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思维导图提高高中生英语思维品质的分级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基础教育参考》2021年7月   作者:张津精
[导读]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的思维表达方式,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思维导图的绘制能够极大的帮助学生梳理阅读的篇章结构及其相互联系,使学生对英语分级群文阅读的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作者将一类主题的群文阅读文本与学生分享,展开讨论,并引导其作出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本文对该课题的内容进行探究和分析,希望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促进分级群文阅读的教学研究。

张津精    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  四川  广元  628001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的思维表达方式,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思维导图的绘制能够极大的帮助学生梳理阅读的篇章结构及其相互联系,使学生对英语分级群文阅读的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作者将一类主题的群文阅读文本与学生分享,展开讨论,并引导其作出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本文对该课题的内容进行探究和分析,希望有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促进分级群文阅读的教学研究。
【关键词】思维导图,分级群文阅读,思维品质,高中英语,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1128 (2021)07-286-01

        一、研究背景
        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很大程度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过度关注句子的语法和词汇,而缺乏对篇章结构的宏观分析,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升。然而,我们的新课程标准(2017)强调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这一方面的提出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群文阅读中学生对文章的结构、主旨大意的探究和对篇章之间联系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而思维导图具有直观清晰的特点,可以被应用于分级群文阅读教学当中,简化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也便于启发学生思维。
        二、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乔春雨,2011)群文阅读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过程,更强调学生作为主体对阅读知识信息加工和主动建构的过程。
        2.知识可视化理论: Eppler, M.J. & Burkard, R.A.(2004)提出:“知识可视化是在科学计算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研究领域,应用视觉表征手段,促进群体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束定芳、庄智象,2006)
        三、英语分级群文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培养思维品质的策略
        以高二分级群文阅读教材Family(家庭那些事)单元文章为例,作者从以下两个层面分析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分级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新课标(2017)中提出逻辑性是包含在思维品质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层面,然而它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学生不容易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较差,在群文阅读中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使看不见的东西可视化,能在阅读和训练的过程中有效提高这一方面。在分析篇章和设问时,教师可以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问题,利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这一思维逻辑性。以该单元Mom-isms(妈妈的碎碎经)为例,这篇文章属于说明文和议论文的形式,很多部分都是以妈妈个人的唠叨之词为呈现方式,看似整个文章逻辑不是很清晰。但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很容易帮助学生理解篇章。


首先,教师可以抛出问题“what is ‘mom-isms’”提出什么是妈妈的碎碎经,其次根据妈妈唠叨的句子和情节解读,提出“why mom-isms appear”为什么的问题,理解背后真正的含义,然后提出“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作者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最后提出我们应如何看待妈妈的碎碎经。思维导图的呈现可以以what,why,how(what does sb. think of)的简单结构呈现,将文章的主线理清。通过这种简单明了重点突出的方式,学生们能从文章看似形散但实质上神不散的文章中思考以后在阅读和分析文章中自身的思维方向并作出自己的思维导图。
        (二)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李川,宋雨敏(2019)概括了批判性思维的精神实质,指出思辨精神、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方面,也就是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思辨意识和质疑精神,要有发现问题的问题意识,最终打破常规、推陈出新。以该单元第二篇文章Thank you,Grandfather!(爷爷,谢谢您!)为例,文章问题包括了几个why的问题为什么庆祝grandparents day?为什么Christine写信给爷爷?到为什么作者说“you two have been like a rock in my life”以及how的问题,问爷爷如何对Christine产生积极影响的。问题从表及里,层层深入,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示这几个相关问题有利于学生清晰地把握文章的信息。后面的问题“爷爷如何对Christine产生积极影响”需要学生自己找出文章相关信息,但有点杂乱无章。此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找到相关语句,思考爷爷影响作者的几个方面,用简短的词汇或者语句总结出来并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把这几个层面描绘在图纸上。例如,从爷爷扮演的家庭角色总结出爷爷作为丈夫的角色体现出的对家庭的忠诚,作为一个父亲的角色体现出了对子女的关爱,作为一个爷爷的角色体现出了对孙子孙女的和蔼和责任感,这都是爷爷对孩子影响的方面。第二篇文章相较于第一篇文章的思想性更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问题独立思考和思辨的能力。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理解文章并作图更能使学生清楚明白该文的内涵,循序渐进地引导,让学生批判性地思考Christine的爷爷如何影响自己。作出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回答自己的爷爷或者奶奶在哪些层面对自己有积极影响。帮助学生批判性地从各个角度去思考并且最终联系第三篇文章Key to a good family life(幸福家庭生活的关键)创造性地思考如何处理家庭生活中各种关系的问题。
        四、结束语
        以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英语群文阅读教学探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全国的教育工作者以及广大科教研究人员去共同努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方法,在将来的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的教学还需进一步实践。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乔春雨.高中生英语阅读“思维导图”学习策略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教育部.2017.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4]李川,宋雨敏.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9(2):57.
[5]Christine MC Cafferty,张世钦.分级群文阅读高二下册[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