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平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 包头 104035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新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激烈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文化强国是指一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资源,已经具备了相对雄厚的物质基础。这是在传承中国中华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快建设社会改革文化的强国优势。个国家和民族要自立自强,首先在文化上要自党自信。只有坚定了文化自信,才能懂得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才能真正懂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趋势和历史意义。我国有深厚的文化根脉和独特的文化优势,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底色;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沉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来源,是融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的根基性和引领性力量。历史和现实证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造的社会主义文化,筑牢了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凝聚了全体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思想力量,是最先进的文化。历史和现实也证明,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有理由坚定文化自信的民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国际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积淀,以革命文化为源头,以先进文化为引领,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特色社会的文化在国际交往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是新时期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回答的“时代之问”。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社会产生产水平和供给能力的显著提升,我国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在教育文化,旅游休闲,体育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支出逐年攀升,新时期,我国城镇居民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层次化、品质化、数字化、国际化的特征,在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全面推动下,城乡区域间要素自由流动加快,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有效普及,提高了乡村居民文化消费,最大限度促进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全面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中国许多新技术,新产品已经走向世界的各个地方,如高铁,5G等。改革升级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加,科技实力显著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这些都有助于培养和提升我国广大人民的文化自信。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文化事业是维护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维护公共文化生活的平等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
发展文化事业,要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人民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在满足人民群众的基础上,提升国民素质。文化产业是推动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是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必由之路。发展文化产业,要按照全国协调可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或发展,在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基础上,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近些年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进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按照十九五中全会要求,我们今后仍要继续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以文事业促进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反哺文化事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尤其是在城乡、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方面,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内容和模式,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把我国建成文化强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即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进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它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内容。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文脉根基。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道德素养构成文化软实力中的人格精神力量。可以说文化软实力即是精神文化,有涉及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诸多方面。它不反表现为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力量,同时也表现为一个国家的文化职能,以及对人民文化权利满足的能力和程度。
文化软实力发展水平,事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强国建设,综合国力强弱,没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就不会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现实。不断提高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实现,物质生活更加丰富,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人们的消费需求正在由物质领域转向文化和其他领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期待和文化追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激发出的对健康向上的现代文明生活的追求,成为“十四五”时期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巨大精神力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要求,全党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社会经带来和矛盾新挑战,保持战略定力,树立底线思维,善于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同时,我们也必须关注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新趁势、新要求,走入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深处,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要求,在新起点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有效,积极稳妥推进中国特色主义的文化强国建设。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2.《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