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富罗中学,广西贺州546809
摘要:在新课改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如何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成为初中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发展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与优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需要教师充分意识到高效课堂构建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以此达到预期教育值。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路径
在推进新课改和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面临严峻考验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契机。语文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交流能力,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上述目标,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目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愈加凸显,追求高效课堂成为教师研究的重点,而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成为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一、转变教学理念
很多农村教师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形成了教学惯性,认为只需结合教学大纲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即可,这样明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影响高效课堂的构建。在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式与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1]。换言之,教师应该将课堂教学的重点转向为辅助和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惑;或者是以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依据,结合学生实际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或小组合作讨论,促使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表现,在思考和探讨中增强学习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获得思维的发散与能力的培养。
二、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有利于构建高效课堂。对此,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合理创设教学情境,即:提前做好备课准备,精心设计教学计划,以文本内容为依托,采用学生感兴趣或喜欢的方式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特别是注重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高效掌握所学知识内容,将其内化为学习能力[2]。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该课文描述的场景和内容与农村孩童的童年有相似之处,作者写作的角度与文本背景的特殊性适合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来巧妙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产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自觉参与性,从而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具体而言,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要明确教学的重点,如:通过动词的准确使用进行活动的叙述,促使学生感知“儿童应有的自由快乐生活和热爱大自然的真谛”;然后向学生讲授文中“雪地捕鸟”的场景,以此为切入点进行文中主旨的点名,便于情境的创设。要想让学生对细节性动词的使用效果有深刻体会,教师可以事先准备竹编簸箕,鼓励学生将其当成“竹筛”进行“雪地捕鸟”场景的表演,即:引导学生联想“地面上已经被厚厚的积雪所覆盖,鸟雀无处觅食”的画面,然后拿着“竹筛”演示捕鸟的动作。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积极参与其中,如台上学生对捕鸟动作进行模仿、台下学生结合文中的动词(支、撒、系等)提示台上学生;当学生完成表演后,引导学生结合演示的动作来思考这些词语的使用,对其运用的合理性展开探讨,从整体的层面把握作者如此眷念“百草园”的原因。
三、巧用信息技术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也走进农村初中语文课堂,需要教师意识到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作用,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丰富多样的教学课件,以此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当然在语文课堂教学环节运用信息技术时,教师需要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严禁盲目或过度使用信息技术,以免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3]。以《苏州园林》为例,很多农村学生受经济等方面的限制,没有条件去苏州园林,加上该课文属于说明文的范畴,致使学生在文本学习中只能一知半解,不能准确理解事物特性。对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要巧妙运用信息技术,即:结合课文内容展示PPT课件,向学生呈现与苏州园林相关的视频或动画,辅之以文字介绍,让学生整体认知苏州园林,在身临其境中感受园林之美,强化鉴赏能力和爱国情怀,优化教学效果。
四、理论联系实际
相较于城市学校,农村初中也并非大家心中所想的“一无是处”,有很多资源等待师生去发掘、去利用,所以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农村的各种教学资源,以此提高教学效果,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学以致用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本质,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有机结合实践与教学理论,引导学生实践操作、亲身参与,多角度思考、揣摩和分析,实现语文教学的独立性和开放性。以《济南的冬天》为例,在课文的讲授环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主动走进自己家乡的冬天,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亲身感受,对济南冬天与家乡冬天的异同之处进行深刻体会,更好地解读文本,知晓作者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而提高课堂有效性。
五、加强评价总结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必须要充分利用有效的课堂时间,积极引导学生,并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潜力加以了解与挖掘,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加以总结和评价,鼓励表现欠佳的学生,奖励表现活跃的学生,进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激情[4]。比如:部分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愿,学习针对性不强,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从心理的层面辅导或引导学生,对学生的内心想法加以了解,主动倾听学生的心声,逐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当然教师也要善于总结和反思教学工作,及时反省、妥善处理课堂构建环节发生的问题,以此保证课堂的精彩及高效。
结束语:
总之,高效课堂的构建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师一直追求的目标,需要立足实际,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创设教学情境、巧用信息技术、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评价总结等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海林.浅谈农村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建设策略[J].考试周刊,2020,(A2):39-40.
[2]陆永迎.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外交流,2019,26(29):180-181.
[3]王潇芸.构建农村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5):152.
[4]张双平.农村初中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J].新课程·中旬,2019,(7):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