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颂颂
无锡市梅村中心幼儿园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尤其是陶行知先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提倡“教育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对于新时期的幼儿教育有着很大的启示。礼仪教育与幼儿的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生活更是幼儿礼仪教育的“土壤”,在生活中开展礼仪教育,可以促使孩子们从小知礼、懂礼、用礼,这样幼儿便会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将在阐述幼儿园开展幼儿礼仪教育的必要性,探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礼仪教育中的实践,旨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利益习惯。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礼仪教育
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这句话展现了“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内涵,也就是教育教学过程必须要面向现实生活,这样才能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针对幼儿礼仪教育而言,礼仪行为和习惯是在实际生活中体现的,幼儿教师也需要以生活为载体开展礼仪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礼仪,在生活中践行礼仪,体现“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生活教育理念,促使幼儿亲身感知、实践礼仪行为,以此来保障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发展。
一、幼儿园开展幼儿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礼仪行为和习惯展现着一个人的素质,有礼仪会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更是对其进行礼仪教育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礼仪行为习惯,将对于孩子们未来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极大的积极作用。然而,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人们的生活品质有了很大提升,特别重视和关爱孩子们的成长,孩子们在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的共同照顾下,滋长了一些因为在家受到溺爱而引发的不良习气,不懂得“谢谢你”、“对不起”、“不客气”等礼貌用语的使用,再加上“人才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社会理念的影响,幼儿园重智育轻礼仪的现象较为明显,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正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幼儿生活中开展礼仪教育,促使幼儿从小学礼、知礼、懂礼、用礼,对于幼儿的成长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提升幼儿社会性发展能力的必要条件。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礼仪教育中的实践
1. 创设礼仪教育环境,陶冶幼儿礼仪情操
陶行知先生特别重视教育环境的营造,他认为“大凡思想与环境有密切关系”。环境氛围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力,针对幼儿园的孩子而言,幼儿园内的活动空间、班级的学习氛围和教师的态度对于他们礼仪行为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幼儿教师在开展礼仪教育活动时,要充分利用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因素,营造出轻松愉悦的礼仪教育氛围,让孩子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到文明礼仪的真与美,体验践行文明礼仪的快乐,在幼儿园的生态迷宫中树立绘画标识“花儿好看我不摘”,在幼儿园门口树立“不扔垃圾,做一个环保小卫士”以及垃圾分类的标识,促使孩子们自觉地注意自己的行为,还能让孩子们监督家长们自身的行为。与此同时,我园有“礼仪小善秀”的一项活动,每个班级都设有各自选择的礼仪课程,并且让孩子们参与设计自己生活中熟悉的礼仪小常识,制作成生动形象的手工及绘画等,布置在班级门口,让孩子们去体验礼仪,学习礼仪,并实践礼仪,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陶冶幼儿的礼仪情操,悄无声息地促使幼儿礼仪习惯的形成。
2. 充分利用一日生活,亲身体验感知礼仪
陶行知先生曾说:“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实质上,幼儿礼仪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幼儿教师在培养孩子们的礼仪行为时,必须要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孩子们的一日生活中,这样才能显著提升礼仪教育的效果。
