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骞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410007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针对性和亲和力。这既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铸魂育人的伟大工程,也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现实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打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攻坚战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辅导员的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都要求辅导员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分析目前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提升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途径。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能力
引言
高校辅导员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他们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对象。加强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力建设,将高校辅导员培养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和能手,首先应把握其特点,明确其内在规定性。本文立足高校辅导员教学能力建设的特殊矛盾,解析现状,探寻建设途径。
一、关于辅导员的职责
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指导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是高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高校辅导员必须按照党委的统一部署,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认识水平。目前,由于高校辅导员制度建设相对滞后,缺乏合理的配备和明确的分工,因而辅导员的身份仍然呈现多元状况,身兼数职,既是高校的德育教师,又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同时还是学生成长指导的顾问。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精神,大力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总体实力,优化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结构,2006年7月,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教育部第24号令),对辅导员的职责做了明确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追求更高的目标,让他们中的先进分子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
第二,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品质以及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经常开展谈心活动,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第三,了解和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针对大学生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适时进行教育和引导,化解矛盾冲突,参与处理有关突发事件,维护校园安全和稳定。
第四,落实好对经济困难的大学生的资助工作,组织好大学生进行勤工俭学,积极帮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完成学业。
第五,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为大学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第六,以班级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班集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组织力量。
第七,组织并协调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组织员等工作骨干,共同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大学生中间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第八,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委会建设,做好学生骨干培养工作,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由此可以看出,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同时,辅导员自身的政治素养及专业素养很关键。
二、当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从我国高校的情况来看,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处于不专业状态。由于高校体制或者因为管理不当,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下几个方面。
(一)辅导员工作重视度低,职业发展方向不明晰
1.队伍建设重视不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很多高校由于一些原因而不重视辅导员专业化建设,或是对其重要性没有清楚的认识。如今,高校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这些竞争主要是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因此,高校工作的重心仍然是教学与科研,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这样被忽视。许多高校都认为有关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某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工作都应由辅导员来做,高等院校为了在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和生活起居中建立适合发展高等教育的教学环境,专门设立了辅导员的工作岗位,并将考察学生的生活能力和行为习惯作为考核辅导员工作质量的重点。辅导员监管着学生日常生活和行为习惯,还肩负着学生在住校求学期间的心理辅导与难题解答等教育工作,这些工作不仅属于高校教育中的重点项目,也是大学生思修道德教育的主要方面,但是我国高校教育却未真正重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而是将辅导员看作是简单的宿管或是辅导员等辅助性管理工作,辅导员在高校普遍把教学科研作为办学主体的体制下,一直处于“二等教师”的地位。作为辅导员最初职责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得到了现在大多数辅导员的认同,但高校对辅导员专业化建设的认识不足,使得辅导员不仅被认为是没有技术和知识的宿舍管理员,还被许多繁琐之事影响职业认知。辅导员队伍建设在没有受到重视的情况下,可能对工作职责倍感厌烦,产生职业倦怠反应,从而影响工作热情。这是导致辅导员队伍不专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2.职业发展方向不明晰
高校没有建立辅导员的培养与晋升机制。偏重于专业学科的教育工作,对学生行为管理方面较少关注。辅导员的岗位设置只被当作是宿管老师,对辅导员的考核与招聘也存在漏洞。只要有关系或者有学历,就可以来上班,未对辅导员职责的专业与规划进行细致地考察,许多辅导员只是将此工作看为跳板,所以辅导员岗位才会出现流失率大和稳定性差等问题。 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多处于轻培养和轻提升的状态,人员的本身素质与岗位职责相差甚远,为学生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带来阻碍。而且辅导员的队伍得不到校方的有效支持。高校政策和制度未对辅导员职责进行具体的设置和规定,更没有给予辅导员再次培训和发展的机会。《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指出,辅导员可通过考核获得考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其中包括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晋升要求。同时还可以根据工作年限和工作表现来进行德育专业的评聘,将辅导员的行政待遇进一步提升,让其实成为具有发展潜力的职业化教学队伍。
另一方面,高校领导对于学生管理工作也存在缺乏正确认识的现象,以为学生生活行为规范并不重要。辅导员工作琐碎,无法提升自身学术成果,在出国进修和晋升职称以及工资福利等方面都受到不公平的限制。加上校方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只注重宿舍管理方面,所以无法提升先进的学生管理方法。
(二)辅导员工作职责定位不准,工作不稳定
