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妍
福建省永安职业中专学校
[摘要]本文基于对永安职业中专学校语文信息化教学的调研工作结果的统计以及其他相关的数据支持,对目前职业学校语文信息化教学的情况做了一个基本的分析,并提出了切实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学校 语文信息化资源库建设 调研
现行职高语文教材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看,均与普高教材极为相似,只是每册课文篇数略少于普高教材。然而从学业水平测试的方向来看,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有着本质的不同。职业高中的学生学业水平普遍低于普通高中特别是重点高中的学生。有许多学生是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激烈的升学竞争中受到挫折而进入职业高中的,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很差,因此学业水平测试相较于高考要浅显的许多,考题仅从45篇课文中选出,并且注重表达与交流模块,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模块,因此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面对教材与教学不配套,资源浪费的尴尬场面,所以建设中职语文教学资源库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平测试成绩的重要性
明确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的重要性首先要对于学业水平测试的内容具有深入的了解。学业水平测试中的考试科目分为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必修科目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参加的考试科目,要特别注意不能出现明显的偏科现象,而选修科目则可以挑选自己比较擅长的迸行考试,这样获得高成绩的把握就比较大。学业水平测试的最终成绩不是以具体的分数来体现的,而是通过A、B、C、D四个等级来呈现的。其中必修科目和选修科目的等级的划分标准也是不样的。必修科目每门科目的满分为100分,A级是90分以上,B级为75分到89分,C级为60分到74分,D级为60分以下。选修科目每门科目的满分为120分成绩排名前20%的学生为A级,排名20%到50%的学生为B级,排名50%到90%的学生为C级,剩余的10%的学生为D级,明确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的重要性要从三个方面着。首先是教师方面,教师要在思想上提高对于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视在自己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将信息传达给学生和家长,引起学生和家长的重视。其次是家长要充分认识到测试成绩与学生毕业证、升学机会的相关性,配合教师的工作,帮助学生更好地通过学业水平测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学生自己要充分认识到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性针对的薄科目加学习,同时选择自己比较有把的选修科目争取所有科目均能够获得最高等级。
二、学业水平测试背景下中职语文教学应对策略
(一)夯实基础,注重积累和应用
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有计划性地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训练,可以从最基本的字词的音、形、义等基础知识入手,慢慢地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第一,要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熟练掌握教材中要求的字词,要求背诵的能够熟练背诵,要求默写的进行随堂测验。同时,通过测试来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薄弱环节。第二,要注意学习过程中的积累。对于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字词要进行及时的查询,并将其积素到自己的词库中,定期进行回顾。同时,考试中遇到的错别字等也要进行整理。第三,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技能,避免因为马虎大意而失分。
(二)培养习惯,注重理解和领悟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测试成绩的提高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尤其是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更是十分重要。
对于教师的来说,需要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更新教学方式,培养灵活多变的教学习惯,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迎合学生的兴趣口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学生来说,要不断积累学习经验,不断芸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找到自己学习的真正乐趣和含义。
三、整合处理课程教材的必要性
现行的职中语文教材兼顾基础性和实用性两个方面教学需求,基础语文教学可以分成四大块:书法、口语训练、写作与阅读。可编成“单项目训练的教材资源库,各学校可根据所开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为了解职高学生和教师对学业水平测试前提下必修课课堂教学的意见和要求,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从总的调查统计情况来看,师生对必修课的要求和选择既有较多的共性,也有明显的差异。各自的基本特点是:教师强调客观和理性,学生则凸现感情和个性。教师所选择的教学资源大多是那些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深化主课教学,促进学生相关模块全面发展的,比较起来,学生对教学的选择则呈现着注重情感,讲求个性等特点。作为学习者,他们有旺盛的求知欲,因此,在选择时对他们个人的意向和愿望都得到了充分地表现。与教师的选择区别是,学生对那些生动形象的史实、故事所教授知识点有较高的热情,如相关作家作品典故,各项专题模块等都得到了学生们的重视。很多学生对教学资源的设置还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如希望设置口语交流专题模块,语文综合实践大课堂等课程。这些反映了身心处于发展阶段的青年学生的求知特点。
四、整合处理教材内容应注意不同学生和专业的实际需求
(一)教材整合应凸显应用性和开放性。中职语文教材整合应该实现理念的创新,即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语文教材整合观,强化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凸显它的应用性功能,这里的应用性功能不应简单理解为应用文写作之列,而是把中职语文的重点放在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上,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应用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职业能力。这就需要从处理教材入手,构建结合专业、顺应工作需要的全新模式,结合专业要求从听、说、读、写四方面用力,做到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的语文能力训练和阅读、思考的语文知识训练几方面兼顾。
(二)教材处理应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语文教学是一种审美教育,但中职语文教学应把应用能力放在第一位,突出语文的适用性,并把应用性和审美性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人文素质基础的语文课程应该探索和尝试与专业对接,适合专业需要、为专业服务。可以结合不同专业整合不同的教材内容,如人文经济类专业如学前教育、旅游与酒店管理、文秘及管理类等专业应偏重于人文性,主要侧重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通过各种文体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鉴赏能力及写作能力。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还要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把口语交际作为这些专业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工科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要走向生产第一线,在教学中要根据专业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最新、最实用的应用文体作为教学内容,以此贴近专业、贴近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中职语文教学的作用。
(三)教师教学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中职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同,有些中职学生上课注意力不太集中,对所学的知识缺乏求知欲,因此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中华民族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世界文学宝库中也有数不胜数的佳作,因此,一些杂志、画报、图片等在教学中都是很好的教具。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对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选修课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把大量生动的声形材料呈现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习知识上,而是深入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掌握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
由于职校学生语文基础差异性大,教材内容与具体职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可能不一致,需要师根据学生及专业实际进行必要的处理整合,建设中职语文教学资源库,并在日常教学中充分的应用,使职校语文教学更有针对性与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