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楚君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10663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新能源和电力的多元化开发成为当前能源革命的大趋势。对于相关人员来说,他们应当深入了解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特点,并且通过不断地创新与探索,掌握电力系统优化控制方法和关键技术,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对于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当及时进行解决,确保新能源动力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从新能源系统概况及特点、新能源电力系统优化控制方法、新能源电力系统关键技术创新三方面进行分析和介绍。
关键词:新能源电力系统;控制方法;关键技术;探究
引言:随着全球气候的恶劣变化,再加上能源资源的不断减少,为了能够满足当前人们所需使用的能源,新能源的开发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太阳能、风能的使用有效地解决了能源耗用大的问题,然而由于当前新能源电力系统的不够完善,造成了能源转换为电能的效率较低,因此相关人员应当从当前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且结合日常的工作经验,对电力系统进行优化完善,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并且通过不断地学习与创新,提升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推动电力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一、新能源系统概况及特点
(一)高渗透率的可再生能源
当前新能源电力系统的主要特点是高渗透性,这是因为我国当前的新能源应用地区在新疆、甘肃等西北地区。未来的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发展也将集中在这些地区上,通过采取分布式策略,不断地减少大电网电能的输送,同时利用新能源电力系统,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促进可再生能源在新能源电力系统当中的应用。
(二)侧向供应的多能源互补
为了保证可再生能源在新能源电力系统当中的有效使用,需要采取相关措施促进供电网络、电源、负荷的协调与互动,促进电力系统安全高效地运行。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实现侧向供应的多能源互补。第一种是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像风能、水能、太阳能,保证获取的可再生能源能够应用到电力系统当中,同时实现多能源之间相互补充,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第二种是使用先进的电力系统控制技术,让客户能够了解到电力系统运行的实际情况,再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进行电量的定价,并对电能进行合理调整[1]。
二、新能源电力系统优化控制方法
(一)微电网控制
微电网控制技术是一种具有较好供电灵活性的技术,它通过分布式发电,更好地为本地负荷进行供电,同时也正是因为它在系统当中能提供不同的分布式电源,可以扩大供电系统的容量,有效提高可再生能源转换为电能的效率。像电动汽车利用的就是微电网控制技术,在用电高峰期时它能够源源不断地输送电能,同时它能够将电能转换为驱动电动汽车运行的机械能,促进电力系统的高效运行。
(二)双侧资源控制
从当前的电力系统来看,双侧的能源控制更适合当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要。因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用电量在不断地提高,单一的能源供给已经不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因此采用双侧的能源控制,可以解决当前人们的高用电量问题,同时也能够减少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的损耗,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保证新能源电力系统的稳定性[2]。
(二)多能源互补控制
多能源互补控制是利用煤炭和水力发电的稳定性,来调节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输送的不稳定电能,通过多能源互补,使电力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而且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煤炭储量丰富,可以使用煤炭资源对新能源电力系统进行补充,提高电力系统的利用效率。
(三)友好型控制技术
新能源系统友好型控制技术能够提供高功率输出,促进电力系统安全平稳地运行,因此相关人员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对新能源进行科学预测,对电力系统进行合理调控。根据当前新能源的发展现状,需要更复杂、优化、稳定的友好控制技术,促进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当中的应用。而且各种新能源之间的互补也将会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能源之间的互补,保证电力系统的平衡性和稳定性,推动电力行业的发展。
三、新能源电力系统关键技术创新
(一)云端智能综合控制技术
云端智能综合控制技术是当前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创新技术之一,通过将电力系统与云技术结合在一起,有效地提高了电力系统的使用效率。同时云处理也为电力系统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性,它能够实现数据的自由下载和使用,提高信息的可操作性。同时通过利用云计算,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推动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实现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3]。
(二)大数据系统技术
大数据系统技术的使用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性,通过在新能源上的应用,能够确保电力系统的协调和稳定,同时也能够实现对信息存储与分析。而且新的大数据系统技术融合了可视化技术,为新能源电力系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结束语
当前的新能源电力系统还存在不足,需要相关人员采取多种优化控制的方法,提高其利用效率。同时新能源电力系统也应当与云技术、大数据系统技术结合起来,提高电力系统的协调性和稳定性。而且还需要进行多能源之间的互补,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保证电网供电的稳定性,为用户输送更加清洁、可靠的电能,满足当前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王永科.新能源电力系统优化控制方法及关键技术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06):125-126.
[2]郭江军.新能源电力系统优化控制方法及关键技术[J].智能城市,2019,5(22):55-56.
[3]茹琦.新能源电力系统优化控制方法及关键技术[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03):51-52.
[4]曾鸣,白学祥,李源非,刘伟,程俊,杨雍琦.基于大系统理论的新能源电力系统优化控制方法及关键技术初探[J].电网技术,2016,40(12):3639-3648.
[5]樊国东,刘世林,裴俊,范保程.光火储混合发电系统的负荷频率协调优化控制[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20,32(12):134-143.
作者简介:陈楚君(1985.11.22)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广东增城)现供职单位全称及职称: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程师、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电力工程咨询评审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