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梁海燕
[导读] 自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以来
        梁海燕   
        广西北流市大里镇中心小学,广西北流     537400
        摘要:自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以来,合作学习的优势和问题也逐步表现出来,由此,下文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问题展开讨论,并在优势、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能凸显小组合作学习优势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对策

前言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简单来说就是让2个或2个以上学生一同学习的一种方式,相对于传统“单打独斗”的学习模式而言,这一学习模式具备更强的互动性和群体性,是一种既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也能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学习方式。随着小学教育改革的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身影也开始出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语文课改革注入了活力,也大大推动了我国小学教育的完善,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呢?下文就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和问题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能帮助学生自主解决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问题。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转变了以往小学语文课堂由教师单方面传递知识的问题,让原本单向传递的语文课化身为双向传递的课程,提高了小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帮助学生深化了对小学语文知识的理解。
        其次,小组合作学生能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相对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而言,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应用增加了学习小组围绕语文问题展开探究的环节,这一环节不仅能深化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也能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索、实践语文基础知识,进而实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
        在过去一段时间小学语文课小组合作学习的尝试下,笔者发现虽然这一学习模式对小学语文课带来的积极改变有目共睹,但在这一学习模式实际展开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是教师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流程与学生兴趣匹配度不够的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的效果。比如,在以往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很多学生敷衍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的情况,笔者认为造成这些情况的原因就是教师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时没有从学生角度出发所导致的。
        第二,是学习小组参与度不高的问题,参与度不高的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在这一模式语文学习中收获到的成效不同,久而久之,这一情况就会变成学生语文水平上的差距,不利于全体学生语文能力成长。比如,当小组内职责划分不清时,小组内就容易出现不利于全体学生成长的“能者多劳”问题,影响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的效果。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
(一)从学生兴趣出发,设计有针对性的小组合作学习
        兴趣作为驱使小学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只有激发了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这一合作学习模式的效果才能最大化,所以,在后续教学优化中,教师应从划分合作学习小组环节就将“人本”的思路运用其中,设计科学的小学划分方案,同时明确不同阶段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案、目标,借此指导后续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进一步展开。
以部编版小学6年级语文《草原》为例,在这一课程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时,一方面,教师应结合《新课程标准》中有关这一课程的教学要求出发,明确这一环节在培育小学生现象、联想能力方面的目标(譬如,在明确目标环节,教师可以从6年级小学生的视角出发,在开始小组合作学习前为他们展示动画片、记录片中有关“草原”的情节,以此点燃学生参与后续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确保各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在教学中的落实);另一方面,教师就可以围绕目标将学生划分为6个人的学习小组(譬如,教师在划分学生小组前,可以面向学生展开调查,让学生用一张纸将他们心目中的小组组成写下来,以此作为后续小组划分的依据,为后续学习小组更和谐的展开探究贡献一份力量),通过设计引导问题的方式帮助学习小组围绕《草原》这一课程展开探究,从中收获比较好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形成想象、联想的能力。
(二)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方案,确保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受小学生年龄水平的影响,他们在实际语文课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中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这时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性就表现了出来,正确的教师行为能确保每名学生都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同时收获相应的语文知识。由此,笔者认为在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兴趣和划分合作学习小组的基础上,教师就应该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案做出进一步优化,以此确保各个能力水平层、各种性格的学生都能参与到课程中,收获小组合作学习对他们语文学习带来的积极影响。
        以部编版小学6年级语文《故宫博物院》为例,在基于这一课程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在科学划分学习小组的同时,明确不同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的职责,以此保障各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收获小组合作学习为他们语文成绩提升带来的积极影响。比如,在划分完6人的学习小组后,教师就应该将这一学习小组中的成员根据不同的语文基础、语言表述力划分为组长、调查员、记录员、总结员、报告员以及监督员这6个岗位,让学生在这6个“岗位”职责的引导下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帮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获得语文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实现这一环节小组合作学习应用的价值所在。
结语:
        综上,科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俨然成为了当下小学语文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本文结合以往语文教学经验提出了2方面能优化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对策,希望能为教师优化这一教学模式应用效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霍丹.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 魅力中国,2020(45):226.
[2]江良英.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 考试周刊,2020(81):37-38.
[3]黄金玉.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探究[J]. 中外交流,2019,26(42):220.
[4]林绪栋. 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分析[J]. 文存阅刊,2020(42):131.
[5]翟芙蓉. 浅谈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对策[J]. 才智,2020(1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