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陈海艳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7月   作者:陈海艳
[导读]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新课改对中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美术作为培养中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渠道,在教学方法上也有了新的突破。许多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来提高中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对美术课堂中兴趣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展开探讨,希望对今后的初中美术教学发展有所帮助。

陈海艳   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  163458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新课改对中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美术作为培养中学生素质教育的有效渠道,在教学方法上也有了新的突破。许多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运用兴趣教学法来提高中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对美术课堂中兴趣教学法的具体应用展开探讨,希望对今后的初中美术教学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初中美术;运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7-113-01

        引言
        美术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育人价值,对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念与个人素养都有着积极意义。所以,初中美术教师应当摒弃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实行教学改革,充分激发学生对美术教育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真正发挥出美术教育中的美学育人价值。
        一、兴趣教学法对初中美术教学中的价值
        (一)有利于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整个课堂教学的设计者,课堂氛围的好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直接练习,而在开展兴趣教学法之前,大部分的美术课堂还都处于传统应试教学的模式,教师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没有充分了解,导致美术课堂过于枯燥乏味,师生之间缺少交流,学生活跃性不高,不利于美术教学发展。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基础因素,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加强对美术学科的热爱,将兴趣教学法充分应用在美术教育的课堂之中,提升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将自身在美术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美术教师,以便教师能够进行及时有效的教学指导,提升教学效率。
        (二)有利于提升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
        过去以往的初中教育中,由于学校和教师面临着升学压力,所以将教学重点放在了中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成绩提升上,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并不重视,也就到导致中学美术学科发展并不理想。因此,在过去的美术课堂中,大多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上花费的心思不多,通常是以讲解美术中的绘画手法与技巧为主,在内容上千篇一律,在教学手段上也没有创新,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而在初中美术教育中运用兴趣教学法能够较好的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让学校和师生正确认识到美术教育对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性,从而重视美术科目,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
        适当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是初中美术教学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尽管中学生的专注力相较于以往有明显的提升,但是这个阶段的学生仍然不具备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在课堂中注意力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所以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之前,可先在课堂中创建教学情境以增加教学的兴趣点,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进而激发兴趣[1]。例如:在初一美术教材《大家一起做条龙》一课中,教师可先拿出本堂课所需要用的工具,并将工具分发到每一位学生手中,像剪刀、彩带、纸张等,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合力共同完成,每个学生明确分工,在小组内可以自行商议制作的龙的样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后将每组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拍照留念,在提高中学生对美术课程学习热情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引导学生感悟
        美术教育中具有极强的美学育人价值,这也是提升学生素质教育与综合素养的有效渠道。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遵循教学规律,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来让学生对优秀艺术作品进行体会与感悟,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鉴别、感受,提高其艺术素养。例如教师在进行《大自然的色彩》这一课教学时,教师可利用现代先进的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大自然中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与不同的色彩构成,如蓝蓝的天空、绿色的草地、红色的花朵、秋天的落叶以及树枝上停留的褐色的麻雀等等,再让学生对自然界中的色彩用语言表达出来,最后将自己的想法画在画本上,引导学生形成热爱生活、爱护大自然的优秀素养。
        (三)赏析经典作品
        古往今来,有许多美术艺术名家都遗留下不少经典美术画作,其中既有画家高明的绘画技巧,又蕴含了极其丰富的艺术审美素养;既有对生活的感悟,又饱含了画家作画时的思想情感。中学生通过赏析绘画名家的优秀经典作品,能够更好提升自身的审美水平,体会到画中所传递出来的精神力量[2]。例如:教师在进行人美版《中国画的形式美》这一课内容讲解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对中国古今名画进行赏析,如我国非常著名的《清明上河图》,此画总长度超5米,极大还原了当时北宋时期人民的生活面貌,而画中的人物和细节更是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价值,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对画作中的局部细节放大处理,再进行缩小比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画作的震撼之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而在课堂中应用兴趣教学法能够充分激发出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学习兴趣,对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与素质教育都有着积极影响。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在课堂中对学生兴趣的引导,对教学方法进行相应改革,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以便更好促进初中美术教学的长久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许联轻.初中美术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应用[J].第二课堂(D),2020,(12):44-45.
[2]吴丽娟,宗洪玉.兴趣教学法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9):88-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