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历史乡土教材的开发和运用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5期   作者:陈正义
[导读] 乡土历史教材资源是学校所在地方的地方性
        陈正义
        安徽省来安中学  239200
        摘要:乡土历史教材资源是学校所在地方的地方性,既是全国历史的一部分,同时又具备着地方的特色,与周边人文环境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极具地方、民族的特色,尤其是就高中历史课堂来讲,学生对周边环境已经具备一定的了解,若是展开地方性的历史的解读,势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兴趣,基于本乡本土所展开的历史教育,有助于学生对家乡的历史背景有着一个掌握,进而培养学生浓厚的家乡自豪感以及祖国荣誉感。
        关键词:高中历史;乡土教材;策略研究
        
        前言:乡土历史既是漫漫历史长河上的一抹匆匆闪现的星光,也是当地人民智慧的体现,乡土有着怎样辉煌的历史,出过怎样灿烂的名人事迹,这是我们当地人引以为豪的,是激发学生爱国热情与强烈爱国情怀的重要内容,有助于从“个体”延伸至“集体”,也就是从局部拓展至全国,在学生精神高度紧绷的高中阶段给予学生些许放松的空间,从当地名山大川与名人事迹中获得身心的升华。
一、加强对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建设,规范地方乡土课本教材
        乡土课本教材的编写原则有三点,其一在于他的社会教育功能,其二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和统编教材所作的要求,其三在于对学生年龄心理等方面的促进作用。以以上原则展开编写任务,以加强对乡土历史课本资源的建设,当然以上均是基于当地乡土情况所展开,严格的按照规范大纲的要求展开对乡土课本教材进行编写。
        如:在滁州的半塔烈士陵园,位于半塔保卫战旧址,滁州来安县,是当地极为出名的文物古迹,外来的游客常来此观赏。半塔保卫战就是在此地于1940年打响的,陵园也是为了纪念半塔战役中和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最终被埋在布满硝烟战场上的烈士们的,他们用自己的鲜血与身躯挡住了一批又一批来犯的侵略者们。张云逸将领所写的《半塔烈士纪念碑记》便是这一事件。就教材的整体呈现来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呈现远不如由故事线展开的情节生动,要知道故事是不需要学生进行梳理时间线与逻辑性的,稍微一思考便可以理的清,但若是以每一个环节分别展开内容论述,如半塔烈士陵园与新四军将领张云逸所撰写的文章,这二者是明显的存在某种时间线的,基于时间线展开故事线的推进,从战役到文章再到整个事件情节的概括,整体的呈现,给学生呈现的是一个逻辑性极强的内容,对学生深刻记忆及兴趣的产生有着推进作用。若是涉及当地其他极具深刻历史意义的古迹,也是按照事件的时间线来展开编写,尤其是就两个事件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性,为提升学生就本地整体地域性的把握,在捋顺时间线的同时需要与其他文物古迹进行关联,以保证学生对当地历史有着一个整体的把握,而不是针对某一事件或是小地区的把握。
        二、促进乡土教材与课本教材的结合,明确课程双方地位差异
        高中历史课程,课本教材是务必使用并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的,历史乡土教材应当是衔接学生与历史课堂的桥梁,在展开高中历史课堂的过程中,须得将乡土课本资源与课本教材实现有效的融合,明确双方课堂的差异性,进而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案。


        如:就乡土教材与课本教材的结合过程中,需要的是由乡土延伸到祖国,进而提升历史所需要传递的东西,就上一环节的半塔战役,其目的就仅仅是为学生呈现这一战役的惨烈吗?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是抗日战争的艰难?还是奋勇牺牲烈士们的勇敢与无畏?还是在抗日战争路上我们寸土不让的坚定与对国家对人民的信心?其中都有,乡土课本教材中,每一个事件看似都只是在说这一区域内的值得被记住的事件,其实也是一种暗示,地区都尚且如此,更何况国家?乡土都尚且有许多有志之士在国家危难之际纷纷上前,更何况在全国范围?而这也正是我们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教材被定义为许多版本,可归根究底要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须得从源头入手,深挖其中暗藏的深意。
        三、开展基于户外展开的课堂活动,引领学生走近也走进教材
        历史乡土课本资源,单单讲述则与课本教材无异,既然选择了乡土这一极具特色性的历史展开角度,须得展开实地探索,身临其境,真正的感受到历史中些许的情感。历史从来都不会为我们任何一个人一个事物所停留,唯有那些历史留下的印记是会存留下来的。
        如:吴敬梓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安徽第一大文豪《儒林外传》的作者建成的,其中珍藏着许多名家著述、名人字画等,是全国吴学的重要研究基地,可以说得上是极具文学气息。在馆内不论是从建筑风格还是从室内装修、古物陈列等方面无处不在述说其文学的丰富性及浓厚性,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以及对历史情怀的感受也更加明显且强烈。以从乡土历史延伸至全国历史,进而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培养学生历史素养,进而实现乡土历史文化的大融合。
        结语:就我们学校所在的滁州,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其灿烂的历史、辉煌的文明与名垂千古的名人均使这座城市别具一格,璀璨的民俗文化是历史乡土课堂中极重要的内容,基于以上内容展开对乡土教材的探究,进而展开基于学生家国情怀的探讨,真正做到充分合理的运用乡土课程资源,因地制宜实现历史课程改革新目标,同时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参考文献
        [1]曹雪娇.高中历史乡土史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兴城二高中“兴城古城”校本课程为例[J].好家长,2018(90):3-4.
        [2]戴宇.VR技术在高中历史乡土资源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2018(10):128-128.
        [3]梁慧.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乡土资源教学法的建构与实施——以“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10):13-14.
        [4]马维林.高中历史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审美开发[J].基础教育课程,2019(8):20-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