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晓倩
衡水市前进小学 河北 衡水053000
摘要: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单方向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交还学生学习主动权,使学生获得深层次的情感和认知体验。然而,就现在小学数学教学情况来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价值并未得到完全发挥,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在教学实践中,数学教师应当立足实际,合理地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以构建学生参与、教师主导的新局面,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质的提升。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1探究式教学的现状
首先,部分教师不重视。有部分教师并不注重小学数学的教学,他们认为小学生并不具备完善的思维能力,只要自己把课本上的知识讲授给他们就行,只要学习成绩可以提高,其他的都不重要,认为改变教学方式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还会浪费教学时间。其次,探究教学不纯粹。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探究教学活动时,给学生留下的时间较少,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还有的一些教师害怕学生不能针对问题给出自己预设的答案,就一直在给学生提示,让他们往自己预设的答案去思考,没有给学生发散思维的空间,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太过简单,只是为了完善教学任务而设置的,这些方式都过于随意,只追求表面形式,而忽略了实际意义。最后,没有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方式在课堂上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主要的开展形式还是以小组合作为主,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学生的学习、思维、探究等能力都比较差,通常在课堂中的各种教学活动都是被动参加的,一般都是优生完成了探究活动,而差生只是形式上的参与,这就使得教学活动达不到预设的目的,学生的积极性也会慢慢被磨灭。
2基于探究式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2.1提倡自主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注重激发学生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教师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加强师生、生生互动,通过问题思考和资源利用,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吸收数学知识,达成学习目标。为达到这一目的,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将教学重点聚焦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探究精神及创新实践精神的培养上,公平对待每位学生,与学生建立优良的师生关系。教师具有这样的教育观,才能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好地实施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效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深入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基于学生对周边事物、陌生事物比较感兴趣的特点,以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景或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课堂导入,从而为学生创设具有较强现实意义或趣味性的情境,在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获取新知识。例如,在教学“比例尺”一课时,教师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认识比例尺的含义与实际作用。教师可先发给学生一张本地地图,向学生提问:“你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距离学校有多远?”然后组织学生观看地图并运用直尺测量地图上的距离,从而引出比例尺的含义及比例尺的实际应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自主学习运用比例尺,而教师主要负责创设教学情境与提供学习资料,这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与空间,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2.2巧设疑问
正如古人所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巧设疑问,可以引起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小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科学研究表明,学生自主学习的驱动力一般是出于实际需求,将知识与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使学生参与其中,进而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这样知识就会别赋予特殊含义[4]。探究式学习虽然注重发挥学生自主性,但是也需要教师提出疑问,引导学生明确思考的方向,通过设置疑问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从而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究当中。
比如,在教学“速度、时间、路程”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引导学生理解这三个概念,我设计了如下情境:小象家到萝卜地为544米,小熊家到萝卜地432米,小牛家到萝卜地432米,小象跑了8分钟,小熊跑了8分钟,小牛跑了6分钟。提问:“大家从中能获取到哪些信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能够将时间、速度、路程的概念与问题情境中的具体数字对应起来,从而深刻理解小象、小熊、小牛所跑的距离称之为路程,8分钟、8分钟、6分钟称之为时间,速度就是小象、小熊以及小牛在单位时间内所跑的距离,当路程相同,则用时越短速度越快,而当用时相同,路程越长则速度越快。基于此,我提出“大家能知道谁跑得最快吗”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会计算速度。
2.3合作探究
探究式教学最主要的方式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和自我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探索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建构数学知识体系。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进行数学知识的理解,相较于教师的直接讲解,更能够加深学生的记忆。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当一位引导者,纠正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例如,教师在教授《圆柱体的表面积》这一节课时,教师首先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划分,然后为每一个小组提供一个纸制圆柱体,让学生在组内进行自由的拆解,探索圆柱体的表面积公式。在经过拆解之后,学生发现圆柱体存在着上下两个面积相等的圆,他们构成了圆柱体的下底面和上底面。在进行侧面展开的时候,学生发现有的小组拆解成了一个正方形,而有的小组则拆解成了平行四边形,面对这样的情况学生之间进行了细致的讨论,最后总结出了这样的结论:圆柱的侧面展开中,长方形的长或平行四边形的边作为底面图形的周长,而长方形的宽或平行四边形的高作为圆柱的高。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以前学习过的有关于长方形、圆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而推出圆柱的表面积公式。
2.4动手实践
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进行相应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应注重开展数学实践教学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主,带领学生走出室内课堂,引领学生去实际生活中寻找相应的数学知识以及解决数学问题,并指引学生运用自身的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相应的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生活与知识的关联性,还能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例如,在教学《圆》一课时,结合教学内容教师就可以开展一个户外数学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引领学生去校内操场中探究圆的秘密,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能力来发现圆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教师在学生自主观察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发挥自身的引导者以及组织者作用,首先,组织学生形成不同的探究小组,然后,再给予不同探究小组相应的探究任务:沿圆心向四周画线把圆形操场分为“四瓣”;探究圆的定义:什么叫作圆?结合之前小组同学画出的线段,探究圆的半径与直径;根据四等分图形探究圆的弧度;之后,再让学生结合自己组内任务进行相应的探究学习,从而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并以此帮助学生加深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
3结束语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对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有着显著效果,合理地运用能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锻炼学生学习能力,还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深入探索这一教学模式,掌握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和运用技巧,将其价值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出来,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思维也得到有效锻炼,使学生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长林.体验式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9):80.
[2]吴淑青.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究式学习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2020(34):152.
[3]张淑娟.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4):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