我园每天班级门口都有自主报名的孩子站岗,主动向老师、家长和小伙伴问好“早上好”“您好”“老师好”;在盥洗时教师引导孩子们轻念洗手礼仪中的三字儿歌:洗小手,勿拥挤,排好队,袖卷起,洗手时,擦洗液,洗完后,水关掉,这样原本准备插入的幼儿也会自觉地排队;在进餐前,引导孩子们吟诵进餐三字谣:不挑食、不剩饭、惜粮食,让孩子们形成爱惜粮食的文明习惯。与此同时,幼儿教师还要在一日生活中树立文明礼仪榜样,每日选出一个“我是文明礼仪小标兵”,从入园的晨间接待到下午离园时,文明礼仪小标兵一个甜甜的微笑和鞠躬,并问好“阿姨、奶奶早”,“阿姨、奶奶再见”,这样不仅彰显了幼儿的文明礼仪行为,而且会给来者带来一个好心情,孩子们之间也会不自觉地相互模仿,这样幼儿就会在生活中践行文明礼仪行为。
3. 在游戏中捕捉分歧,引导幼儿践行礼仪
游戏是孩子们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们学习知识和积累生活经验的有效载体,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在实际的游戏活动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意外的情节,引发幼儿之间的矛盾,甚至一些孩子在分歧时会争论、吵闹、动起手来,此时幼儿教师要积极地把握这一文明礼仪教育的机遇,千万不要一脸怒气或者生硬地给予惩罚,需要问清楚孩子发生矛盾的缘由,采取矛盾分歧的礼仪性来解决,并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在一次雨天室内进行“黑猫警长”的游戏活动,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警长”和“歹徒”突然扭打在一起,很多小朋友都拉不开,老师经过询问才知道,原来是“警长”在抓“歹徒”的过程中用力过猛,将“歹徒”弄疼了,这时“歹徒”觉得很不服气,便开始进行反击,此时幼儿教师需要利用这次分歧的机会,对孩子进行礼仪教育,告诉扮演“老鼠歹徒”的孩子:“黑猫警长并不是故意的,不可以抓着别人的错误不放,不可以用小拳头解决问题。”同时告诉扮演“警长”的孩子:“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要小心一点,一定要注意游戏的安全,不小心弄疼了别人就要及时地去道歉,这样问题不是解决了吗?”,在教师的介入中,“黑猫警长”向歹徒道了歉,并获得了“老鼠歹徒”的原谅。同时,幼儿教师还可以积极地在游戏活动中渗透礼仪教育,比如组织“我排在你后面”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分别扮演小白兔、大老虎和大恐龙等角色,让孩子们在游戏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形成友善的意识,在实际的生活中表现礼仪、践行礼仪,逐步形成合作、团结、友好的礼仪习惯
4. 发挥家园合作优势,增强礼仪教育效果
家庭和幼儿园是孩子们主要的生活与学习场所,礼仪教育不仅需要体现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中,更需要发挥家长的独特优势,这样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比如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班级QQ等方式向广大家长宣传礼仪教育,让家长意识到礼仪教育对于孩子们成长和发展的积极性作用,并主动配合幼儿园的礼仪教育,在父母下班后,孩子们可以为父母递上家居拖鞋,父母生病时,孩子则可以尝试着关心和照顾父母,为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创造出良好的条件。与此同时,幼儿家长要在家庭生活中为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保持良好的礼仪素养,比如在家庭生活中不讲粗话、不生气、不打架,对于父母要尊敬孝顺,这样将潜移默化地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另外有客人来家做客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向客人打招呼,增强孩子们践行礼仪的积极性。此外,幼儿教师也可以定期组织亲子礼仪教育活动,让广大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幼儿园的礼仪教育工作中,从而促使孩子们早日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
三、结论
总而言之,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肯定了生活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对于幼儿礼仪教育同样如此,幼儿教师要认识到幼儿园开展幼儿礼仪教育的必要性,更要意识到礼仪教育对于孩子们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作用,并积极地在生活中开展礼仪教育,增强孩子们文明礼仪的意识,引导幼儿在家庭以及幼儿园生活中践行礼仪,促进其社会性发展能力,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丽.谈如何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渗透文明礼仪教育[J].学周刊,2019(35):184.
[2]胥玲慧.探究家园合作在幼儿礼仪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5-6.
[3]韩萍.幼儿生活礼仪养成教育探究[J].成才之路,2018(18):21.
[4]林萌.浅谈渗透在中班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教育策略[J].幼儿教育研究,2017(06):59-60.
[5]杜月花.以“陶”为根 教人礼仪[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6):113.
[6]顾明朝.生活是幼儿礼仪教育的土壤[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