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丽瑛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教师进修学校 118300
摘要:教育的均衡发展一直是我国义务教育努力的方向,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发展是目前基础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东港市进修学校针对区域内薄弱小学教学质量落后的问题,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区域研训模式——精准教研。通过这种精准、高效、专业的教研模式,区域内薄弱小学的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校际之间的差距明显缩小,东港市小学教学质量整体上了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精准教研;教学质量;薄弱学校
薄弱学校的改造与发展一直是基础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亟待解决的难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均对薄弱学校改造提出了要求。
东港市是一个以农村为主的县级市,从小学整体的发展状况看,也存在着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乡(镇)内中心小学和村小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东港市进修学校通过对区域内薄弱小学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发现这些薄弱学校教学质量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师资水平低下,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校管理存在漏洞,校本教研缺乏针对性。针对这一问题,东港市进修学校对症下药,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研训模式——精准教研,旨在更精准、更专业、更高效地解决区域内薄弱学校的这一教研问题,最终达到区域内各学校优秀资源共享,各学校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基础教育得以均衡发展的目的。
一、精准教研的思路
精准教研是基于薄弱学校学科素质相对较弱的教师具体现状分析基础上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特色建设等进行针对性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教学研究活动。
以联片教研和集体备课为纽带,建立完善学校间、教研组间或备课组间合作研讨制度,以解决教学一线问题、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为落脚点,通过研训,多维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充分整合名师资源,通过多种形式,共同开展学术论坛、教学沙龙、教学业务培训,交流先进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科研方法,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学校间要逐步同步教学质量监测、反馈系统和过程管理体系,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教学质量的监测和分析,做到“调研共同进行、问题共同分析、措施共同研讨、质量共同提高。”充分发挥、整合各校资源优势,提高教师课程开发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质量提升。
二、精准教研的重要内容
(一)精准确定教学质量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
(二)精准确定教学质量突出的名师和薄弱教师;
(三)精准确定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质量薄弱的原因;
(四)精准解决学校短板和教师短板的教研策略;
(五)精准改进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应对方法。
三、精准教研的步骤
第一步,全面摸底,精准把脉薄弱问题。
全面了解薄弱学校现状,以问题为导向确定工作目标,帮扶补短板,这是“互助教研”的初心。
我校从东港20所农村小学中精选四所教学质量综合排名靠后的小甸子中心小学、长安中心小学、新立学校、黑沟学校作为薄弱试点学校,遵循“基于学校的现状,为了学校的发展,在学校中开展研究”的原则,开展精准教研。
第二步,确定目标,精准进行专业指导。
一是制定了精准教研实施方案,各学科制定了学科落实精准教研方案的计划,针对部分学校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或改进方案。同时挖掘薄弱学校特色优势,帮助设计特色化建设方案,形成“一校一案”“一科一案”。
二是教研员实施专业引领。教师进修学校的五名教研员,负责四所试点学校三个学科的常规教学诊断、指导、培训、监测、管理。
三是名师专业引领。从全市精选了参加精准教研活动的各年级带头名师共16人,分学科分年级建立QQ群或微信群,指导试点学校各年组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设置及批改和辅导中的具体问题。
第三步,资源共享,精准实施对口援助。
薄弱学校与名校结成联盟,实验小学与黑沟学校、海关小学与小甸子中心小学、菩萨庙中心小学与新立学校、孤山中心小学与长安中心小学分别结成联盟校,实施对口援助。
一是联盟校间同步教学质量监测、反馈系统和过程管理体系,加强各学科的质量过程管理合作,特别是在教学进度把握、教学过程管理、教学质量检测等方面,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教学质量的监测和分析,做到“调研共同进行、问题共同分析、措施共同研讨、质量共同提高”。
二是充分整合各校资源优势,联盟名校对薄弱学校日常教学全开放,为薄弱学校教学研讨、师资培训、资源共享等提供援助。薄弱学校安排教师参加名校的影子培训和相应的教研活动。联盟名校把日常监测的试卷、作业等资料在微信群里与薄弱学校教师分享。联盟校的活动为两校教师搭建了一个畅谈教学思想、交流教学设计和展示教学风格的平台,助推了试点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也促进了名校教师的业务提升,实现了教学上的双赢。
四、精准教研的成果
(一)通过精准教研,教师队伍建设增强了新活力
(二)通过实施精准教研,教师专业发展取得了新成果
(三)通过实施精准教研,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新突破
(四)通过实施精准教研,学校管理水平实现了新提升
(五) 通过实施精准教研,学校办学特色形成了新品牌
通过精准教研,在师资力量配备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没有改进的情况下,较短时间内全面提升了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激发了教育教学的活力,给了教师专业发展以巨大的空间和有力支撑。这项活动立足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通过名校对薄弱学校进行点对点的帮扶,名师对薄弱学校教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整合教育资源,借助信息技术,促进了校际间的交流互动,提升了区域总体的教育教学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当下的教育教学条件下,精准教研这一模式,不失为一种现实的、可行的、具有操作性的提高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值得推广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高德山.研训工作如何实现三化.教书育人.2015(20):43-43.
[2]陈丽敏、景敏、王瑾.基于课题研究的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探索.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220(04):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