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党史教育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黄扬劭
[导读] 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创新性的渗透党史教育
        黄扬劭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高级中学,广西河池    547400
        摘要: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创新性的渗透党史教育,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中国共产党形成高度的认可感和归属感,培养学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党史教育

        党史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还可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培养出满足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积极的渗透党史教育,以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党史教育的意义
        (一)增强学生对党的认同感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语文课程学习知识,更需要向学生传授好的思想。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进行党史教育的渗透,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最先进、最科学党的思想。通过学习党的发展历史,学生对党的思想的形成了清晰的认识,强化了学生对党的思想理解,从而增强了学生对党的认同感,学生更加拥护党的领导。
        (二)培养学生努力奋斗的精神
        通过党史的学习,使得学生掌握革命先辈们的努力和付出,懂得岁月静好的来之不易。学生对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进行学习,能够让学生学习到先辈们的伟大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和献身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有激情,从而让学生树立伟大的理想抱负。中国共产党“建设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的伟大抱负,让学生在学习中更能吃苦,充分吸取、发扬党的革命精神,在学习的道路上更加努力、奋进。
        (三)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三观”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阶段,极易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尤其是在当前网络信息时代下,高中生极易受到网络上的各种腐朽思想侵蚀,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入党史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接受、了解、掌握党的先进思想,学生用党的思想武装自己,能够促进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从而更加有效的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促进高中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党史教育的策略
        (一)结合课程内容,拓展党史内容
        在高中语文课程内容中,有很多讲述我国传统思想的理论知识。我们的党与我国传统优秀的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讲解这些内容中,教师可以对内容进行延伸,实现传统优秀思想与党史学习的有效结合,让学生学习传统优秀思想的同时,还能学习党的发展历史,促进学生学习党史的效果[1]。例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这篇课文时,教师为了向学生讲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相关思想,教师可以将内容进行延伸,与我们的党史紧密结合。教师可以用我们党在建党初期的“弱”与国民党的“强”进行作比较,我们党在建党初期、建立革命根据地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在实力上都与国民党有很大的差距,就是这样的“弱”,在人民的拥护中实现抗日战争的胜利,实现祖国的统一。

我们党的发展历程,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个很好的诠释,正是我们党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并且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才能在一次次危机中获得成长,才能顺利完成“新中国的建立”。通过将古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传统思想与党史的紧密结合,让学生真正了解我们党的发展历程,让学生认识到“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依靠人民”对我们党成长、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创设党史教育情境,渲染学习党史氛围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入党史教育,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党史教学与语文学习相结合的效果。在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在课堂中被动的进行知识学习,学习主动性无法激发出来,从而影响了高中语文课堂的开展效率。例如,在学习《拿来主义》时,教师可以结合党史内容,与本节课程内容形成鲜明对比,让学生了解、掌握对外来文化、传统文化的应用技巧。这时,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党史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观看《井冈山》红色电影的方式,为学生渲染良好的党史学习氛围。在《井冈山》红色电影欣赏中,学生会学习到“农村包围城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思想。这些思想都有借鉴苏联列宁思想的方面,但是我们的党将“外来思想”与我们的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紧密结合,从而形成更加适合我们国情的指导思想,从而推动革命的发展进程。学生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掌握有关“井冈山”的革命事迹,并且还能了解革命的先进思想,并掌握正确对待“外来主义”的态度。在增强学生对《拿来主义》这篇课文学习程度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学习到许多党史知识,强化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党史教育的效果。
        (三)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实现党史与语文知识的深度融合
        在高中语文学习阶段,需要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知识水平的同时,还需要提升学生的写作、阅读、表达等语文综合能力。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文课程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提升学生的社会精力,为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奠定素材积累基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党史教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让学生在红色实践活动中,切身感受“党”的伟大发展历程,实现社会实践的素材积累,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3]。例如,在作文写作中,教师可以为学生选一个红色主题,像“国旗”“最可爱的人”等。为了让学生在写作中有情感、有内容、有经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让学生参观“党史博物馆”。在党史博物馆参观中,学生通过影片、革命遗物、照片、音乐、宣誓活动等切身体会党的伟大,切身感受革命先辈们铮铮不息的革命精神。有了亲身体验、切身体会,学生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情感更加真切,内容更丰富,让学生写出的作文有内涵、有灵魂、有内容,从而提升了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通过党史博物馆的参观学习,学生接受了党史教育,写作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实现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党史教育的教育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应渗透党史教育,丰富教学资源,拓宽教学途径,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端春, 左雪琳. 新时期提升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策略探究——兼论川东北红色文化资源的党史教育价值[J]. 新西部(中旬刊), 2020, 000(002):43,42.9.
        [2]陈艳艳. 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史教育现状及对策探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9, 000(010):P.229-230.
        [3]单博迪. 新时代党史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J]. 速读(上旬), 2019, 000(008):268-2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