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创设小学语文写作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黄崯富
[导读]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黄崯富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泉上中心学校 福建省三明市365402
        摘  要: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而就实际情况来看,仍然存在这样的现象,即大部分学生在写作中往往都会感到吃力,甚至是害怕、抵触写作,因此学生的写作质量并不高。在此情形下,小学语文写作高效课堂的创设刻不容缓。基于此,以下就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作为载体,着重分析创设高效课堂的策略,希望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高效课堂
        
        在教学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小学教学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自然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教师要想实现高效写作课堂的创设,就必须与时俱进,积极革新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努力构建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的写作课堂,促使学生更加积极、自觉地融入课堂,为写作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前提支撑。那么,在实际的小学语文写作课堂上,教师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够实现高效课堂的创设呢?具体如下。
一、引导素材积累,奠定写作基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对于小学语文写作而言,这点亦是如此。要想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就离不开良好素材的积累。对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当将学生积累意识的培养重视起来,并且加以有效引导,让学生学会积累、善于积累。如此一来,则能够做到“行云流水”、“笔下生花”。具体来说,在日常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好词好句”交流会,让学生轮流分享自己积累的优美词汇、语句,并且有针对性地记录,定期阅读、记忆,从而不断开阔自身的视野,扩充自身的素材储备量,有效避免出现“不知从何下笔”的现象[1]。例如:在教学《山雨》这一课的时候,可以明确的是,本节课所学习的是由当代散文家赵丽宏所作的抒情散文,作者通过独特的感受、神奇的联想以及清新的笔调向读者描绘了一幅精彩的山林雨景图,表达了对山雨、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因此,当完成基础教学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记录下自己喜欢或者感兴趣的经典桥段,并且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其他描写雨的作品,如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巴金的《雨》以及刘湛秋的《雨的四季》等,通过阅读,学生的视野会更加开阔,学习、积累到更多描写雨的方法和技巧,并且逐步将其内化,学会渗透到今后的写作当中,真正实现活学活用。除此以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每周抽取一节课,鼓励学生将课外阅读中积累的素材展示出来,培养学生自主搜集、整理素材的良好习惯,实现举一反三、层层延伸,为写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组织读写训练,培养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是由专家学者反复挑选、精心编制而成的,其中大多来源于名人名作,有着极为现实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可以发现的是,教材中涉及到不少具有留白的文章,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对此,教师就可以将这部分文章利用起来,组织学生开展读写训练活动,从而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续写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教师可以将文中的留白处提炼出来,鼓励学生展开大胆的联想与想象,由此展开补白训练[2]。如此一来,不仅可以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还可以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良好的提升。例如:在教学《穷人》这一课的时候,文章的结尾处写道:“‘你怎么啦?不愿意吗?你怎么啦,桑娜?’‘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教师可以将其作为着手点,设计以下任务,即:“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想象渔夫和桑娜收留两个孩子后发生的故事。”让学生就故事的结尾进行续写。通过巡视,教师发现学生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写出了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故事。其中,有位学生写道:“此时,渔夫点燃了一盏灯,两个金黄色头发的孩子正睡得香甜。‘原来你已经把这两个孩子带回来了?’渔夫问道。‘真是抱歉!没有经过你的同意,我就将这两个孩子抱了回来,你会怪我吗?’桑娜回答。‘怎么会怪你呢!你做得很棒!这两个小家伙这么可怜,我们收留他们吧,让他们有一个温暖的家’……”这样一来,不仅革新了写作教学的形式,还实现了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一举多得。
三、注重教学评价,提高写作质量
        教学评价是写作教学的重中之重,要想实现高效写作课堂的创设,就必须对教学评价予以充分重视,并且加以有效实践。这样一来,学生可以及时明确自身的长处和不足,在保持闪光点的同时改正缺点;教师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具体情况,进而结合学生的情况调整、优化教学方案,让写作教学更具针对性,从而切实强化写作教学的实效,让学生的写作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一课的之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了一篇以“父母之爱”为主题的写作。在具体写作前,教师先鼓励学生就个人的想法、见解进行表述,并且谈谈自己的理由。在此基础上,告知写作要求,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写作。当学生完成写作后,要求上交作文,由教师进行点评、指导。如:作文思想是否健康、中心是否明确、内容是否与主题相符、语句是否通顺、标点、字词运用是否得当等,指出学生的不足,并且要求学生改正[3]。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教师评价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互评、自评,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实现取长补短,使学生的写作质量“更上一层楼”。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教师需要全方位考虑学生的身心规律和认知水平,对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进行革新、优化,巧妙设计小学语文教学框架,更好地实现高效写作课堂的创设,为学生写作能力、水平的提高创造良好条件。长久地坚持这一工作,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会得到有效提升,为接下来的语文学习“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张艳芳. 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探究[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 000(015):179-179.
[2]原所臣, 王雯雯. 如何创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 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8, 000(003):136-136.
[3]张亮文. 如何打造小学语文作文高效课堂[J]. 收藏界:名师探索, 2018(9):9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