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国红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锣场镇锣场学校 434000
摘 要:目前关于语文的拓展阅读教学研究还相对不足,缺乏系统性和指导性,拓展阅读教学效果也不尽人意。本文梳理了拓展阅读教学的课堂实施策略,主要包括课前铺垫、课中补充及课后延伸的拓展阅读教学的操作过程,以及设计巧妙的提问与引导、指导具体的阅读策略及阅读步骤。
关键词: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拓展阅读教学
一、引言
近年来,扩大阅读量、课外阅读课程化、引领阅读整本书、推进亲子阅读和全民阅读等新的理念日益出现在大众视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拓展阅读方面设立了非常具体的目标和要求。小学语文课程逐步形成“国家课程+拓展课程”的课程结构体系,然而对语文拓展课程的思考较少,实践不多,亟待研究。而对语文拓展阅读课程,尤其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的拓展阅读教学研究更是缺乏系统性和指导性。
统编语文教材刚于2019年秋季正式全部投入使用,对于如何针对教材进行拓展阅读教学的意见较为宽泛,指导意义与提供的阅读素材都极为有限,导致一线教师难以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教学。使用统编教材教学的这几年,有研究者发现在课文数量减少、教学任务提前完成的情况下,教师缺乏优质的拓展阅读资源和相应的教学方法,很多老师便反复复习生字与课文,使得语文课堂枯燥乏味,耗时无益;或者在课堂中随意找些绘本、故事展开教学,导致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教学过程缺少有效的指导。因此,基于统编教材的拓展阅读教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拓展阅读教学的操作过程
拓展阅读教学要以教材为中心,以课文为起点。开展拓展阅读教学在操作层面一般存在三种情况:在课文教学前拓展内容做铺垫、在课文教学中拓展内容做补充、在课文教学后拓展内容做延伸。
(一)课前拓展做铺垫
对于描写某些特定历史时期的背景、人物和情感的课文,小学生往往由于缺乏基本的了解而难以明白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教师精心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学情预先准备相关的拓展阅读资料,组织学生展开课前的铺垫拓展阅读。例如二年级学生学习《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邓小平爷爷植树》、《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类文章之前,要根据教学目标的侧重有针对性地准备一些社会背景、当时的风土人情以及主要人物的主要事迹履历等文本资料,还可以穿插部分音频视频,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原本陌生的历史情境中,获得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更全面地提升语文素养。
(二)课中拓展做补充
为了更好地落实教学目标,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可以在课文教学时补充拓展阅读文本。补充的文本可以是与作者相关的,能了解作者生平阅历,抵达作者情感世界的资料;可以是与课文的主题或某一重点话题相关的材料;可以是与课文的表达方式和行文结构相似的素材;还可以是想要探索教材中留有的“空白”或叙述简略之处而寻找的佐证。
(三)课后拓展作延伸
语文学科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应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拓展融为一体,以课堂为核心展开适宜的拓展阅读,将课内习得的知识与技能自觉运用到广阔的生活当中。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编排了《传统节日》的儿歌,可以引导学生先回顾一年级下册学过的《端午粽》,归纳出可以从各个节日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的人物事件、节日的习俗和意义、节日活动和趣闻等多个方面搜集资料,鼓励学生用思维导图或其他结构图来整理信息。
三、拓展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设计巧妙的提问与引导
在拓展阅读课堂上,如果缺乏教师的提问与引导,学生很可能沉沦于信息的泥潭里,找不到方向和突破口;但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太多太琐碎,学生又会卷入庞杂的细节里而一头雾水。
因此,教师必要而切中要点的提问与引导就显得格外重要。首先,教师在课前要根据学情和目标选择重点要解决的问题和达成的目标,捋出完成这一目标所需要发现或理解的关键问题;接着,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关键点,学生发现或领会了这些关键的明显的简单问题后,会逐步形成对最终核心问题的解读。最后,在新旧认知的联结后,学生自然完成了对总目标的认知建构。
(二)指导具体的阅读策略及阅读步骤
拓展阅读教学中为学生呈现的阅读文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数量较多,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提升阅读速度,还要运用多种阅读策略。教师在课堂上需要针对不同的文本,指导学生具体的阅读策略,并通过有意识地反复训练,使学生在日后阅读中主动使用阅读策略去解决问题。拓展阅读常用的阅读策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使文本“图像化”
在阅读教学文本的选择上,要关注文字的画面感和情境感,场景或细节描写细腻的素材更容易帮助学生完整地想象出故事的情景或人物的形象,从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加强感情的冲击。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引导学生自觉使用使文字“图像化”的策略,例如多启发学生想象“你的脑海中浮现了怎样的场景?”“某个人物的神态和动作是什么样的?”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文本的内容和情境之中。
2、预测与推理
拓展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模糊的预测与推理显性化,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推理故事的发展与结果、预测人物的想法与命运、揣摩作者的观点与态度等,从而逐步建构知识。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找出预测的依据和线索,使故事的整个脉络和逻辑清晰可寻,走向更有意义的深度阅读。
3、整合与归纳
拓展阅读教学中文本较多,内容繁杂,学生一不小心就会沉溺于琐碎的细节而无法关照整体。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适时使用整合与归纳的策略。例如,要引导学生关注“主要讲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这篇文章让你对‘主题’或‘议题’有了哪些新的认识?”等核心问题;对于复杂的文本还可以引导学生写总结或绘制概念图,从而使学生有意识地归纳整合重点信息,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4、反思与提问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文本时可能会遇到不少难懂的字词句段,影响了对文本的理解。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反思“再多读几遍是不是就能看懂?”“上下文里有没有原因或答案?”“看看插图是不是有助于理解这段话?”如果学生靠自己的反思实在解决不了,还要鼓励学生多向老师和同学提问讨论。鼓励学生反思与提问不仅能使学生保持阅读兴趣,深化对文本的理解,还能使教师更好地关注学生的阅读进度和个体差异。在指导学生与所提问题相应的具体的阅读步骤或策略后,学生更容易有方法有依据地去思考文本的核心内容。
除了指导具体的阅读策略外,教师有时还需要正面明确地指导学生应对某一问题具体的阅读步骤。因为学生面对老师的提问,有可能出现不知道该如何展开行动的情况。例如,教师要求学生概括某一文本的主要内容,要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学习经验归纳出概括的方法,包括略去不重要的内容、关注开头或结尾具有总结作用的关键句子、关注重复性出现的关键句子、找出代表文章观点及主旨的句子、如果没有点名主旨的句子,从关键句子中总结主旨等操作步骤。指导学生掌握了具体的阅读策略和步骤,才能进行有效的拓展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周信东. 例谈小学语文阅读支架的建构[J]. 教学与管理, 2019, 759(02):37-39.
[2]陆彩萍. 主题阅读:在聚焦和拓展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J]. 人民教育, 2020(9):53-55.
[3]慕君, 石芳砚, 周雪菁. 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阅读练习系统多维分析[J]. 语文建设, 2019, (6):55-57.
作者简介:田国红,女,1971年12月31日,籍贯湖北荆门,单位:湖北省荆州市沙市区锣场镇锣场学校,职称:中教一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中小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