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玲
黑龙江省甘南县宝山乡泉眼学校
小学生所处的阶段正是大脑快速发育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孩子们的大脑中会有很多的“奇思妙想”,作为教师,应该及时利用这些“奇思妙想”,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们养成乐于思考,敢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正确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下面这个教学案例,我简单阐述一下学生思考能力的训练方法。
案例: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长与老师的陪伴和教育下,正在慢慢的长大,在你们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开心的事情,也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甚至是苦恼的事情,对于成长中遇到的这些事情,你们有哪些感触,你们喜欢长大吗?大家有什么见解,我们一起说一说。
生1:老师,我喜欢长大,长大了,懂事了,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多了,不用什么事都要问父母了,我前几天自己洗了一件衣服,我妈妈还夸我能干呢!
师:这位同学看来是喜欢长大的,因为你觉得长大之后,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得到父母的赞许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但是同学们要知道,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是为所欲为,而应该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做正确的,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才会收获快乐。
生2:我希望早点长大,因为我妈妈说,长大了就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了,还能养活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就不用像现在这样累了。
师:原来你是这样想的啊,你觉得现在你的父母养育你,他们很累吗?
生2:我觉得他们很累,爸爸总是在外面干活,妈妈每天都要给我做饭。
师:那等到父母老了,你就要反过来照顾你的父母了,你会不会怕累啊?
生2:不会,因为他们把我养大了,我也应该养他们。
师:同学们,这位学生的想法很好,他希望快点长大,因为看见父母每天操劳,他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感恩我们的父母,善待我们周围的亲人和朋友,并且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有用之才,完成我们的愿望。
生3:老师我不想长大,因为我长大了,我的爸爸妈妈就会变老了,我希望他们一直都这么年轻。
师:同学们,你们都像他一样,害怕自己的父母变老吗?都希望你们的爸爸妈妈一直年轻吗?
生:是。
师:同学们,每个人都会长大,都会变老,这是自然规律,我们没有办法违背,还有很多事都需要我们坚强面对,总有一天,我们的父母会老去,我们也会慢慢长大,等到那一天的时候,我们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而不是选择逃避,只要我们足够强大,我们就不会惧怕困难。如果到了父母变老的时候,我们学业有成,事业有成,不仅有能力养活自己,更有能力孝敬父母,让他们幸福地度过晚年。我希望同学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努力学习,积极上进,使自己变得强大,等到面对困难的时候,我们才有能力战胜它,也希望同学们通过努力,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通过这则案例,我做了如下分析:
1、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应该是多方面的。
在如今的教育形式下,教师应该抛弃唯分数论的教育理念,新课改中明确了学生应该全面发展的教育思路,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思考能力的训练,也不应该是单纯的解题训练,可以适当的列举出一些话题,供学生们讨论,让学生们的思维不被书山题海所束缚,能够针对某一话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而且有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同时也能训练学生们的表达能力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师适时的点评与引导,对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于学生的思考能力训练,要始终保证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作为引导者,在学生阐述观点的时候,教师要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快速的提炼,哪些观点是正确的的,应给与肯定,哪些观点是需要纠正的,要找准问题的切入点,给予公正的评价。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毕竟有限,所以教师适当地引导与总结,往往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教师及时的给学生传递一些正能量,对学生的思考结果进行总结点评,升华主题,这样才能得到良好的训练效果。
总之,对学生思考能力的训练,既要有传统的教育方式,也要在传统中推陈出新,不拘一格。学生的思考能力训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不断积累,循序渐进,通过长期的训练和细心的指导,一定能使学生思考能力取得很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