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训力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南宵初级中学 350316
摘要:在新课标的改革要求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应更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核心素养的养成,让学生学会思考,才能学会学习,促进更好地综合发展。初中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学习内容渐多、思考层次逐渐复杂,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无法让学生很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思维能力,才能够在之后的学习中有一个更好的能力提升,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才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当下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思维能力;有效培养
语文学科,承载了汉语教学的重任,作为一门语言类的最基础的工具性学科,是学习其他科目的敲门砖,学好语文可以有效地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效率和质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接收信息和理解信息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利用语文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渐遭摒弃,教师需及时改变教学策略,方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思维,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就是提升思维素养。学生在初中阶段思维得到飞速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也是将语言和思维联系到一起的,教师需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有效培养的重要性
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有效地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去,并且都能够有所收获。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就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教师开展多样性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力,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深入地理解文章,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包含的感情,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素养。思维力水平提高了,才可以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能够举一反三,在以后面对同样类型的课文时,也能够独立的完成学习任务。如在学习苏轼的《定风波》,联系《水调歌头》《记承天寺夜游》等作品进行品读,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思考苏轼的人生遭遇,知人论世,对主旨进行辨识。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有效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
目前我国初中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于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都是以文章关键的知识点来展开教学,却忽略了学生对于文章整体的理解,学生只是学会了这一篇文章的知识,但是却无法独立地去学习其他有关文章。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极为枯燥,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极低,无法有效地培养出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师对思维能力培养的不重视
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比较注重学生的成绩提升,并不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也自然不会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这主要是因为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短时间内看不到明显的成效,导致教师对思维能力的培养不重视。而且部分教师对思维能力的理解程度不足,找不到有效的途径所以无法有效地培养出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有效培养的策略
(一)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先帮助学生学习到思维方法。思维方法有很多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广泛的通常是比喻法、联想法和分析法,教师可以将这引起方法着重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好,从而在后续的教学中培养出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因这是一篇童话,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分析法来理解文章的大意,以及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还可以通过联想法来揣摩人物内心的想法,比如皇帝和大臣心中都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会认为那是一件最好看的衣服?这些都可以有效地培养出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多样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学生有兴趣的时候就会以更高的效率进行学习。初中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都好表现,教师可以摒弃传统,在教学中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利用多媒体来将文章更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也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分小组进行课本剧表演、让学生帮忙讲课等,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更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去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否则学生就没有思考的空间,就很难有效地培养出学生的思维能力了。
如在学习《屈原》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戏剧表演,让学生进行剧本编写、排练、诵读、表演,之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点评,让每位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然后进行剧本与表演的改进,这样既激发学生的思考,又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揣摩作者在文中所包含的感情。开展这样多样性的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以学生成绩提升作为教学重点,而应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有活跃的思维能力,触类旁通,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都需要融入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要采用多样式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黄颖.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普童话,2019,000(035):P.46-46.
[2]李雪.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国际教育论坛,2020,2(11):78.
[3]杨银萍.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刍议[J].新一代:理论版,2020(3):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