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佳 王曈
河北衡水中学 053000
摘要:2014年《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颁布,多个省份相继进行了新高的探索和改革,这次改革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取消了文理分科,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科,让学生能够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去选择自己合适的学科,同时也让学生能够更加科学化、个性化的发展,对于国家和社会创新人才的空缺填补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新高考 走班教学 问题 信息技术
一、走班教学出现的问题
新高考允许学生在多个学科中自主选择,虽然现在已经有三个不同的方案,但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学科却是共同的特点,也是这次高考改革最大的亮点和变化,不同的省份采用不同的方案,但组合增加却是共同的问题,有的省份给学生提供12种选择的组合,有的提供20种选择的组合,有的省份甚至更多。组合的增加带来的是学生安排非常紧张,对于规模非常大的高中来说每个组合都有足够的学生,安排平行班级也有利于班级管理,班级之间可以进行对比,形成竞争,也方便班级的考核,但对于一般的学校来说,有的组合人数较少,甚至很难合成班级,多种组合在一个班级共同存在成为了不可避免的现实,为了正常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选择了走班教学。
1.对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
有的学校只存在教学班,有的学校同时存在行政班和教学班,但学生在教学班的时间比行政班要长,这就导致了他们的归属感降低,这不仅对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带来挑战,同时让他们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2.对于班级管理的影响
走班教学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课程表,上面不仅有课程信息,还有教室的位置信息,相同行政班的学生就会分散到不同的教室学习,这就给教学班的考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同时教学班的学生之间也缺乏同属一个行政班的亲切感情,教学班级的纪律、卫生、文化都很难像以那样便于管理。而且教学班的座位安排也成为了不小的问题,教学班的老师对于学生缺乏充分的了解,直接固定安排可能不能达到好的效果,但让学生随意就坐,又会带来因争抢位置而引发冲突。
3.走班制度对于教学管理的影响
学生的流动性很大,各科教师都不能够像传统教学那样了解学生,甚至就连特殊情况下找到指定的学生都很困难,这就使老师掌握学情,分析学情非常困难,同时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的任务布置,作业收发都因流动性大而变得困难和不便。
二、新高考走班制度下班级管理措施
首先在新高考的改革下,笔者认为行政班不但不应该取消,反而更要强化行政班的作用,更要强化班级建设、强化德育教育、强化班级管理,从而减少走班教学带来的德育教育的弱化。
1.将学生的健康教育放到首位
在任何情况下学生的身体健康都是基础,没有健康,教育无从谈起,尤其是对于长期处在高考压力下的高中生更是要重视这方面的引导,无论是寄宿制的学校还是走读制的学校,都要引导学生合理科学的生活,无论何时睡眠、运动和饮食方面都要正常进行,就连高考前夕都不能改变,更不能采取熬夜学习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事实证明这不仅无法提升成绩,反而会影响学生发挥,还会伤害身体。
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要重视,尤其是承担着班级管理的班主任更要对他们的心理时刻关注。在高考的巨大压力和走班制度带来的归属感缺失的双重影响下,学生的心理很有可能出现异常波动,我们时时关注,经常深入交流,预防为主。对重点隐患学生要发动班级其他的学生协助,一旦发生特殊情况及时反馈,及时处理。
2.开展班级活动,重视思想引领
高中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班级管理的核心就是德育,将思想引领放到核心位置,从而让其拥有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高尚的理想道德认知。通过创新开展多样的班级活动是非常有效的方法,设置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活动也能让学生增强集体归属感,增强荣誉感,让学生亲自参与班级活动就会有深刻体验,有了深刻体验就会真正内化,真正内化就能实现升华、就能持有、就能让学生终身受益。
3.构建班级文化,构建良好习惯
班级文化对于学生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无论是教学班和行政班都要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由于学生流动性大,如果文化布置差异过大起不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学校要统一总体的主题,让所有的环境中文化协调统一,同时各个行政班和教学班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营造出自己的特点,防止雷同单调造成审美疲劳。
良好的习惯会让学生终生受益,在高中阶段是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除了让学生在班级文化中逐渐慢慢熏陶慢慢培养,也要刻意引导。在高中紧张的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和能力,能够判断出事情的重要程度和紧迫程度,培养制作计划的能力和落实执行力。
4.解决教育常规问题
同样对于日常规范也带来了很多不便,这需要行政班的班主任与教学班的老师通力合作,一起解决这些问题。首先由于教学班的任课老师对于学生的了解不够深入,考勤问题成为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也是每节课首先要进行的环节;第二,教学班对于座位的安排也要认真考虑,任课教师可以按照班级划分区域,然后结合相应班主任给出区域内的具体安排;第三,要发动自我管理的力量,因为教学班流动性大,学生之间相处时间段,所以教学班内安排班长的效果不好,可以以行政班安排小组进行区域管理。总之教学班和行政班之间的充分交流与合作是保证玉玉常规的根本保证。
5.家校合力,建立学生档案
为了在走班教学的模式下最快速度最短时间了解学生,对于每个学生更好的针对性帮助与培养,需要学校与家庭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家长是最了解学生的人,所以家长积极配合老师,提供孩子真实的情况,帮助老师了解学生。老师也要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这样可以掌握孩子成长规律,能够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更好成长。
三、利用信息技术助力班级管理
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各种成果如果能够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必然会提升教育质量,更好培养学生发展。走班教学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帮助。
1.信息技术助力班级管理
许多在走班教学中出现的班级管理的难题,通过信息技术来助力会有很好的效果,对于教学班的考勤问题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来掌握到位情况,既能节省老师上课时间,又能准确进行考勤,防止顶替上课的情况出现,还能够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动态管理让家长和行政班的班主任都能及时掌握孩子的情况。
2.信息技术助力教学管理
走班教学过程中学生流动性大,教师能难与学生深入了解,同时一些要求与通知也很难及时传达,校园内的广播系统可以传达大范围的通知,但老师想要进行班级内的通知或者针对个别同学的通知就需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帮助实现。通过搭建全校园覆盖的网络,利用教学专用的平板电脑连入网络平台,每个学生就可以收到班主任或者任课老师发送的不同范围的通知,同时也可以与老师进行更方便的交流。
3.信息技术助力家校合力
利用搭建好的网络平台,除了学生每天的作业情况和平时成绩,家长可以更好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各种情况,比如寄宿制的学校孩子每天的消费情况,一日三餐的就餐情况等等。同时通过平台也可以更好的与老师交流,双方更好了解学生的发展和日常的表现。
新高考制度的实施对于国家和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化的发展也更加合理,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对此我们所有一线教育工作者都必须直面挑战,共同寻找更好的方式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