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怡 贺晨曦 刘凡
山东英才学院
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室患者手术应激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于2017年2月—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130例,观察组130例。对照组行术后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行手术室关爱护理方式,对比2组患者的手术耐受性、机体应激反应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耐受性的优良率(97.69%)比对照组高(8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17,P<0.001);观察组麻醉前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31%)低于对照组(1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91,P<0.001)。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机体应激反应,平稳患者心率和血压,从而提高手术效果。
关键词:护理干预;手术室患者;手术应激;应用
引言
由于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的不同,患者对自己的疾病了解也不一样,再加上自己的焦虑、恐惧心理,使患者在面对陌生的手术室环境时心理、生理等方面,易发生一系列的应激反应。同时,手术过程中由于大量输液、身体暴露较广、麻醉药物抑制神经中枢等原因,患者易出现低体温、寒战等并发症,且发生率较高。患者在手术时出现低体温易引发应激反应,使内分泌紊乱,延长苏醒时间。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十分必要。本次研究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室患者手术应激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7年2月—2018年9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130例。观察组男72例,女58例;年龄38~62岁,平均年龄(49.63±7.98)岁;病程6~12d,平均(8.96±0.84)d;手术具体类型:下腹部手术56例,心脏手术41例,颅脑手术33例。对照组男70例,女60例;年龄40~63岁,平均年龄(48.33±7.28)岁;病程5~13d,平均(9.61±0.63)d;手术具体类型:下腹部手术54例,心脏手术45例,颅脑手术31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均采用手术治疗;②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符合相应手术适应证。
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②认知严重障碍;③护理配合度较差。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依据常规手术护理做好术前相关准备工作,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遵医嘱进行麻醉处理,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变化,使用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术前访视。提前1d到病房中进行访视,要求访视前完成对患者临床资料的整理与分析,后在访视时讲解乳腺癌知识、手术方式与优缺点,并录制手术室环境的视频,消除患者的陌生与恐惧感。讲解麻醉、手术配合注意事项,叮嘱患者禁食8h、禁水6h。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对不良情绪严重者,进行心理疏导,耐心倾听患者主诉,并以诚恳的态度进行开导,鼓励患者与手术结束且恢复良好的患者进行交流,重构心理平衡,保持积极的心态。叮嘱家属陪伴患者,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避免患者产生孤独、无助之感,并安慰家属,避免其过于担忧而影响患者。②术中护理。术中提前到病房接待患者,做好患者信息的核对工作,包括姓名、年龄、住院号、科室等,核对术中带药,避免差错。手术室温度以22~25℃为宜,湿度控制在50%~60%。入室后通过交流转移患者的注意力,麻醉后询问是否存在恶心感,如果存在及时处理。密切监护患者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注意不可随意谈论患者病情,遮盖患者非手术区部位,保护患者隐私,并尽可能控制手术时间,缩短隐私位置的暴露时间,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术中注意对患者体温的控制,对输入液体、冲洗液体等,均应该使用恒温水浴箱加热至37℃,并控制好输入量,定期向术者汇报,避免影响患者内环境的稳定。③术后护理。术后辅助医师完成对皮肤残留血迹、消毒液痕迹等的清理,注意在清理时使用温盐水,避免刺激患者。做好保暖工作,妥善固定各类导管,并放好引流标识。陪同患者度过麻醉苏醒期,在患者清醒后及时告知手术情况,并询问是否存在不适,消除患者的担忧。无异常后,可将患者送入病房,此时需要做好与病房护士的交接工作,告知手术情况、体征、皮肤情况、管道情况等,体位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导致窒息。术后1d,探访患者并讲解术后注意事项。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对研究对象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使用χ2对数据进行校检;P>0.05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耐受性
观察组手术耐受性的优良率(97.69%)比对照组高(8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3讨论
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是基于常规护理方法为基础,重视患者的身体护理,更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精神护理,以及综合考虑存在的各种因素,以使患者得到更好的需求满足。手术操作能够刺激患者的身体,降低手术安全性及麻醉效果,诱发多种应激反应,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干预,特别是保温护理对患者术后恢复有重要意义。患者体温恒定能够维持机体各项生理功能及正常代谢。有研究表明,手术患者中50%~80%会出现不同程度低体温现象。低体温能够引发寒战,增加耗氧量及二氧化碳的释放,使患者心脏负担升高,引发酸中毒现象,增加术后心脑血管症状的发生率,影响手术进程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除此之外,低体温也能影响机体血管的收缩,提高交感神经张力、血液黏度及循环阻力,影响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抗感染能力,减少氧饱和度,进而降低组织中的氧含量,诱发机体发生伤口感染,使患者恢复速度减慢。保温护理主要是采取各项保温措施,使患者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尽可能地减少由较低的液体温度、外界环境以及其他因素导致的热能损耗,进而保障手术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安全性更高,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能够提高患者护理质量以及例临床护理满意度,且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低。
结束语
综上所述,增加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能够减轻对其生命体指标、应激反应影响,改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整体生存质量,用于手术患者中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何群辉,王晓丽.预见性护理对全麻患者术中应激反应及术后苏醒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24):4140-4141-4142-4143.
[2]滕文久.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23):151-153.
[3]樊越.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9):16.
[4]林洪稳.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22):59.
[5]孟莹,韩云枝.手术室急诊患者应用循证手术室护理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275+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