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剑珍
博罗县园洲第二中心小学 广东 惠州 516123
摘要:新课改推行以来,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内容有较大增幅,目的在于通过文言文教学,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目前对于文言文教学课程,存在一定不足之处,主要是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教学理念过于陈旧等问题,导致文言文教学成为小学语文教学难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改变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方式束缚,高效进行文言文教学,可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学素养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对教学方法作出创新,提高教学效率迫在眉睫。
关键词:小学;文言文教学;创新教学
引言:通过在小学语文教材当中增加文言文内容,开展文言文教学,可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从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文言文教学过程当中,只注重对文言文内容进行字面解释,就会导致文言文理解成为古今翻译,不利于小学生深度了解文言文中的文学内涵,并且无法激发小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从而促进小学文言文教学效率得到提升。
一、在小学阶段开展文言文教学的必要性
文言文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开展高质量教学,可达到传承我国传统文化,发扬我国传统精神的目的。在新课改当中明确指出开展文言文教学的必要性。新课改当中的阅读目标中指出,学生必须进行优秀诗文的诵读,通过诗文的声调以及节奏,切实加深学生理解作品情感,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内涵,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最终效果。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开展文言文教学,提升文言文教学效率十分必要。
二、深浅有度,明确标准
由于部分语文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影响颇深,目前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存在两大误区。第一,教师在课堂当中为学生解读文言文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让文言文教学变成机械性的古今翻译,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乏味,使学生对于文言文学生产生消极情绪;第二,教师过于放手,进行小学文言文教学时,教师过分信赖工具书以及课文下方的注释,因此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文言文学习。导致学生在文言文学习当中只明白部分有注释字句的意思,对于整片文言文理解不够透彻,学习效率较低。因此,为改变这一状况,进行小学文言文教学,教师要把握一定的"度"。课后习题即为"度"。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十分科学,在每一篇课文后面都有相关习题。通过文言文学习,学生顺利解答习题,即教学目标,为教师明确指出教学的"度",可以帮助教师找到正确的教学方向。
例如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阅读,课后习题中包含四个需要回答的问题:1.两小儿的观点有什么不同?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2.你认为两小儿中谁的观点是正确的?说说你的理由……这四个问题即为学习这篇文言文的“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将这四个问题书写在黑板上,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告知学生,四个问题的答案都可以在接下来的教学内容中找到,课堂教学结束时会进行提问,每个学习小组都需要派出代表回答,回答正确的小组即可全组获得奖励。
接下来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听讲,可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可有效帮助学生抓住学习重点。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度",提升学生对于文言文内容的学习兴趣,以课后习题为引导,帮助学生深度解读文言文,可改善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三、开发思维,语用有法
开展文言文教学,不仅要为学生讲解知识,还要需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著名教育学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可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才能促织学生学习和语文思维得到全面提升。
1.其法源自课后习题。细心分析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课后习题,即可提炼出其中的学习方式,例如,统编版五年级上册小学语文教材中《少年中国说》的第二课时的课后习题:本文作者将"少年中国"比作了什么?通过对这一习题的解答,可以帮助学生深度解读课文,并从中找到答案。通过体会作者对少年中国的比喻,即可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又如《古人谈读书》这一文的课后习题: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题目大意为:让学生结合课文后面注释对课文进行理解,并结合自身理解复述全文大意。分析题目大意,可提炼出文言文的学习方式是什么,即通过个别词句的注释,联系上下文领会全文意思。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通过课后习题的指示,帮助学生提炼学习文言文的科学方式,可促进小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升。
2.其法源自比较阅读。对小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可以通过比较阅读方式,帮助小学生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比较的方式,可以实现“由扶到放”的教学过程。进行文言文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同一篇课文的白话文以及文言文,通过对比,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文言文,发现语言的格式、结构等方面问题。通过进行比较,学生可以体会到不同感觉,从而让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更上一层楼。
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中《两小儿辩日》这篇文言文教学时,如不了解文章内容,学生很难理解题目中的“辩”字为何意,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设置一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寻求答案:"两小儿辩日"当中的"辩"字与"辩论会"中的"辩"字,两个"辩"字的语义是否相同?问题设置完毕,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首先快速阅读一遍文本内容,文本中包含多句“一儿曰…一儿曰…”,学生可以清楚这是两个人在讨论或者争论一件事情,以此可以得出两小儿辩日"当中的"辩"字与"辩论会"中的"辩"字,意思相通,同为“分辨,辩论”之意。通过设置对比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对进行阅读,可加深学生对文言文中关键词的理解。
结语:总而言之,在小学阶段进行文言文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现实意义。在文言文教学当中,语文教师要注重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以及教学内容,从实际出发,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做到深浅有度,语用得法,从而促进小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提升,促进学生文化素养以及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嘉俊. 以文化传承为取向的小学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20.
[2]江西省萍乡市芦溪县张佳坊学校教师 何琼. 文言文教学中的情感渗透[N]. 语言文字报,2020-01-17(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