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强
身份证号:450104197112170***
摘要:高层建筑的主要运输设备就是电梯,需要做好电梯日常检验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作为一名电梯维护保养技术人员,在日常对电梯制动器进行维护保养时,应凭借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对制动器切实加强检验和维护保养,以防止电梯事故的发生。电梯工作制动器失效最常见的是制动力不足,是导致电梯超速的直接原因,这不仅带来安全隐患,也造成了许多意外事故、甚至人员的伤亡情况发生。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电梯维护保养与安全运行措施。
关键词:电梯维护保养;安全运营;相关分析
引言
电梯作为现代高层建筑的主要运输工具,自身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质量直接关系到民众生命安全。实际中一些物业公司忽视电梯日常检修与安全,造成电梯运行时出现安全隐患。需要研究与分析如何做好电梯安全管理工作,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文章分析了电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电梯维护保养的有效措施,以期减少电梯安全事故的发生,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电梯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监管工作不到位
分析我国电梯管理现状,归纳安全事故成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监管机制不完善,造成各项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理想,造成安全事故频发。部分物业公司处于成本考虑,有意无意的降低电梯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造成安全管理工作停留在表面,进而造成安全事故频频发生[1]。
1.2安全意识淡薄,责任主体意识不强
电梯自进入大众生活以来,一直被视为智能产品,是高科技的结晶。电梯是机电产品中的一种,如果平时不好好保养,安全性会大打折扣。(1)在现代化的住宅建设中,电梯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当人们在享受舒适的同时,并没有真正去欣赏它。(2)电梯一般都要进行载质量和载客量的评估,但是有些人为了节省时间,强行乘坐电梯,造成电梯超载,甚至发生事故。(3)有人认为电梯运行缓慢,在运行时,会选择敲打电梯,会破坏电梯内的通讯装置和报警系统。
1.3安全管理机制不全
电梯作为一种设备,长期运行受到各类因素影响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威胁到使用者的安全。但实际中因为电梯运行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物业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沟通,造成小问题扩大化,直接影响到设备安全运行。此外,一些技术维护人员轻视自身工作,并没有规章制度开展相关工作,造成电梯运行安全管理制度停留在表面上[2]。
1.4电梯费用分摊难
有关电梯的费用主要包括电梯电费、保养费用、翻新费用、检查费用、人员管理费用等。公司、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各自承担电梯运行费用,这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但是在我国,电梯费用分摊是住宅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产生纠纷和事故的根源。
2电梯的维护保养方法分析
2.1电梯设备常规性检修
电梯设备正式运行前,检修维护人员要做好全面性的检查工作,主要包括电梯设备外壳、电气线路等,将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降到最低,大幅度提升电梯运行安全性。同时,利用这种提前检修方式发现设备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小问题、小故障”,降低电梯运行成本,进一步延长电梯设备使用寿命。在设备具体运行时,一定要注意两点:第一,对电路进行排查。电路安全是设备稳定运行的先决条件,所以在设备运行前一定要对电路进行仔细、全面检查,无论是外观还是性能上存在的问题,都要及时处理。第二,对设备自身工作状态进行检查,该步骤主要是检查设备是否能够稳定运行,是否存在漏电等可能,保证设备使用安全。同时,电梯设备实际运行时,内部各零部件会存在质量差异,因此每个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不同。这就需要检修维护人员及时更换存在问题的零部件,保证电梯设备安全运行。零部件设备更换前后,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全面性检查与分析,锁定损坏零件,并在更换后进行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稳定运行[3]。
2.2增加检查和维修次数
在电梯运行中适当增加检查和维修次数,可以有效消除电梯安全隐患,提高电梯安全性。维护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根据电梯的使用年限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当发现电梯存在安全隐患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检修。电梯在运行前必须符合规范要求,电梯管理员应定期对电梯进行清洗,确保设备清洁、整齐。如长时间不使用电梯,应切断电源。(2)制定全面的电梯检查计划,每月至少对电梯核心设备进行一次维修和调试,以持续改进电梯系统的安全。必须对驾驶室和升降平台(包括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对于电梯使用者来说,准确地评估其维修状况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应该定期组织专家对电梯进行检测。根据电梯各部件磨损情况,判断部件是否需要更换。(3)制定电梯全面大修、中修和小修计划,并确定每一次维修间隔时间。大修和中修一般间隔3年。升降系统内部应由维护人员拆卸和清洗,并添加适当剂量的润滑剂。
2.3制定制度形成完整检修维护措施
(1)因为电梯设备引发的电路问题是电路故障的主要类型之一,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在检测时,首先需要对问题电路进行仔细排查和锁定,对于可能性较大的疑似电路要优先排查,同时对导线两端接口进行检查,确保接头良好。在电源接通之后,在判断故障具体位置。在整个排查过程中不仅要小心、细心,好要做好相关记录,对电梯设备具体反应、主要故障原因、类型、位置等进行详细记录。(2)根据电梯设备日常工作模式做好维修检查,根据设备工作环境、时间、状态等选择合适切入点,转变传统电梯安全管理工作的不足。首先,清洁好电梯设备外观,对温度、湿度等进行全面检测,避免因为温度失调导致设备故障,而且一旦发现设备运行异常要及时停机检修。主要包括设备运行开关打开,观察指示灯是否正常亮起,仪表指针处于正常范围内等;对使用者的行为进行规范[4]。
4电梯保养及安全运行策略分析
4.1提高电梯运行监控系统的技术水平
远程监控系统是电梯运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实时监测电梯的运行状态,使工作人员在发现电梯运行中的隐患时,能够随时进行记录和处理,有效地减少故障的发生。如在电梯维修中应用智能预警系统等。当电梯出现不确定因素时,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提醒那些有能力的超速驾驶的电梯分闸。维修人员可以根据系统确定的位置对电梯进行再检查、再排除,不仅使电梯维修更加精确,还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4.2提高电梯作业人员能力
电梯操作人员包括电梯工人和电梯操作人员。电梯操作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电梯能否安全运行。为进一步提高电梯操作人员的操作能力,主管部门应严格按照《特种车辆监督管理办法》,对电梯理论考试实行统一管理,广泛推广计算机理论考试和电梯安全高效运行培训,特别要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并大力推行合理模拟考试[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梯维修工作中,要建立和完善电梯维修制度,加强对电梯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提高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加强对员工的监督管理,提高监控系统的技术水平,以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减少差错的发生,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梁明国.电梯运行及日常维护保养与维修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2):63.
[2]林积南.规范电梯维修保养的几点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9(19):202-203.
[3]付强,巫茂俊.电梯安装及维修保养成本控制研究[J].冶金与材料,2019,39(03):190+192.
[4]刘皓炯.电梯安全管理问题及监管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1):143-144.
[5]纪兆法.电梯维护保养中存在的问题[J].产业科技创新,2019,1(1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