高校辅导员的职责定位不明确,管理体制不清晰。虽然实行的是院校两级管理,校方无法对学生生活起居实行考察,需要设定专门的职位去进行日常管理。校方将学生宿舍管理和行为规范检查都交给辅导员,平时又要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这便大大增加了辅导员的工作量。高校部门有自己的教导处和学生处,这样各部门共同管理学生,就会出现职责分工不明确的问题。最后只好把辅导员划入了宿管行列。
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属于教育职能,但现在辅导员却被学生琐事所误,工作性质已经偏重于管理职能,所以辅导员必须肩负大量行政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从补助发放以及学籍管理到违纪处分都需要辅导员的综合测评与评价鉴定。可是针对这种局面,我国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却依然限制在宿管环节,距离中央和教育部的要求甚远。为了实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辅导员工作职责的认定,必须完善辅导员的工作机制,提升辅导员的综合素养,提高工作效率。
(三)思想重视不够,队伍稳定性差
一些高职院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性仍然没有充分的认识,没有从理性的层面和战略的高度理解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生命线地位”,有的高职院校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仍然处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态;加之,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教学、科研和后勤工作千头万绪,使高职院校领导无暇顾及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抓有形的硬件建设、竞争指标和形象工程上,从而忽视了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进而使辅导员感到自己的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思想稳定及工作价值取向方面出现了偏差,出现了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现象。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路径
(一)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
为了对学生产生良性影响,高校辅导员应该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思想政治素质。辅导员自己首先要坚持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让学生坚定其思想,辅导员还要主动把这种思想升华为更高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果辅导员本身就对马克思主义抱有怀疑思想,甚至完全不认同,那么在日常工作中就不会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除了要具备马列主义基本理论素养以外,还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直。在实际工作中,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能有效运用马列主义和唯物主义辩证法。在实际工作上,要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实现终身发展提供帮助。高校的发展情况和培育人才的质量、数量等都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未来。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思想教育关系着培育什么样人的问题,关系着国家未来人才的素质和水平,同样也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一职业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多的得到人们的认同。
辅导员必须热爱和赏识自己的学生,这样才有工作的原动力。当辅导员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那么在工作中就能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二)提升个人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
作为青年学生的引路人,辅导员职业化对其个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必须要不断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磨砺。应当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学生事务管理局方面的知识,积极参加与辅导员职业化相关的培训,将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学习进修紧密联系起来,通过市场类教育、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的进修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辅导员的自我发展是相对其辅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管理而言,作为一名专业辅导员,自身必须有较为确定的职业发展远景和路径。
(三)提升理论素养
辅导员所从事的实际工作也需要一定的理论素养。辅导员的根本职责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种工作主要不是采取课堂讲授的方式来进行,而是体现在大量的事务性、生活性的工作之中,但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其根本职责是一样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面向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理性特征。它虽然要“以情感人”,要“以行导人”,但这些都离不开“以理服人”,否则,它的科学性就没有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想要“以理服人”,没有理论素养是不行的,同时,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对于事务性工作的处理也有帮助。事务性工作不是件件都需要理论指导,但一个人有没有战略眼光,有没有一定的理论素养,看待事情和处理问题就大不相同。只有站在事务工作的层次之上,才能摆平各种事务,处理起来游刃有余。否则,身陷繁杂事务之中,就会手忙脚乱,而且难以做到公平公正。
四、总结
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要想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首先要重视其思想政治品质及专业素养,其次要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吸引力,不断推进辅导员职业化进程,使其能够实现职业价值。这需要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长期的推动,不断完善学生工作的运行机制,培养出一批有着较高专业水平的辅导员。
国家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工作越来越重视,高校只有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并创造性的激发辅导员的工作热情,让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逐步成长,促使他们增强理论认识,丰富基础知识,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能力素质,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育的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而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宏达. 高校辅导员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内在逻辑与现实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2017(05):84-89.
[2]赵健. 论新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03):30-32.
[3]刘宏达,穆帆. 提升高校辅导员大数据素养的时代价值与实施策略[J]. 思想理论教育,2019(10):97-102.
[4]李明忠. 高校优秀辅导员的群体特征与职业发展——以2008-2014年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为例[J]. 高等教育研究,2016,37(03):68-79.
[5]魏金明.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校辅导员新使命与角色定位[J]. 思想理论教育,2020(02):96-99.
[6]耿品,彭庆红.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发展演变[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3):81-85.
[7]王鑫,陶思亮,朱惠蓉.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育人角色与实现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2020(05):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