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蕊杏
浙江工业大学
摘要: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中需要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在学习动机驱动学生积极学习与积极思考的学习状态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分析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可知,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未存在正确的学习动机,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且不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初期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再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达到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动机作用的目的。
关键词:学习动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策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只会受到自身智力因素的影响而降低学习质量,还与学生自身是否存在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等密切相关。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重要源动力且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地引导,在学生拥有学习动机的同时实现学习质量不断提高[1]。中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且学习内容为职业教育,学生需要掌握专业技能且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进而能够在未来投入岗位中可以将理论性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并且让自身拥有的综合能力可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一、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具有的影响力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在学生学习时能够明确学习的目的及意义,并在明确后积极投入学习中达到学习目标,是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一种心理状态[2]。其实,学习动机就是学生内心形成的发展方向,当对学习有需求时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对学生学习产生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学习动机属于非智力因素并对学习产生促进作用,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动机会忽视学习的过程,会在学习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且不能有效坚持等现象,而这些现象正是降低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当学生拥有了学习动机后可以受到动机的驱使驱动学生的注意力达到集中状态,并且在面对学习中的各种困难时可积极找方法进行有效解决,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较强促进作用。二是实现学习过程处于良性循环状态中。在学生拥有学习动机后会对知识的学习产生较大的需求,在有效掌握知识达到一定的目的后会立即制定出新的目标,并再通过学习的过程促进目标的达成,进而通过周而复始的过程实现每一个目标并达到引发学习动机产生的目的。
二、现阶段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学习动机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调查后,存在着如下问题:首先,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对于专业学科的学习存在着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不合理、缺乏学习兴趣等现象,导致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学习欲望、学生学习投机取巧等,对于学生的成长与未来发展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其次,通过对教师进行调查后,教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了评价,评价中职学生在学习时缺乏学习积极性且未正确认知进入中职院校学习对自身未来发展具有的意义等,并且在学习时过度依赖教师而不能积极挖掘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经常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意见或者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蒙混过关,导致学生既不能有效地掌握理论知识,又不能提升创新思维与能力,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提出的要求而令人堪忧。中职学生缺乏学习动机的原因与三方面因素相关:学生自身、家庭、学校,其中以学生自身和家庭因素占比较大,而学校只是存在不能实现针对每位学生实施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的措施。进入中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是在初中时学习能力较差,未考入高中后而进入到中职院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为日后未来岗位工作的胜任奠定基础。由于学生学习能力较弱而缺乏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未存在学习动机而影响学习质量;当前大部分学生都属于独生子,在家庭生活中会因为备受溺爱而缺乏积极向上的理想,进而在学习时未存在内驱动力。另外,还有部分学生的家庭属于问题家庭,对学生的个性与成长都存在较大的影响而形成较差的稳定情绪,学习意志力较为薄弱。
三、中职学校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的策略
(一)利用问题导向激发学生求知欲
让学生的内心形成学习动机可先从兴趣入手,教师应站在中职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喜爱专业知识的学习,在学生喜爱专业知识学习后能够在内心中期盼下一节课程的学习过程,进而达到了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的目的[3]。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问题导向达到激发学生求知欲的目的,让学生产生挖掘答案的欲望达到将学生注意力引入课堂中的目的。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先进行教学内容的分析,挖掘出哪部分内容可以创设出问题,并且创设而出的问题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具有悬念性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很想知道答案等,利用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中,可以让学生在问题激发而出的学习欲望中去积极学习知识点,达到了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动机的目的。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轻松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学习状态对课堂学习的效果具有直接性的影响,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中、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高效地运转、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研讨中来。教师应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时因为学习能力较差而在学习中被忽略,并且还会受到教师的批评而存在厌学的心理。因此,教师在营造学习氛围时应创建出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受不到学习压力,可让学生喜爱这种课堂学习模式而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例如,教师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之前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考察教学内容是否可以采用学生合作、竞赛、游戏等模式开展,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研究与分析,并且在研究与分析的过程中正确理解知识点、提升创新思维与能力等。教师在设计好教学开展的方式后,在实际教学中可以走入台下与学生之间近距离交流,将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内容向学生分享并由学生根据教师的设计自主进行分配,再通过活动的开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此过程中会因为教学形式的改变而让学生产生新鲜感,由学生自主分配可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并且学生会因为自主选择而产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学生并未像以往学习中存在拘束感,是在放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点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三)采用动机迁移措施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动机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且愿意将更多的时间应用于喜好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将学生的喜好转移至学习中来,将喜好与所学的知识相融合,可将学生对其他活动的学习动机转移至专业知识学习中。
例如,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在生活中的喜好、体育活动喜好等,了解的喜好越多越好,然后在教学之前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挖掘出学生的哪些喜好可以与教学内容相关联,在实际教学中先引出学生的喜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可让学生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也可以应用自己的喜好,进而能够让对其他活动的学习动机转移至教学内容的学习中,在积极学习的同时掌握了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且提升了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欲望。另外,教师还要在教学中要采取评价的措施,在评价时要采取三方评价模式: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学生互评,采取三方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以往一直是教师直接对学生进行评价而未存在学生评价的过程,在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后可将自己对他人学习过程的看法表达出来,对于学生自己与他人都具有较好的促进使用,可让评价的学生掌握如何进行学习、帮助他人了解自身存在的学习问题等。
结束语:
中职学生在学习时严重缺乏学习动机且对学习过程产生较大的影响,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并让学习动机驱动学生的学习意识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在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星辰.学生学习动机、成就归因对英语成绩的影响及对策——以郑州市某中学为例[J].河南教育(高教).2018,(11):110-113.
[2]陆丽娜.浅谈中职德语专业学生学习动机与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17,(20):87.
[3]姜凌琳.中职生学习动机对英语听说能力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