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南山路径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期   作者:崔柏震
[导读] 现今,美国的“再工业化”,日本的“复兴战略”,德国的“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标志着人类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崔柏震
        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现今,美国的“再工业化”,日本的“复兴战略”,德国的“工业4.0”以及“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标志着人类第四次科技革命的兴起。在当今世界新技术、新产业迅速发展、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怎样让未来人才具有与创新驱动发展相匹配的创新素养?培养怎样的人才结构与能力以满足未来社会发展需求?这都是新时代创新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南山区七届一次党代会提出打造“双中心”、建设世界级创新型海滨中心城区的蓝图,奋力建设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自贸区、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等国家战略在这里叠加,为南山发展创造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关键时期 ,南山教育通过以下举措培养创新人才。
        (一)加强创新教育顶层设计
        先后出台《南山区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建设方案》、《南山少年创新院建设计划》、《南山少年创新院创新实验室建设办法》、《南山少年创新院小院士评选办法》等文件,以南山少年创新院为创新教育平台,对创新教育的目标、实施办法、推进制度、师资培养、评价机制、经费保障等作了具体安排,确保创新教育落地实施。
        (二)构建创新教育课程体系
        1.搭建渠道让学校与高科技企业合作开发创新课程,鼓励教师自主开发创新课程。少年创新院或分院学校与腾讯教育,柴火创客空间,商汤科技、优必选机器人等知名高科技企业开发创新课程,推动创新教育项目学习。
        2.通过校本课程、社团活动推动项目式学习、创新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指导学校成立科技创新社团,建设创客实践室,开展“四点半”活动,开发创新教育“好课程”,以多种形式落实课程建设。
        (三)整合区域创新教育资源
        1.通过与国家级战略性科研机构,地方科技部门,政府部门,如中科院深圳先进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等合作,举办或参加 “院士专家进校园”,“小院士与院士面对面”,“博士课堂”,参加“院士大讲堂”,“全国双创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
        2.成立校外学生实践基地。建设了以腾讯教育、达实智能、金蝶软件、柴火造物空间等高新技术企业、科研院所为代表的26个学生实践基地,解决学生实践场所和技术支持不足,师资专业限制等现实问题。
        3.通过院区合作(中国教科院与南山区)、校企合作、跨校合作等形式,开发与实施创新教育课程。


        (四)做好“小院士”培养工作
        1.指导中小学做好小院士培养工作。通过“创新实验室”项目资助,引导分院学校开发创新课程,如白芒小学的思维课程,北师大南山附属学校的TRIZ创造力课程、麒麟小学的创意木工坊等。同时积极利用区域教育资源,搭建渠道让学校与高科技企业、专业教育机构合作开发创新课程,如太子湾学校与造物世界公司开发人工智能课程,育才三小与玩转发明公司开发创新方法课程等。
        鼓励教师自行开发创新课程,如华侨城中学李鲋瑞老师开发的人工智能课程。指导学校成立科技创新社团,建设创新实验室,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开发创新教育“好课程”,积极开展“四点半”活动等,以多种形式落实课程建设。
        2.开设“小院士”培养课程。连续5年面向全区学生开设了近100门小院士培养课程,涵盖人工智能、创新思维、创意搭建、STEAM、工程与创新等,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好小院士后备军的培养。
        3.南山少年创新院小院士评选。该评选通过网络评选、现场评选、专家评选相结合的方式,搭建了一个创新成果展示与交流的平台,并通过丰富青少年的体验与参与感,不仅扩大了创新院的社会知名度和关注度,更进一步丰富了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的探索与实践。小院士连续5年参加深圳高交会路演。学生创客与科技企业高管、风险投资基金经理面对面,听取市场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与建议,优化发明创造作品。部分“小院士”作品,如南山实验教育集团麒麟小学学生作品“智能搅蛋器”,育才教育集团育才四小“智能显温杯”等已量产并投放市场。
        4.开展“小院士”夏令营活动。2016年至2019年分别组织南山小院士赴中航工业珠海大飞机生产基地,贵州大数据中心和国家射电望远镜“天眼”,广州信息技术教育中心等多地进行实地创新教育。
        (五)探索创新型人才评价模式
        1.结合国家教育质量检测,中小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状况。
        2018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数据显示,南山区四年级学生在科学创新意识(高和较高的达到77.0%)、科学学习兴趣(高和较高的达到94.1%),位居深圳各区之首。
        2.研制、测评并发布《南山区区域教育创新指数研究报告》,从人才培养、课程教学改革、教育管理、队伍建设、教育评价、外部环境六个维度对区域教育创新指数进行了实际测算、分析、监测和评估。
        3.通过小院士评选、区科技节、少年创客答辩会、创客节等创新教育成果展示平台,对学生创新素养进行评价。
        4.出台《南山少年创新院关于开展分院达标评估工作的通知》,对分院学校创新教育成效进行评价。

        2015至2019年,南山少年创新院共评选了51位少年创新院小院士,建设了70个创新实验室,建立了100多个学生科技社团,开发实施了150多个创新教育项目,共有172位学生获评中国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超过深圳市获评学生数的一半。2016年10月,在全国双创周主会场,李克强总理接见5名深圳小创客,全部来自南山。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