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儒
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广西壮族自治区530021
【摘要】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不断的加快,在建筑领域的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工程结构也越来越复杂,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保证建筑工程结构的质量,就必须着重加强对于质量检测方法的研究。本文对我国当前建筑工程的检测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对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特征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是指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建筑企业根据不同要求对建筑质量与承载能力等性能的检测过程,其主要具有以下几点特征:①合法性,即质量检测工作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因此是合法合规行为;②公正性,检测工作需要由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并严格根据检测结果出具检测报告,因此整个质量检测过程具有公正性;③真实性,检测报告是第三方检验机构根据实际检测与评估结果给出的,与建筑实际情况相符具有真实性;④准确性,第三方检测机构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检测工作是根据相关检测法规进行,检测的凭据与资料都将被完整保存,因此质量检测工作具有准确性;⑤独特性,质量检测出具的报告是针对所检测建筑的,只能代表自身的检测结果,因此具有独特性特征。
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
2.1主体结构外观检测
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外观检测,能够直接反映建筑结构外观缺陷发展趋势。一般建筑工程外观缺陷包括结构表面的蜂窝、麻面、裂缝、空洞等。对主体结构进行外观检测,能为结构的后续维修补强提供直接有效的数据。
2.2主体结构尺寸偏差检测
通过对混凝土结构的柱、梁、板的尺寸进行检测,能了解建筑结构尺寸是否满足设计图纸要求,尺寸偏差是否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2.3钢筋检测
钢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非常重要的原材料,在混凝土建筑结构中有着广泛的使用。但是因为在建筑结构中,钢筋的使用位置与使用方式等直接对整个建筑结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必须要将内部钢筋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检测,检测内容包含钢筋原材的力学与工艺性能、钢筋的重量偏差、现场绑扎的钢筋数量、规格、类型、绑扎质量等。当进行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我们还需要通过电磁传感器等一些探测设备,对钢筋的位置、保护层厚度情况进行准确的检测,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结构的自身稳定性,从而帮助提高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安全。
2.4建筑主体结构混凝土的检测
在施工项目主体结构质量检验过程中,应加强混凝土材料的检测,包括混凝土掺合料的性能检测、混凝土坍落度、膨胀度、凝结时间、含水量、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等方面的检测,同时,充分考虑客观因素对混凝土质量的不利影响。通过加强混凝土的综合检测,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的应用措施
3.1完善质量检测法规和标准
质量监管的法律法规、相关的标准规范是重要的检测依据,所以要把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方面的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给相关的检测工作提供法律支撑和文件支撑,从而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管。
3.2提高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队伍建设
在检测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素质,检测人员应参加检测技术培训、同时应熟悉国家及地区的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有关的政策法规,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尊重事实,不断提高检测人员自身的综合能力。检测单位也要对检测人员进行考核,提高要求,考试合格以后才能够上岗,落实岗位的责任制度,不断培养优秀的检测工作人员,增强检测队伍的实力。
3.3明确质量检测的目的及内容
现在对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应明确检测目的及内容,主要包括:混凝土中钢筋的数量、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钢筋的安装位置、主体结构的混凝土强度、填充墙拉结筋抗拔承载力、后锚固件抗拔承载力、砌体结构的砌筑砂浆强度等。只有通过检测才能够了解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及相关验收规范的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3.4质量检测方法的选择
在对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如果检测方法选择不正确,那么检测结果就是不可信的。正确的质量检测的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检测的效率,检测的结果更有参考价值。检测工作人员在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应根据具体工程的情况,选择相应的正确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对于工程主体结构来说,质量的检测是随机抽查的,检测工作人员要根据具体进行合理的安排。增加检测的科学性。
