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源林
(恩施职业技术学院 445000)
摘要: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传统工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是历史生活的产物,也是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在大工业、快节奏生活的当下,我国传统工艺面临的现状比较复杂,经济效益低下,后续无人等问题凸显,有些技艺面临失传的境地。培育对传统工艺的情怀、继承发展传统工艺任重道远。本文旨在探讨振兴传统工艺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相融的路径,为继承和发展、振兴传统工艺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传统工艺;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路径
一、传统工艺的内涵
中国传统工艺是指世代相传,具有完整工艺流程,采用天然材料制作的工艺品。传统工艺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特性。
二、振兴传统工艺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相融的意义
将振兴传统工艺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相融,一是可以增强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文化内涵,增加实训题材和产品品种,提升培养对象设计与制作水平。二是有助于培养对象更好地发挥手工劳动的创造力,发现手工劳动的创造性价值,有助于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提高从事传统工艺的积极性,扩大传承人队伍,提高传承能力,增强传承后劲。也有助于促进就业。三是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国工匠和知名品牌,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传统工艺的振兴,使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得到新的广泛应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的需要。
三、振兴传统工艺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相融的必要性
《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国办发〔2017〕25号)中指出,支持具备条件的高校开设传统工艺的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传统工艺专业技术人才和理论研究人才。支持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加强传统工艺专业建设,培养具有较好文化艺术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者相融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选择。根据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艺术设计专业要培养“有素养、懂艺术、善创意、会设计、能制作”的 “技艺兼融,学做一体,一专多能”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传统工艺是各族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共同创造的艺术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是传统艺术的一部分。现代艺术设计中随处可见传统工艺元素的印迹,可以说传统工艺元素为现代设计师创意提供直接的设计灵感,是现代设计的基因,是最具有原创性的艺术。传统工艺体现的独有的借鉴价值,在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教学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独特的视觉思维和审美情趣。二者的结合不但丰富了艺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也使得专业课程的美术资源更加的多元化,传统工艺与艺术专业的结合建构了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艺术设计教学课程体系。因此,振兴传统工艺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相融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必要选择。
传统工艺地域性特征可以满足不同地域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训教学需求。中国传统工艺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各具特色,而且大多数已经成为地方城市名片,如景德镇陶瓷、宜兴紫砂、苏州刺绣、南京云锦、东阳木雕、福州漆器、北京景泰蓝等等。作为传统产业之一,传统工艺生产具有就地取材、就地加工的特点,能满足各地域高校对传统工艺品种的发掘、开发和培植工作。
四、振兴传统工艺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相融的路径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前面提到二者相融的意义和必要性,在二者相融实践中,要遵循“尊重优秀传统文化、坚守工匠精神、激发创造活力、促进就业增收、坚持绿色发展”的原则,使传统工艺在传承中不走样、出新品、树品牌、育人才。高校艺术设计从业者要在思想上融入这种情怀。
转变教学思想,融入人文情怀。
在对学生进行艺术设计培养的过程当中,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还要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把传统工艺造型特点、审美思想、深刻寓意等融进教学实训过程中。在注重现代设计崭新式样的同时,渗透民族文化,寻求自身文化根源,发挥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开阔思维空间,提高自身创造力,这既有利于学生创作出特色鲜明、意蕴深厚的设计作品,同时也有利于民间美术的传承和发展。
2.搭建平台,建设大师工作室
传统工艺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各地域、地区政府要致力于传统工艺的培植工作,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要求,发挥高技能人才在带徒传技、技能攻关、技艺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依托当地高校建设一批传统技艺技能大师工作室。政校共建大师工作室的目标是通过人才培养培养、产品创新研发、理论研究推广等方式促进地区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创新与发展,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发挥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为高校走特色发展之路提供良好的平台。
大师工作室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在大师工作室建设运营工作中,学校、企业、政府和行业,要各司其职,优势互补,形成合力。政府、行业可以为大师工作室建设运营提供顶层设计、政策引导、组织协调、资金、政策、信息、技术标准的支持。学校和企业共建大师工作室,可以为大师经营、带徒提供活动场所,同时可以依托学生或学校招生或企业员工解决大师传艺无人可带的困扰,大面积筛选徒弟(传承人),可以找到真正感兴趣,有灵性、有志于从事传统工艺传承和发展的优秀人才,有利于振兴传统工艺。
3.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落实人才培养总体要求,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安排教学任务的规范性文件,是实施人才培养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应当体现专业教学标准规定的各要素和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要求。学校可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办学特色和专业实际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传统工艺在融入当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过程中,要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充分调研分析,把最具当地特色(地域的、民族的、制作特征的)传统工艺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在方案中明确培养的目标、模式、实训内容、实训方法、课时等。
4. 纳入课程实训教学
把传统工艺纳入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是传承和发展传统工艺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实施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增强传统工艺传承课堂的有效性。
一是做好实训条件建设。根据传统工艺的特点,按照人才培养的需要配置技艺实训设备,为实训提供硬件支撑。
二是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将传统工艺传承与艺术设计专业建设相结合,组建由高校教师、企业人员、技能大师构成的技艺传承、创新、研发、理论研究团队。
三是选好技艺传承人员。传统工艺在传承中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传承人的缺乏,教师团队有针对性的在学生中宣传推广传统工艺文化,将对传统工艺感兴趣的学生进入大师工作室进行学习,在人数达到一定数量后开设班级进行规模培养;同时大师工作室也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行业企业从业人员的定期培养工作。
四是做好产品创新研发工作。高校利用自身的智力资源优势组织一支由行业大师、设计大师、专业教师等组成的产品创新研发团队,进行创新研发,设计传统工艺产品的衍生品,使产品与现代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走进现代的商品市场,实现良性发展和转型升级。
5.共同开发教材
传统工艺大师、学校、企业三方,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开发培养、培训教材,为传统工艺的普及和传承提供蓝本。
五、总结
综上所述,振兴传统工艺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相融,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振兴传统工艺中,成为一种必然。二者在相融的过程中,要注重思,重实效,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总结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取传统工艺教学的文化元素、设计元素、生活元素,促进传统工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樊钰辉,肖滢.民间美术吉祥文化元素融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职教论坛,2019,No.710(10):71-74.
[2]张臻,郑卫东.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的科研定位与实践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4(30):64-67.
[3]李砚祖.物质与非物质:传统工艺美术的保护与发展[J].文艺究,2006(12):108-119+170.
[4]廖瑜, 赵继学. 地方政府和高校共建非遗大师工作室运行机制研究[J].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8, No.744(0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