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启东
天津市天勘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191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逐渐遭到破坏,在此情况下,也凸显了园林绿化工程的重要性,海绵城市技术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实践应用,不仅与当前的生态城市建设需求相符合,同时也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提高现代化城市建设水平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海绵城市技术;园林绿化工程中;运用
一、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现状分析
第一,我国个别城市在开展园林绿化工程时,经常未能进行合理规划,同时也缺乏对城市实际情况的考量,对对于绿化工程的建设较为盲目,导致相关工作缺乏科学的指导,严重影响了工程建设的重视,最终导致园林绿化工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
第二,施工和养护都是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任何一项工作落实不到位,都会对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以及综合效益造成不利影响。由于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不高,后期养护工作不科学的情况存在。
二、海绵城市技术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实践应用
在对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自然环境与城市建设的有效融合是重点是难点,在海绵城市理念之下,可结合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要求将城市真正建设为“海绵城市”,减少湿地积水现象,赋予绿地以海绵的功能,又能对水资源进行自动化控制和调整。因此,在对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促进海绵城市技术的发展和普及。
(一)屋顶绿化技术
在当前的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屋顶绿化技术应用十分广泛,比较常见的施工形式包括以下几种:第一,草坪式,主要选择具有较强抗逆性的草本植物,并将其种植于屋顶绿化结构层,具有适用范围广、成本投入少以及重量轻等优势特征,草坪式通常适用于面积小以及屋顶承重差的园林建筑。第二,组合式,可选择植被类型较多,能够带给人们一种高低错落的视觉感受,但由于需要定期浇灌和养护,因此也会增加额外的费用和成本,需谨慎考虑。第三,花园式,可供选择造景形式较多,例如水体、建筑、小品等等,需要定期施肥和浇灌。通过屋顶绿化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净化空气,同时也有助于减缓屋面径流污染。在调节雨水方面,可对雨水资源进行净化和吸收,且美观和装饰效果也十分显著,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相适应。
(二)下沉绿地技术
在现代化园林景观中,下沉式绿地技术无需使用条石分割路面和绿地,因而更加有助于路面蓄水量的增加。正常情况下,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湿塘、生物滞留以及湿地等建设范围都比较大,因此,也就涉及到了全覆盖海绵系统,以确保雨水能够被有效的存储和吸收。
(三)生物滞留带技术
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对于海绵技术的应用还包括生物滞留带设置,生物滞留带设置主要是通过园林绿化植被和土壤调整等,来提高园林雨水净化功能,雨水再经过净化之后在对其合理配置和输送,以形成良好的降水循环系统,最大限度提高雨水应用效率。
(四)植草沟技术
在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植草沟技术的应用也有助于绿化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能对城市园林“海绵体”应用范围加以扩充。植草沟技术应用简单便捷,主要是通过建设沟渠的方式收集降水,并对雨水进行净化排放。但在对植草沟进行施工和设计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重点关注园林环境整体协调性,尤其是植草沟的区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高植草沟建设的规模化效益。除此之外,在选择绿植种类的过程中,也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例如,植物的吸水性能、植物的生长特性等等,以免由于积水过多而对植物生长造成影响。
三、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有效建议
第一,要对城市化分区域加以明确,并做好园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要结合绿网、水网以及路网等,形成一体化生态、休憩、游玩园林景观,与此同时,要根据相关建设制度,做好整治疏通工作,对生态系统以及园林系统加强修正,避免出现填湖以及填河等不当行为,使周围的水系能够得到健康的发展,而这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这样才能更好保障园林绿化工作质量,为海绵城市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第二,在构建雨水花园和湿地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所在区域的土壤情况、气候条件,功能定位等因素,对各种植物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应用,在保证植物成活率的同时,将其固土保水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第三,在构建集雨形绿地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建设区域内的地理环境以及水位等要素进行重点考虑,之后按照生态园技术要求,对分级调蓄缓排措施进行合理的应用,首先,要对分级湿塘模式进行应用,需要结合具体需求在高度较大的区域对湿塘进行建设,用于控制径流速度,然后在坡度较低的区域设置集雨绿地,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构建水景及雨水调蓄系统。其次,要对阶地式滞留模式进行建设,即结合土地的理化性质,在较高的区域对阶地式滞留设施进行设置,使雨水侵蚀作用能够被有效减弱,而在坡度较低的区域则需要对绿色植物进行种植,在提高低洼地区蓄水能力的同时,形成相应的自然景观。
第四,在海绵城市理念的引导下,必须要对城市道路以及广场的建设方案进行全面优化。在具体建设过程中,城市道路以及广场基本上都是采用透水铺装方式,目前,这一技术已逐渐开始在城市园林建设工作中普及,通过这种方式,能够确保雨水的及时渗透。就目前实际发展现状来看,该技术在建设园林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率已达到70%。此外,在生态停车场铺装方面,主要是对植草的方式进行应用,新建城市道路以及广场两侧都是根据植草沟方案对下凹式绿地进行设计,之后集中设计道路给水以及广场,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发挥出绿地的水流存储以及引导功能。
第五,强化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质量控制与管理。首先,必须要做好人员管理,具体包括工程建设管理人员、组织人员、决策人员、指挥人员以及执行人员等等,与此同时,对于这些人员,还要强化其思想教育、职业道德以及技术水平培训,以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其次,要强化施工材料控制与管理,例如,施工成品、原材料、构配件等等,在正式施工之前做好材料供应计划,明确掌握各种施工材料的数据信息,挑选资质良好的供应商,材料在正式应用之前也要做好检验,不达标材料一律禁止应用,另外,还要做好材料的存储工作。再次,强化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明确掌握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型号以及性能参数。最后,强化施工方案管理,在设计和审核施工方案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立足于实际情况,从多方面入手展开工作,以确保技术可行性,各项施工工作能够有序的开展。
第六,城市园林建设工作应本着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在建设城市园林之前,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结合城市发展需求对园林建设规划进行设计,并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为引导,确保园林雨水净化、存储以及收集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将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贯穿始终,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结合园林的水流汇集情况和地势特点进行园林汇水设计。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海绵城市技术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实践应用进行探究。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园林绿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海绵城市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中占据重要地位,通过屋顶绿化技术、生物滞留带技术、下沉绿地技术以及植草沟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城市园林整体绿化效果,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将海绵城市理念贯穿始终,以确保技术可行,最大限度提高城市园林绿化价值。
参考文献:
[1]包瀚. 海绵城市技术在园林绿化工程中的运用[J]. 现代园艺, 2020, v.43;No.399(03):118-119.
[2]孙蕾. 试探海绵城市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运用[J]. 工程技术(全文版), 2016(12):00269-00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