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欣赏,享受快乐--如何上好初中音乐欣赏课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期   作者:辜朝刚
[导读] 在初中的音乐课堂中,欣赏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辜朝刚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教研室 广西 玉林市 537000
        摘要:在初中的音乐课堂中,欣赏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听音乐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欣赏,从音乐的歌词和旋律中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达到共情的境界。老师要结合课本知识和课堂情况,对学生做到有效引导,用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初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在学会鉴赏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在欣赏的过程中享受学习,让学生觉得学习不再是负担,而是一种陶冶情操的美好时光,提升自身的美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会欣赏;享受快乐;初中音乐
        引言:音乐欣赏,是人通过耳朵和心灵感受对音乐的语言和旋律的感知而产生的能动性的音乐审美。音乐,具有安抚心灵,让人心情愉悦的作用。当心情烦躁时,听一首安静的音乐,可以让人静下心来。当遇到有趣的事时,听一首欢快的音乐烘托气氛。对音乐的欣赏,可以让学生对古今中外的音乐事迹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可以让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观念,对净化心灵有一个更好的作用。老师在教授音乐课的时候要让学生学会享受,要从专业的角度让学生学会欣赏,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
        一、歌舞生动,乐于参与。
        为了让音乐活动课更加的生动形象,可以在听音乐的同时增加舞蹈元素,视听结合,让学生更加享受。让学生提高对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在学习音乐的同时给学生科普当时的时代背景或者作者当时的心灵感受,让学生能够代入进去,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个诗歌时,老师可以适当交代一下当时作者写这篇诗歌时的背景和感受,再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这首诗歌的舞蹈视频,通过舞者的舞姿烘托这首诗歌的氛围,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首诗歌的特点,把握住这首诗歌的感情,更容易学会。再比如练习《在希望的田野上》时,老师可以教给学生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这首歌一般是欢快的特点,用轻快地步伐表达了作者的喜悦,让学生能够了解到当时的创作背景,体会到了农民对于丰收的喜悦之情。在音乐的教学中还可以教会学生生活的意义,让学生学会尊重劳动珍惜粮食,促进学生的德育修养。对这首歌越加了解,这首歌的记忆也就越深刻。让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在舞蹈排练中还能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上课更有积极性,达到快乐教学的目的。
        二、合作学习,互动交流
        一件事情的完成离不开同伴之间的合作交流,在上音乐欣赏课时也一样。俗话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面对同一件事情的理解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就比如听同一首歌,有的人听出来悲伤,有人听出了喜悦,看待事情的角度不同,学习到的道理也就不一样。所以说,在学习欣赏一首歌的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交流。先听完一首歌,将自己的感悟写出来,然后在课上通过分组进行交流,每个人说出自己对于这首歌的一个理解,每个人说出的观点都有自己意想不到的收获,然后小组之间进行总结,总结出一个相对全面的答案,再派出一个代表与全班同学一起交流,获得更大的进步。

交流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参与进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这样学生就会对学习更有动力,在学习交流过程中也能更有成就感。
        三、综合竞赛,提升素质。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让学生更容易投入进来。要使音乐欣赏的课堂更加活跃,可以利用竞赛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每个人都有强烈的竞争意识,竞赛活动是特别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种活动,学生在面对比赛时能够做到注意力较高的集中,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状态,比如在学习《水手》这首歌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用到吉他这种乐器,所以老师在教学生这首歌的时候,可以适当让学生学习一点吉他的专业知识,让学生能够做到边弹边唱。学生在练习吉他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这首歌的旋律,能够更好地更好地感受到这首歌的情感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在不断改变,不再是只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也逐渐让学生学习一些技能。吉他这种乐器越来越受青少年的喜爱,所以老师可以从这里入手,让学生学习简单的吉他知识,然后进行竞赛,通过比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吉他的学习中,学生进行现场演奏,老师和部分学生组成一个评委团对他们的演奏技巧进行评分,在点评的过程中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对于演奏的亮点也要多加鼓励,促进学生更快乐地学习。
        四、融入其他学科,多元素深入学习。
        如果只是单纯的音乐欣赏未免有些单调,可以增加其他元素的交流学习,比如说加入绘画元素,绘画的线条之美和音乐的五线谱的走向有异曲同工之妙,绘画和音乐之间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有“音乐是听得见的色彩,色彩是看得见的声音”之称。两者之间互相交流,共同体会美妙之境。也可以将科学这个学科内容与音乐结合起来,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发现生活中的音乐旋律,将在课上发现的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联想到音乐理论,让学生善于发现身边的音乐的美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感受生活的美好。老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适当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音乐欣赏的同时,还能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五、结束语。
        一个充满活力氛围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快乐地学习,我们要知道,音乐欣赏这门课程并不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它可以根据舞蹈、绘画、文化等共同学习,相互依存,一起进步。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是很有必要的,师生共同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共同欣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于音乐方面的研究与了解,提高学生的美育。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人生的道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探究中学音乐欣赏创新教学模式.《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8年51期.耿志炜.
        [2].新课标理念下中学音乐欣赏教学初探.《大众文艺》.2018年16期.张春苗.
        [3].从审美到德化一中学 音乐欣赏的怡情之路.《大众文艺》.2019年19期.牛玉倩.胡水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