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如何让新闻更富新意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期   作者:姜春雷
[导读] 数字技术的发展成就了媒体物质形态的变化过程,媒体物质形态从原本只有图文的报纸形式转变成具备图文、音像全能的数字化形式。
        姜春雷
        黑龙江省肇州县融媒体中心  黑龙江大庆  166400
        摘要:数字技术的发展成就了媒体物质形态的变化过程,媒体物质形态从原本只有图文的报纸形式转变成具备图文、音像全能的数字化形式。这使得连接在两端的信息终端的媒介形式发生了变化,造就了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媒体融合也带来了受众对信息传递形式的需求的转变,只有具备便捷化、多媒体功能服务的媒介形态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新闻
        引言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新闻的数量繁多,可以用海量来形容,但是同时新闻的质量却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在全媒体时代,我们想要让新闻更有新意的同时绝对不能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要在真实和客观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富有新意绝对不是指用虚假报道来吸引受众眼球,而且指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让更多的受众看到更好的新闻,从而愿意看新闻甚至爱上看新闻。想要让内容有信息,就需要把新闻故事化,单纯的梳理列出新闻,只会让受众感觉乏味,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新闻编写模式,使得新闻更富新意,情节具备一定的跌宕起伏性。
一、新媒体兴起的原因
        新媒体概念最早于1967年出现在美国,在随后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才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可。究其内涵,即在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基础上延展出来的又一媒体形态,包括手机媒体、计算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是一个统筹性的概念,不可一概而论,涉及多项先进技术,如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更涉及卫星、无线通信网、宽带局域网等通道,整体来说,是一个集结各类先进科技与通道于一体的媒体新产物。其兴起原因有几点:一是市场的需求,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娱乐需求呈多样化趋势,为了迎合大众需求,需要开辟全新的传播渠道。二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新的媒介形态,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因其符合新时代的需求且呈现鲜明的特色与优势,促使其快速兴起与发展。三是新闻行业竞争愈加激烈,媒体不得不寻求新的技术来提升竞争力,以此来扩大规模,增强影响力。以上三点促成了新媒体的兴起及快速发展。
二、全媒体时代如何让新闻更富新意
        (一)明确采访目标
        相较于传统的媒体传播,新媒体传播速度较快,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事件在发生的第一时间即可实现传播目的。为此,新闻记者在采访突发新闻事件时,首先应明确采访目标,端正采访动机,避免出现对报道实际情况隐瞒的现象,若报道新闻期间出现欺瞒观众的举动,会较大程度上降低新闻传播效果,使新闻传播形成反作用。因此,记者应充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人生观,站在客观事实的角度记录新闻,避免出现自身主观意识,为观众提供更为真实且清晰的新闻现场。
        (二)进一步贴近生活
        什么样的新闻“好看”?首先是新闻取材要尽可能贴近读者生活,与社会背景相符,容易让读者产生认同感。

研究表明,当信息接受者感到自己同信息的联系越大时,他们对这一信息所表现出来的关心程度、注意力和兴趣就越大。雷蒙德鲍尔在《顽固的受传者》一文中指出:在可以获得的大量的传播内容中,受传者中的每个成员特别注意选择那些同他的兴趣有关,同他的立场一致,同他的信仰吻合,并且支持他的价值观念的信息。简单来说,这里的接近包括时间和空间的接近、兴趣的接近以及心理和情感上的接近。因此,那些贴近百姓生活、思想和情感的新闻才有可能吸引众多的读者。党报新闻报道应该找到新闻与读者兴趣和需求的交集,新闻与读者认知的交集,新闻与读者情感的交集,从而增强党报的可读性。
        (三)巧用技术包装
        网络上每天有很多的信息资源产生。在开展信息资源整合过程中,新闻编辑人员可以根据不同信息资源质量以及受关注程度进行分类,这样在信息发布过程中不仅能保证信息内容的多样性,也能开展更为持续的新闻报道,让新闻报道变得更加高效,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此外,在整合信息过程中新闻编辑人员要不断探索受众喜欢的内容,挖掘群众身边事,创新新闻报道形式,从而让新闻报道来源更为持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网络新闻编辑工作来说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能让工作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同时,编辑们在遇到热点新闻时,应进行跟踪式报道,以不同角度和不同形式的方式将热点新闻全面地还原出来,不仅可以吸引更多受众群体,也是发挥网络新闻报道的重要价值。此外,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要对不同受众群体的反馈意见有所关注,多与群众进行互动,了解群众想法,让新闻报道变得更加亲民。此外,在编辑过程中应发挥工作人员的创新意识,融入编辑人员的思想,以插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使网络新闻变得形式丰富,让网络新闻报道更有吸引力,进而提升新闻报道的传播速度,提高网络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和趣味性,促进新闻报道的健康发展[1]。
        (四)强化媒体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健全激励制度
        在信息时代,传统媒体工作者应适应新时期媒体资源网络化发展的现实要求,不断学习,掌握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相互融合的办法,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具体而言,首先,媒体工作者应明确自身的工作角色,其为媒体资源的传播者,同样也为媒体资源的用户。若要强化自身综合能力,媒体工作人员应熟悉各类网络媒体资源平台的应用形式,掌握客户端、网页门户网站的使用办法,深入了解此类资源平台在资源呈现方式上的差别,“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次,传统媒体单位也应积极鼓励工作人员自行进行学习,开展各类培训活动,结合媒体资源融合工作的现实需求,为媒体工作人员讲解各类新型媒体资源整合技术。另外,传统媒体单位也应健全激励制度,激励员工在媒体融合的方式上积极探索,基于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一些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提高员工自我提升的积极性,这也是走出媒体融合困境,为媒体融合提供内在驱动力的有效手段[2]。
结束语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新闻记者也应与时俱进,坚持融合发展。在全媒体时代,学会综合利用网络平台,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实现跨越式的采访突破,从而做出更有质量的新闻报道[3]。
参考文献:
[1]班跃伟.全媒体时代主流新闻网站从业人员业务素养探析——从荆楚网“荆楚周末云课堂”谈起[J].新闻前哨,2021(04):20-21.
[2]刘闪,张司宇.全媒体时代如何利用网络拓展新闻报道[J].新闻前哨,2021(04):24-25.
[3]苏艺,刘玉才.浅谈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的现状与困境[J].新闻前哨,2021(04):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