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管控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5期   作者: 王云芳
[导读] 建筑工程造价往往会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变化,

        王云芳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海南 海口 570100
        摘要:建筑工程造价往往会因为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变化,最终导致超预算的现象发生,如果不能严格的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控制整个预算体系,就会导致预算工作失去其作用和价值,整个建筑工程的效益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十分重视超预算的原因及管控措施研究,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通过对工程造价控制作用进行阐述,分析目前造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相对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
        引言:项目投资能否获得预期的回报和经济效益,主要以合理的建筑工程预算造价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同时建设单位进行投资决策,也以建筑工程预算造价作为依据,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建筑行业工程造价超预算现象频发,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收益,因此当前造价人员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分析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并对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
        一、控制工程造价的作用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市场经济形成下,建筑企业需要通过提高对投入建筑工程的资金使用效率,来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需要对造价预算进行合理化标准化的控制,通过对施工现场进行精细化管理,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提高注入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工程施工的平稳进行。建筑工程造价能够对资金的规划进行合理管控,以此来节约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减少材料的浪费,更加注重质量问题的管控,以此来降低企业成本[1]。
        二、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
        当前对于建筑工程预算制定并没有具体的管理规则;预算控制的科学性、准确性是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前提,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由于造价人员的专业素养、设计图纸的深化等原因。建筑工程最终总是存在着一些造价超预算的情况,造成这个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施工前预算准确性低
        建筑单位进行建筑施工造价统计的依据是设计单位施工前的预算,由于设计单位未必能够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做出综合考量,例如材料市场价格变动、现场地质情况、人力资源分配等因素对造价的影响,导致施工前造价预算的准确性低,与实际出现偏差。建设单位在招标过程中,以不能保证准确性的造价预算作为标准,造成了后续实际施工过程中材料使用、人员组织、工期安排等方面出现错误,导致超预算现象的出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施工前造价预算出现准确性低的问题,除了有关人员能力不足和外部不可控因素影响外,超预算现象最大的成因就是对信息的掌握不够完整,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管理信息化水平还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导致设计脱离现场实际情况,没有及时掌握现场勘测结果或现场勘测结果出现误差都会导致设计错误,同时造价预算人员没有及时掌握市场的材料价格波动趋势,没有将材料价格的变动考虑进施工前造价的设计中,在设计过程中采用时间间隔比较久的数据,没有考虑到市场材料价格变动较大的实际情况,导致整体预算比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成本低,产生超预算。
        除了对施工现场环境的把握以及对市场价格变动情况需要深入了解外,当今人力市场也存在价格的浮动,造价人员需要考虑到人力的分配是否合理,进行精准设计。建筑工程设备购买租赁的价格变动也是造价人员易忽略的一个因素,导致实际上施工中在设备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出现超预算[2]。
        (二)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
        工程造价并不是一个独立于施工过程之外的流程,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对整体趋势有所把控,对施工过程中造价的控制进行动态指导,及时发现预算造价中存在的不足,通过修正设计方案,确保整体施工过程都在预算造价之内。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造价人员可以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动态监管,根据施工的实际成本进行计划的调整,优化资源分配,降低成本,减少超预算的发生。当前建筑工程造价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动态管理,在预算的各项控制上存在不足,监管力度有限。
        首先在人力资源的分配上,需要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以及人力市场的价格浮动制定合理的安排计划,要注意人员分配不合理问题,这是当前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未能考虑到的问题;其次,采购人员没有对材料市场的整体价格水平进行评估,导致材料成本较高;最后,由于管理者未能对施工人员进行成本管理,导致施工人员没有材料循环使用的意识,造成了材料的浪费,加大了材料费用的投入。
        另外项目经理也应该重视对《劳动法》的学习,减少因为合同签订出现问题导致的劳动纠纷,劳动纠纷既延长了工期,又产生了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管理者没有注重对于劳动合同内容的管控,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合同的编写缺少合理性,增加了企业违约风险,违约金的支付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损,加大了超预算现象发生的几率。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将责任落实到位,就会出现后期质量事故追责困难的问题。
        现场施工组织管理不到位会导致施工各个过程出现超预算的风险,施工组织设计涉及到施工方案、进度、措施、人员安排、设备调度等具体工作的开展,每一个流程都与造价管理关系密切,在施工过程中对任意一个流程的管理不当都会导致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提升。
        三、对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管控和措施
        (一)提升预算管理系统的信息化水平
        预算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升主要涉及管理方式的信息化和预算工作的信息化。预算人员要在进行造价预测的过程中拥有信息化意识,合理采用信息化手段掌握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人员调配情况,拓宽信息获取渠道,合理整合资源,消除不利信息的影响,提高预算造价的准确性。在预算工作的管理上,需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对人力、物力、财力的变动情况进行信息系统的及时更新,对市场材料价格、人力市场价格、设备租赁采购价格的变动进行动态的把握,掌握整体情况,减少预算误差。进行造价预测过程中要保证信息的及时交流和共享,确保所有环节之间信息的对称,减少信息对接失误导致的误差,为了保障建筑工程各流程中的信息化普及,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建筑企业需要积极培养信息技术人才,及时维护信息系统,进行数据更新。
(二)施工中做好各项管理工作
        建设单位的预算人员有责任对施工单位的整体预算进行管控,总预算通常分为措施项目费、分部分项工程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其中分部分项工程费又分为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使用费等,由于施工现场设备类型较多,又存在折旧费、修理费、人工费等。在进行造价预测的过程中,预算人员要对预算造价进行分解,对预算的细节进行管控,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性。预算人员对总体造价预算分解后要制定细分化的表格,对分项目的预算进行细节上的管理,提高对预算的整体管理水平[3]。
        针对合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项目经理应当加强对合同签订的管控,要对合同签订过程中责任分配、支付日期与形式等条款进行合理化化分析、,要严格按照合同条款约定对项目进行管控,保证分包合同的实行效率,在保质保量的基础上,在合同期内完成建筑工程,及时进行竣工结算,减少纠纷。
        结语:综上所述,当前建筑工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信息获取的不够全面,以及管理水平不足,对此施工企业应该加强造价预测过程中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为造价人员提供便捷的信息获取平台,加强信息的整合能力。同时应该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管理水平,保障各个流程造价管理的效率,最终有效减少建筑工程造价中的超预算现象。
        参考文献:
        [1]宋越华.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1,19(2):136-137.
        [2]贺宇鸿,胡泽鹏.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下),2020,18(1):194.
        [3]张晓慧.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18(12):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