受,能够在质疑和释疑的过程当中让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进一步的增强。
二、密切联系生活,创建生活情境
        陶行知大力的倡导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观念[2]。要求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将教学放置在生活背景下,才能够让教学的意义得到更好的凸显。所以,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可以密切联系生活,让生活情境得到良好的创设,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教育效果。


        例如,在讲解《遵守规则》一课的过程当中,教师在课前就可以为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到社会当中拍摄一些行为,以照片的方式制作成幻灯片,便于后续课堂的运用。而在后续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在对基础知识讲解完毕之后,教师就可以播放学生制作的幻灯片,其中包含一些遵守规则和不遵守规则的现象,让学生进行分辨、角色体验,懂得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规则的重要性、假如没有规则世界会变成怎样。这样就可以将规则意识有效的根植在学生的内心深处,真正的辅助生活情境的良好创设。
三、善用信息技术,创建现代情境
        在现代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信息技术逐渐的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利器,对于情景的创设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3]。所以,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适当的加强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让现代情景得到创设,让学生的体验感可以变得更强。
        例如,在讲解《爱在家人间》一课的过程当中,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出示《家有儿女》当中的一些片段,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当中被其中的氛围所感染,并能够回想自己的家庭氛围。在这之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在以往的生活当中,你和家人之间发生过哪些感人至深或趣味性的小故事呢?你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吗?”让学生能够贴近实际生活进行阐述,让学生感受到家人的爱。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爱的珍贵,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营造一种浓浓的爱的氛围,有助于德育的渗透。
四、扩展实践活动,创设体验情境
        除了以上这几个方面之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始终秉持着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在传统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侧重理论的讲解,导致学生的学习体验的缺失。所以,在现阶段,教师也可以适当的拓展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的体验感变得更强。
        例如,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可以积极地和社区间进行合作,大力的对实践活动进行开展。比如,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环卫工人的一日体验、敬老院的帮扶计划、孤儿院的故事会当中。通过多种多样的志愿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实际参与当中深化体验,有助于学生环保意识、尊老爱幼的有效培养。真正的做到贴近实际生活,让学生的体验感变得更强,使得课程教学的开展变得更加具有意义和价值,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结论: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适当性的加强情境创设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让教学在开展的过程当中更加具有感染力和生动性,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积极主动地进行参与。在此过程当中,教师主要可以从推动质疑释疑、密切联系生活、善用信息技术、扩展实践活动等等,让体验式情景得到真正的创设,让课程教学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

参考文献:
[1]陈雯. 技术融入课堂,智慧绽放云端——以疫情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为例[J].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04):33-36.
[2]谢海英.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J]. 文理导航(上旬),2021,(04):82+84.
[3]穆科虹. 活动教学在人教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初探[J]. 文理导航(上旬),2021,(04):86-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