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丹
海南省屯昌县向阳中心小学 海南省屯昌县 571600
摘要:随着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开始越发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加上数学的部分知识点较为抽象,难以被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应重视学生的学习心理变化,做好积极引导,为其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文章基于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现状分析了导致学生出现学习心理问题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系列优化教学办法,希望可以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学习心理
前言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得到了各中小学校的积极响应。当前社会的飞速发展,无形之中对于我国教育发展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学生开启学习生涯的重要启蒙阶段,所以对于小学教育绝对不能松懈。而小学阶段的教育中,数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思维逻辑的启蒙学科,更要重视教学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开展中应当根据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整体接受能力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心理的重要性
小学这一学龄段是学生离开父母的呵护,探寻新事物的开端。在小阶段的任课教师更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形成独立的思维观念,并勇于表达自我的不同见解。而小学数学这一学科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主要学科在数学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在脑海中开始初步构建数学理论系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掌握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形成一套具有自我独立思维的逻辑体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应当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做好积极引导工作不仅能够帮助小学生从小树立良好心态而且在今后的学习生涯中都能够起到积极地指引作用。
二、小学阶段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原因
首先导致小学阶段学生产生心理原因的问题应当考虑为家庭环境的因素。众所周知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据相关社会研究调查表明,大多数家长因为工作或者生活原因,无法陪伴孩子成长,经常由爷爷奶奶代为照顾由于缺失了家长的陪伴,导致学生在小学成长阶段或多或少的产生。自卑心理导致学习中的自暴自弃,甚至个别学生心理问题严重到破坏公共财物来引起老师或家长的注意。
(二)小学生自身原因
其次,导致小学阶段学生发生学习心理问题的另一原因是小学生本身的问题。当代小学生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家长和长辈通常过分溺爱导致学生经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和分享意识,与此同时,自身的团结协作和责任感意识相对较差。在离开父母的庇护独立走向学校进行学习时,难以融入新的团体,产生孤独、压抑等心理问题。
(三)教育方式原因
随着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得到了各级学校的积极响应,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然而不可忽视的是,由于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深远,在当下的教学局面中学习成绩仍然是判断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标准,由于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忽视了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心理负担,产生系列心理问题。
(四)社会客观原因
随着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发展成熟也在不断推动着社会向前进步。由于小学生涉世未深,并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在社会复杂的大环境下如果家长和学校忽视了对于学生心理的关注,小学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受到社会的负面影响而产生系列的心理问题。
三、结合小学阶段学生心理特点优化教学办法
(一)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版的义务教学课程指标明确指明了学生要在现实生活中认识到数学并且要让数学广泛的应用到生活当中,这样学生才能切实地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学习数学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去解决实际生活当中的数学问题,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把数学知识转化到生活当中去,可以通过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才能够真正的体会数学的价值。比如在对认识人民币这一课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想为家长分担的成长心理布置小学生周末去陪同家长购物,读懂超市里面物品价签并且对购物小票上价钱找补的信息进行掌握,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一项生活技能。例如在上三年级课堂的轴对称图形这一节课后的数学作业可以布置成动手折一折、画一画的作业用轴对称图形来进行教室的装扮活动,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运用,与此同时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美,帮助小学生更加热爱数学,更加热爱生活。
(二)和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在小学阶段的任课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教师一句鼓励的话、一个鼓舞的眼神都能够让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因此,在小学阶段的任课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在课堂上积极鼓励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在学生主动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首先应当肯定学生这一勇敢的行为,无论答案是否正确都应当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在班级中形成积极向上的班风班纪带动其他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过于活跃而犯下错误的学生,教师应当放低自己的身态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流弄清事情的原委,做好学生心理工作避免产生自卑心理,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模式
随着当前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重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是当下教育部门的重要任务。小学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启蒙阶段,更需要小学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滚珠学生的心理动态并不断引导小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当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进行充分表达和互动激发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小学生还不具备高度的自律意识,所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学生之间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够牢牢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当前新课程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力提倡让学生成为教学课堂的主体,通过动手参与、积极讨论、头脑风暴、小组PK在多样化的学习模式之下,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力,并且很好的举一反三,灵活运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当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充分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并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全面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尤超.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与学习心理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5):135-136.
[2]郭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华夏教师,2019(04):26.
[3]赵广江.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与学习心理分析[J].林区教学,2017(0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