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7月   作者:周文晓
[导读] 数学学科教育来源于生活,因而在进行数学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就需要通过形象的生活化特征进行数学现象的讲解,由此更好地提高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解程度。教育游戏的融入能够更好地提升初中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形象具体的游戏内容中,进而更好地提升数学知识教学的趣味性,本文将对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设计路径进行探究

周文晓   温州市第十二中学  325100
【摘要】数学学科教育来源于生活,因而在进行数学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就需要通过形象的生活化特征进行数学现象的讲解,由此更好地提高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解程度。教育游戏的融入能够更好地提升初中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利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形象具体的游戏内容中,进而更好地提升数学知识教学的趣味性,本文将对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设计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趣味活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7-245-01

        1 引言
        在新课程标准体系下,初中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能力的重要阶段,培养初中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也将成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因此教师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优化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数学活动课开展的过程中将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协作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为优化数学教育效果奠定良好基础。
        2 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策略
        2.1 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构建教师“导学”角色
        合作学习模式实际上是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的方式达到优化整体学生学习质量目的的过程,因此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内容以及目标的引导使得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式问题进行为学生创造交互性的氛围,教师需要充分充当“导学”的角色,积极通过策划、激励以及引导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使得学生能够在知识重构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进而使得合作学习的质量效果得以凸显。例如在教授第十章“活动2谁的反应快”一课时,教师可以让每位学生提前准备一把刻度尺,而后通过两两组合的方式开展游戏,期间要求一名同学伸出手,而另一名同学将刻度尺往下拨弄,将拇指和其他四个手指分开:乙方将尺子竖直,刻度为0在下面,拿到甲方拇指和四个手指之间,使刻度为0的位置与拇指处于相同的高度,然后松手,甲方以最快的速度抓住尺子,记下刻度,重复10次,记录所得数据。在此基础上,教师结合第10章所学的知识,对学生在游戏中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指导学生理解如何使用统计图来描述数据,从而得出最终的数据结论。



        2.2 创设生活化情景,引导学生产生学习欲念
        数学知识由于涵盖的数学范围较大,同时其中还涉及不同的数学特征,对于初中生而言,在大量的内容压制下将使其学习的积极性下降,因而数学教师就需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创设生活化情景,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转换为生动、形象的生活场景,以此实现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其次,通过生活化现象的引入也能使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升,由此将有助于数学知识点的识记和运用。例如教师在教授第八章“活动2”时,在课堂上就“吸烟有害健康”这一话题通过互动交流,组织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对调查问卷进行设计,同时引导学生商议如何进行搜集质量,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多元化的渠道对当年我国抽烟人数、比例以及整体情况进行数据整合,进而形成具有研究价值的学习报告,这将促使学生在数学活动课上培养良好的自主思考和探究能力。
        2.3 优化作业设计内容与模式
        有学者提出,数学课堂教学要想顺利开展,就必须要借助“情景”模式。而在数学活动课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对生活现象的融入,进而更好地提升数学知识的灵活性。例如在《利用轴对称作图》《平面镶嵌》活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游戏以及思辨的方式将活动课程内容展现出来,以此更好地促使学生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优化活动作业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活动空间,如纸上作业、活动类作业和电子档作业。对于课后作业“用生活中的几何图形作画”“测量距离”“画藏宝图”这类作业,学生可以根据所学的知识在画纸上作画、涂色。课程形式的创新,使学生获得别样的学习经验,从枯燥乏味的问题中解脱出来,对数学的热爱也与日俱增。
        2.4 改进数学活动课的评价方式
        数学活动课评价方法应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而与时俱进。在具体实施阶段,教师面对不同的教学实际,灵活运用不同的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适应性,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对表现突出的学生,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对遇到困难或失误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宽容的评价,给予更多的正面激励。以此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获得学习的正能量,为培养核心素养奠定良好基础。对于实践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活动课程而言,更加需要针对学生分析、探究的过程中作出更加客观的评价,进而使得就学生的实际情况得到真实反映,这将为增强学生参与数学活动课的自信心奠定良好基础。
        3 结语
        总而言之,将数学活动课融入到素质教育中已经成为培养学生综合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期间学生可以针对活动主题实现交流和互动,并在自主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对数据信息的整合,进而为培养综合素质能力奠定良好基础。数学教师需要充分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强化数学活动课开展的实效性,进而为培养具备数学核心素养能力的学生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艳红.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J].才智,2020(03):51.
[2]朱在红.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法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