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浅析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5期   作者:黄万福
[导读]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黄万福
        百色祈福高级中学  
        摘要: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教学在当今及未来教育中的地位也显得尤为重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化,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也逐渐得到教育界的重视,本文将探讨当今新课程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并提出一些合理建议,希望对今后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探索有所启发。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  问题  策略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课程,由于起步较晚,现如今仍然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难免出现诸多问题,因此为了发现和解决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不足,需要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入手,找出原因与解决的对策,从而全面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体系不完善。
        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然而,信息技术课程被纳入高中课程,该课程教学内容却始终万变不离其宗,大部分教材及其内容缺乏合理性、先进性,严重弱化了学科教学有效性。另外,各高中学校把有限的资源主要用于高考科目,信息技术课程的安排和实施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及《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不符,课时数、教学内容等被随意缩减甚至取消,造成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得不到有效落实。
        我国现今的小学、初中、高中信息技术各自有课程标准,大部分教材在编写时,各学段“各自为政”,比如重复的内容比较多或者部分内容各个学段深浅不适当、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等,也忽略了不同学段之间课程内容的衔接性。
(二)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重视不足。
        在高考指挥棒下,学校把有限的资源用于高考科目,信息技术教学得不到应有重视,导致课时安排不足、设备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等,这都不利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实施。
(三)硬件资源不足,学生缺少实践操作机会。
        学校先进、足够的硬件设施投入是信息技术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但是,目前大部分高中学校往往因为班级数过多、班级人数过多,学生计算机室间数少、计算机数量过少等,导致不能严格按照新课标要求开课,或因设备不足,学生上机时不能满足一人一机。还有部分电脑因使用频率过高,常年超负荷运行,维护、维修跟不上等,经常会出现各种故障,导致学生不能正常、有效地学习信息技术。
(四)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异过大
        由于各地信息技术发展不平衡,小学、初中学段学校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同,学校硬件设施完善程度不同,教师教学水平和要求差异较大等原因,导致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基础差异较大,不利于统一开展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让信息技术教师们倍感吃力。
(五)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不足
        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这不但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备信息处理的意识以及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获取知识、交流合作的过程,是学生开拓自身视野、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过程。然而现今的信息技术教学,大部分教师过于重视技能领域而忽略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从而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产生了偏差。
(六)教学模式不完善,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高中信息技术多教师采用“教师演示、学生操作”的方式开展教学,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均以被动的形式接受知识,导致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培养,且因学生基础差异大,采取统一演示、统一安排操作任务的方式,无法兼顾全部学生,因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学效果差,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合理对策
        (一)优化课程结构,完善课程体系。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教材编写团队、学校教学管理部门、信息技术教师等信息技术教学相关人员要深入学习《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及《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熟悉、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相关内容,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及优化的课程结构,编写出一批符合新课标要求、适应各地信息技术发展水平、适合各级各类学校使用的信息技术教材,注重小学、初中、高中等不同学段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衔接,兼顾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实用性原则。
        (二)学校要提高重视,加大硬件投入,开足课时。
        学校要加大资金投入,按照班级数、学生人数等按比例购买设备,配备电脑。同时,学校要安排专门人员定期对教学用电脑进行维护、维修,对于长期不能正常使用的电脑要及时更换,保障电脑性能发挥到最佳状态,实现资源的最优化,为信息技术教学提供设备保障。另外,学校要按照新课标要求安排信息技术相关课程,开足课时,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和上机操作机会。
        (三)努力缩小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技术基础差距。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信息技术教学,特别是小学、初中学段也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缩小不同学生信息技术技术基础的差距,为高中学段信息技术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四)教师要仔细研读新课程标准,改变自身教学观念。
        作为教育工作者,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新课程改革精神、政策。因此,教师不但要研读新课标,而且要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熟练地掌握教学内容,完善教学设计,从而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五)完善教学模式,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因材施教。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单方面向学生展示课堂内容,学生参与度低,且因学生基础和能力差异大,学习效率普遍偏低、效果偏差。为了弥补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教师要积极学习、大胆创新,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比如,利用项目式教学、任务驱动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环境等。这样可以有效摒弃传统教学模式的种种弊端,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养成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及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在获取知、掌握技能的同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
        由于学生自身基础和能力存在着差异,信息技术教师要善于分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对不同技能、水平的学生要进行不同的教学指导,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获取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可借助基于网络的教学辅助平台,优化课堂教学资源,同时利用平台的课堂调查、课堂测验等功能进行学情分析及教学评价,实施翻转课堂等,按照学生的基础不同进行分层教学,给学生分配多层次的学习任务,从而让各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获。
三、结束语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不断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学校应重视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学会自主探究和应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新课改的实施,为高中信息技术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机遇,也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同时也是对信息技术教师的考验和挑战。我们要脚踏实地,为实现教育目标,不断缩小成果与目标之间的差距,提高教育教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冯萍.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6,(11):40-40.
[2]陈绵慧.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5,(1):179-179.
[3]王克胜.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7(3):38-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