3.5不断创新和改进质量检测技术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改进质量检测技术,对于推进质量检测的进程来说十分关键。
与此同时,专业人员要做好对身体进行严格监管和检测的工作。专业人员要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情况,检测建筑物主体结构的外观、尺寸,按照实际操作的情况制定一套规范具体的检测流程,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注重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
4、工程检测实例
4.1 检测项目
某工程负一层顶板板面上为商业步行街。由于当地建设轻轨的需要,交管部门将公交车及社会车辆等改道,经过此商业街C区与H区交接处,从负一层顶板上通过。为了解该工程负一层顶板目前的质量状况,为加固设计及结构补强加固施工提供依据,对该工程进行以下内容检测:
4.2检测内容与结果
4.2.1构件裂缝检测:
大部分裂缝呈平行数字轴方向的平行裂缝,四大角区域少部分裂缝走向呈斜向;少量裂缝贯穿梁截面,裂缝的部位和走向具有一定规律性。从裂缝的分布及走势看,裂缝呈非荷载裂缝特征,因此初始裂缝主要为混凝土自身收缩及温差变化引起。
大部分裂缝有防水修补的痕迹,且均有渗水现象,这说明裂缝已经贯穿原结构的板面,原结构板面的防水层已经失效,板底的防水修补也已失效,所抽检的部分裂缝宽度均已超过《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3.4.5条规定的裂缝控制等级三级中最大裂缝宽度限值0.3mm。
从对板底排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来看,部分板底排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较小,部分裂缝均是沿着板底排钢筋开裂的特征表明保护层厚度较小为板底产生顺筋裂缝的成因之一。同时,后期公车及社会车辆改道后的车辆动荷载使原裂缝扩展、漏水加剧。因此,出现裂缝及漏水现象的原因是有几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构成。这将严重影响结构的承载力、安全、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检测范围的负一层顶板厚约为180mm,未不满足当时《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第4.1.6条及现行《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第4.1.7条“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的规定。
4.2.2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本次对该工程所检范围所抽检的11根负一层柱构件,采用“拉应力法”进行检测,按照批量构件进行检测和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测点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42.5MPa,满足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C40的要求;所抽检的20根负一层顶梁构件,采用“钻芯法”进行检测,按照批量构件进行检测和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测点现龄期混凝土强度推定值为29.7MPa,虽未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C30,但也基本接近混凝土强度等级C30的要求。
4.2.3构件钢筋取样检测:2根HRB335B12钢筋,为负一层顶板(H-11~H-11+3750mm×H-D+4050mm~1/H-D轴)板底受力钢筋,为顺裂缝取筋,取筋部位有明显渗水现象。屈服强度分别为173MPa、241MPa,均小于335MPa的规范要求,抗拉强度分别为239MPa、305MPa,均小于455MPa的规范要求,断后伸长率分别为3.3%、13.3%,均小于17%的规范要求,断裂特征均为延性断裂,试验结果不满足相关标准规范要求。
4.2.4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所抽检的32根梁构件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共计抽检点数为128点,实测值偏差在-22mm~+37mm之间,合格点为58点,合格点率为45.3%,合格点率低于90%,且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为+37mm,大于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所抽检的20块板构件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共计抽检点数为120点,实测值偏差在-9mm~+42mm之间,合格点为97点,合格点率为80.8%,低于90%,且不合格点的最大偏差为+42mm,大于规定允许偏差的1.5倍,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结果为不合格。
4.2.5建筑构件截面尺寸量测:由于不能检测板的有效厚度,故不对梁、板截面尺寸进行评定。本次所抽检的20根柱构件实测厚度尺寸偏差在0mm~+23mm之间,合格柱构件为16根,合格率为80%,柱构件截面尺寸检测结果判定为合格。
4.2.6钢筋配置情况检测:其中14根梁的箍筋间距实测值均偏小,有3根梁的箍筋间距实测值均偏大,3块板的板底钢筋间距实测值均偏大,不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的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主体结构质量检测过程较为复杂,检测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错误,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在建设项目主体结构的检查管理方面,建筑施工企业未成立专门的监理小组,监理人员的职能未得到有效发挥。因此,施工企业必须重视质量检查,通过各种管理措施控制主体结构质量检查的过程,尽量减少各种不可预见的影响,确保施工项目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敬.浅谈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方法与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9(07).
[2]蔡宇.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