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期   作者:周瑶
[导读] 课程教学是老师在课堂上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一个过程,在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已形成共识,
        周瑶
        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PM SELANGOR马来西亚雪兰莪州 43400
        摘要:课程教学是老师在课堂上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一个过程,在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已形成共识,教学不能光只注重“教”,而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有何重要?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思考?有什么方法与策略?这些还鲜有人研究。本文通过对目前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考察,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进一步厘清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性,并提出课程教学中老师引改进导学习思考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课程教学,学习,思考,引导
        中國教育圣人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至关重要。在课程教学中,老师都会或多或少地引导学生开展一些思考。但引导学生思考在课程教学中有何重要性,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思考,里面有什么方面与策略么?为此笔者进行了一些调研和研究。
1 课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研究的做法
        就这个课题,笔者到建湖一个初级中学进行了调研。该初级中学是一所中等规模的乡镇初中。经协商,笔者请该镇初级中学潘老师配合,一起开展了一系列课堂实验,其实验的方法如下:潘老师教初一(1)与初一(2)班语文,设置了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为初一(1)班、初一(2)班上了《次北固山》课,潘老师在上面教,笔者在下面负责听课、教学效果跟踪与统计。其上课的两种方法如表1。

   为检验教学效果,给《次北固山》设计了10个检查题,由潘老师在讲课结束前10分钟发给同学完成。设计题目见表2。

                                         
        用第一种上课方法给初一(1)班上课,用第二种方法给初一(2)班上课,两个班学习效果检验如表3。

2 课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调研结果分析
    从课程教学中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思考时间调查结果分析看,无疑,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是有益的,有利于学习消化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知识。就目前课程教学实践来看,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形:一是课程教学“少思”型,课堂上只注重知识量的传授,留很少时间给学生思考。二是课程教学“多思”型,把课程教学的大部时间用来让学生自己学习思考,老师介入少,放任学生思想信马由缰。三是课程教学“后思”型,把应该在课程教学思考的东西放在课堂以后让学生自主进行。四是课程教学“前思”型,在该课程教学还没开始时,就让学生提前去思考本属于课堂教学内容的东西。
        从课程教学中教师运用提问的次数来看,运用提问的次数越高,教师引导学习参与思考的意愿越强烈,学生参与思考的互动就会越积极,学生也越容易加深对课程教学知识的理解。    
        从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回答错误的态度调查结果来看,纵然学生有参与课程教学思考积极性,但教师给学生错误回答的态度却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反应。如果对学生的回答错误给予训斥,学生就会在心里留有阴影,下次参与讨论时就会显得不那么积极。如果教师相对包容学生错误或给予鼓励,学生下次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则不受影响。
        从课程教学中教师把知识之间的串联调研情况来看,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把课程教学的知识与以前所学知识进行串联,有助于学生加强课程教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开拓知识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从课程教学中教师情景氛围的营造来看,教师善于营造情景氛围,则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之则相反。
3 几点启示
3.1教师宜高度重视思考于课程教学的重要性
        从上面调研情况看,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在课程教学中没有科学导入思考,会给课程教学带来很多负面效果。一是学生学习兴趣降低。那种填鸭式强行灌输知识,学生索然无味,大大降低学生学生新知识的热情。就好比给小鸟喂食,你越是抓住它的头让它吃,它越是抵触不感兴趣。二是没有导入思考,没有给学生所以然,可能直接导致学生学习热情下降,用于学习的精力投入会降低,会感觉学习是一种非常辛苦望而生畏的事情,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丧失学习的热情。三是学生学习视野受限,在课程教学中,没有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只能学到书本知识,看不到接触不了书本以外的知识,学习的视野受到很大的限制。四是学生学习方法呆板。课程教学没有导入思考因子,学生被动学习,也会导致学习方法呆板,学习效果不佳。
3.2教师应掌握引导学生思考的技巧。
        从教师对引导学生思考的兴趣度及运用提问的次数来看,多数教师还是非常重视引导学生的思考的,就是有些老师在课程教学中没有引导学生思考,并不是自己的意识问题,而是一些方法与策略运用上没有得当而已。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思考,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从广度上入手,就是努力拓开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通晓更多的知识信息量。二是从深度上入手,就某个知识,挖掘知识的深度,让学生了解该知识的前沿发展情况。三是从精度上入手,就某个知识,让学生熟练掌握的程度,填实知识的漏洞。四是从联度上入手,引导学生了解与此课程教学中相关联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五是从粘度上入手,让学生对所学习知识与日常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时用时新时有领悟。
3.3教师应明白在课程教学中所承担的角色
        从调查情况看,显然引导学生参与课程教学的思考,教师在其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只有担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状态。一是要善做抛玉者,教师一个最重要的角色,就是把问题抛出来,同时引导学生把相关的问题抛出来,问题出来了,再来解决问题。学生不能把问题藏在肚里,收藏在肚里,问题终将还是问题,问题抛出来后被解决了,问题才能得到解决。二要善做导游者,学生学习如入大观园,满眼绚烂多彩,却不知美为何物。这时,教师可发挥导游作用,一个问题,如一个景点,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由浅入深,如探迷宫,吊足学生胃口,引导学生不断攀登知识的高峰。三要善做引领者,思考往那个方向?走错路,就会南辕北辙,这就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做好对学性的引领,防止学生思维误入歧途,最终越走越混沌。四要善做弹琴者。课程教学涉及许多知识点。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知识时,那些知识需要学生多思考一点,哪些知识需要学习少思考一点,这些教师要心中有数,在课程教学中要轻重有序,缓急有别。
3.4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宜找到学生思考的兴奋点
        从调查情况,教师不是不重视引导学生思考,却苦于找不到让学生乐于思考的点子,对此,不妨从学生思考的兴奋点上下功夫。一是将课程教学知识点与当前社会热点联系起来。利用学生对当前社会热点关注,让学生爱屋及乌,专注到与社会热点有联系的知识点,这是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方法。二是将课程教学的知识点与人们关注的焦点联系起来,焦点是万众瞩目的地方,焦点的产生,势必是矛盾纠结叠加的地方,这些矛盾的解决涉及多种学科多种知识点,将课程教学的知识与人们关注的焦点结合起来,有利于调动学生思考的热情,激发思考的动机。三是将课程教学的知识点与教学重点联系起来,每个学生都希望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而教学重点是常考的地方,课程教学的知识点与教学重点联系起来,让学习思考有了更好的切入点。四是将课程教学的知识点与学生知识盲点联系起来。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弱点,甚至盲点,课程教学中,帮助学生消除知识的弱点,消除学习上的盲点,堵住漏洞,学生的成绩才会上来,学生才会因进步而增强信心。
4 结论
        课程教学中,学生学因思而丰富有趣,思因学而博大深刻。在课程教学中,学与思如车之两轮,缺一不可,学与思并驾齐驱,必将引领学生到一个全新的学习境界与全新的学习效果上来。
        
        参考文献
        【1】农晓岚 语文课堂应给学生预留一片思考的空间?《文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7期?P90
        【2】张成明.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J].教育现代化,2017,(11).
        作者简介:周瑶,女,1996年7月15日出生,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教育学课程教学硕士研究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