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明玉
龙井市龙井中学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一种由衷的喜爱。经过此次课题研究,让我深切体会到了“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道理。
[关键词]语文教学;自主学习;学习兴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有这样的一个句子:“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知没有学会怎么学习的人。”自主学习能力依然成为21世纪人类生存发展最基本的能力。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散文家、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地力量,它可以住在人生。”习惯伴随、影响着每一个人,并在人生靠路上显示出巨大的力量。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成习惯的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述,充分激发他们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任务,培养自主学习意识,发挥学生主题作用,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注视。著名心理学博士、BEST自主学习系统创始人李明一博士曾说过:“在100岁时代,在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不仅我们的学生需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是作为21世纪人才的标配。”
那么什么是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就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达到学习目标。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满堂灌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如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就成了当今教育下势在必行的一个严峻课题。
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呢?
一.课前预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自从上学期开始我市第四中学科研主任——张主任到我校具体指导我们的语
文教学工作。具体指导当中,张主任一再强调根据朝鲜族学校特点,而且七年级的学生是小学没学过语文的情况下,一定要注意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要不然孩子们就对语文没有信心了。20世纪伟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中可看出,兴趣对一个人学习生涯中的重要地位。如讲统编教材七下第七课《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时,第一课时跟学生们已经分析完了《松骨峰战斗》,所以提前一天,编制一份导学案发下去:主要内容是第二件事件——“马玉祥救朝鲜儿童”与第一事件进行比较阅读:找出两件事件的异同。如果第二天直接讲第二件事情的话,可能学生们不知从何着手,但提前给同学们一个暗示:“异同”,同学们肯定会从记叙的六要素和描写方法角度着手分析,这样第二天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运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也悄悄地走进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尤
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作用日趋重要。
信息技术走进了日常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整合,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全面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用“PPT”课件展开教学已经成为过去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学生也觉得单调,现在“希沃”白版教学辅助软件渐渐取代了PPT。“希沃”白板在教育教学中,简单操作,也有实用价值,它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例如讲《土地的誓言》这一课时的时候,课前用“抖音”里搜索过的“九一八”事件进行导入,讲完作者作品背景等内容之后,在巩固练习中设计不同层次的闯关游戏,学生通过游戏,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激发学习兴趣。如,这篇文章是于哪一个事件十周年写的?是“九一八事变”,还是“七七事变”;体裁;字音;作者作品等等。2.课上运用“步步追问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课上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的限度。”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和老师、同学展开讨论;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让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如何去学。如讲统编教材七下三单元习作《细节描写》,学生对之前几篇课文的分析对“细节描写”有大致了解,但是能够真正运用到习作当中,也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讲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时,我让学生自己提出几个问题来:例文:“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脸很瘦,穿得也很差”。师问:在哪个地方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学生追问:“小”到什么程度?怎么个“瘦法”?穿得多 “差”?这样学生就容易着手写文章了: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六七岁的样子,脸瘦瘦的,好似一层皮敷在面颊的骨头上——让我联想到了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的“老王”(而且把“老王”这篇课文当中的外貌描写也派上用场了,学以致用,给学生点赞),颧骨突出,眼眶凹陷进去,冻得发紫的嘴唇有些让人害怕,穿一件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已张了嘴的破鞋。这样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设置情境,根据情境,再扩展成一个生动的片段,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对习作消除一点点恐惧。
三.课后用各种软件,监督学生自主学习
我们面临的虽是初中生,但大部分的学生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所以需要教者和家长的监督,尤其是周末,就是孩子们不写作业的“黄金时期”。所以利用“钉钉”也好,“问卷星”也罢,必须要养成学生的独立自主学习习惯。尤其是面临期中或期末的时候,最后梳理知识点非常有必要。我们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归纳一下每篇课文的知识点,做完之后用“微信”或“钉钉”上传。第二天上课时,学生到前来进行讲解,有些同学做得非常好,不仅说出他们做“思维导图”时候设计的理由,还说出他们的设计时候的困惑和平时做错题的原因,让其他同学收益非浅,老师也可从中了解学生情况,抓好重点,调整今后的教学方向,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顺便提高学生的表述能力。
以上是我在平时语文教学当中,尝试的一些做法。“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只有不断改变教学方法,养成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苦学”语文逐渐变成“乐学”的趋势。所以身为一名教师要“知”学生,让学生自主“好”学,学生就能“乐”学。 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上要创设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学习潜能,课后用多渠道监督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学会亲自探索和发现学习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语文《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