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上海师范大学 上海市200234
摘要:“鸡娃”这一魔都热词的兴起就是因为每个家庭都过度沉迷于追逐名校,参与这场争夺好似一种潮流,证明自己没有被魔都激流教育圈所圈在外面,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目前的家长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不满,群体焦虑、以及把希望寄托于孩子。
关键字:教育资源 鸡娃 伪炫文化
“鸡血孩子”里的这个鸡来自打鸡血的鸡字。意思很直白,是对牛娃的无限向往,使劲浑身力气帮助自己的孩子考名校。有娃的家庭都是这么过的,每周末各种活动安排满满,每日在河东狮吼的督促中学,家长在“鸡娃”的队伍中不能自已。这种行为从表面上看是富正能量的,但是随着各式鸡娃的幺蛾子在社交媒体上蔓延传播,引发全民热议。本文从学龄家长的群体风格、心理成因和文化症候等方面,分析该群体的根源,探讨这一现象所呈现的群体价值观,反思其泛造成的负面影响。
一,教育资源争夺中的功利主义困境
鸡娃崛起也非一日之寒,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发展多年后已变得面目全非、张牙舞爪起来。小朋友的学校是家长的面子,小朋友学了什么是社交中的主话题,小朋友报了多少补习班显示经济能力,某某说他的娃学前识字5000,又有某某说自己的娃学前加减乘除都会,得到围观和羡慕,学习不纯粹是学习,是用来炫耀的的工具。家长拼命的逼迫孩子学习,源源不断的鸡血孩子,从不问孩子愿不愿意。《身份的焦虑》里面写到:压力的来源,是对物质财富的担忧,但本质上是对身份的焦虑。功利的去攀比炫耀就是一种对身份的自我判断。精致利己主义在八九点钟的太阳还是孩童时就开始了,正能量在这场较量中严重缺失。
“鸡娃”一方面展现了在大都市的高压之下,群体的一种追求生活的方式。他让家长们创造了一个由孩子组建的新身份来组成的大系统,希望从推进孩子学习中收获社会对自己的尊重和排解无助和焦虑,满足人们对于炫的虚荣心。反应了这一群体的不安的,怕被社会淘汰的心理,在社会交往中,孩子的学习和学校也称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家长在分享和交流中产生了共享的情感体验,进而进入和谐的状态,家长在聊孩子的过程中好似得到提升自我价值和自尊的一种显像因素。整个社会的价值导让家长们情感共鸣,而共同的目标又让家长们不自觉的进入这个鸡娃阵营之中。
二,对未来憧憬与精神不满足
家长们公开表达对鸡娃的认同性,在微信群、 QQ群等网络社交场所晒名校的入校通知书,享受别人的赞美和重视,体会被人欣赏的快乐。很多的家长沉迷于自己构建的不健康的学习和吹捧中,通过这一过程来满足无节制地自我实现,这种不稳定的方式无法一直存在,过度的炫娃会导致生活缺乏价值感和获得感。这是强迫自己得到满足。除了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外,对孩子未来的焦虑。担忧自己当下的状态,都会把这种种负面的情绪传递给孩子,逼孩子通过考试得到精神慰藉,这种对自己身份的怀疑焦虑转嫁给孩子,除了得到实现自我的需求外,在残酷的教育竞争的世界中找到存在感,鸡娃家长群体具有的群体效应比任何群体都来的统一,那就是打造自己的孩子,例如每年的幼升小,小升初,只要哪位家长的孩子被名校录取,各种社交群里集体羡慕,发红包,分享经验,等等,这位妈妈也得到了从他人身上得来的各式赞美。
鸡娃家长们也重新学了9年义务教育,采用专制的教养方式,修炼各式鸡娃宝典,超前刷题、规划孩子未来、力搏名校。
鸡娃是群体的一种行为,大家的目标和志向相同,就更容易走在一起交流,焦虑的家长用分数去衡量孩子,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也是因为这个现代化的社会快速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不可控的因素和风险越来越多,多种的未知迫使我们急切的抓住貌似能抓住的实惠。这种实惠也变得更加的功利,例如,学英语要拿证书,弹钢琴要考级 学画画也要比赛,否则好像白学一样,家长把学到的成绩都要拿到手中,学习彻底量化,注重结果。但是父母和孩子的相处,不管是不是学习,都不能够这样计算,孩子成长过程的情感支撑和人品的培养,这才是最重要的,目前的这种学习的状态是和教育的本质是相悖的,超前学习并非好事,顺应孩子的成长,合理的安排学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当然这也与我国的教育现状的不理想有关。人的一生都在学习当中度过,对孩子内驱力的从小培养,才是至关重要的,孩子自发的进行探索这个世界,保持很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真正得到自己所需。
三,一场群体游戏
在报补习班有着明目张胆的鄙视链,学马术的看不上学钢琴的,学钢琴的看不上学习游泳的,学游泳的看不上学语数外的,无处不在,这说明课外补习班是炫富的一个装饰品了。说出来像奢侈品一样提升自己的身价,说出来都在显示我很很钱。多么肤浅,孩子带在身边是要有面子的,嘴巴上见人都要说着“这是我们家的印钞机”,孩子们任由父母摆布,在物质条件充足提供的情况下,拼命的鸡血他们,使劲浑身解数送进名校,这样家长可以炫了,可以说自己的阶层了,这也在暗示现代人的焦虑,只能通过攀比来感受到自尊。
人类的发展势必在不停的进步,教育的推崇的确在当代攀上了又一高峰,名校,人人向往,这些稀缺的少数人才能够拥有的资源,我们使劲去争取有错吗,我们让孩子优秀过我们自己难道有错,错与不错要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名校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为什么不多和孩子交流,发掘他们的兴趣,该玩的年龄天天填鸭式的灌注进去那么多的语数外,对孩子来说并非是好的,很多的专家都提倡小时候要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而现在的父母基本都忘记了兴趣二字,自己发明出很多理论,说很多兴趣就是坚持,坚持下来就成了兴趣了,这是一种机械的培养孩子的方式,因材施教才是我们国家培养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孩子只要发自内心的喜欢,就会主动去学习,找到乐趣,才能坚持,这才是学习的正能量,现在我们的培养已经本末倒置了。
结语: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对孩子的知识要求、学习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学会和孩子相处,不要强加干涉孩子,观察和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和我们之间是一个互相成长的过程,孩子在我们身上学到很多优秀的品质,我们从孩子身上得到更多的幸福。对生活的焦虑不应该让孩子和自己一起承担,“父母也得学会拥抱不确定性,要相信社会是越来越好的,增强对孩子的信任和对未来的安全感,这是父母自己要努力做的事情。”孩子应该学着应对不确定性,怎么去自己决定事情的走向。未来的孩子有能力去适应,有能力让自己过得很好。自己喜欢康德的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两样东西让我敬畏,一个是我头顶的灿烂星空,另一个是我心中永恒的道德行为准则”。所以他会尽可能地带着孩子和家人创造经历而不是享受物质,而且会让孩子从小明白感恩与帮助他人。在教育子女过程中不应该把自己陷入功力的困境,各种炫的基点从来都不应该是孩子。因此,我们要警惕各种打造牛娃的表象,正确面对,科学学习,回归单纯学习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晓乐 框架理论视野下的道德叙事[J],《全球教育展望》2005第4期
[2] 黄向阳 学校春秋:一位小学教师的笔记[C]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第2辑,北京,2002年
[3] [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
[4] 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 陈桂生主编:《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