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平
五河县东刘集镇小吴小学
摘要: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也一直作为我国中高考的必考科目可见其重要性。小学语文教学处于孩子教育启蒙阶段,对今后孩子语文更深层次学习打着一个坚实的基础,这也将作为孩子今后不管是语文还是其他科目又或是个人文化素养提升的一个支撑基点。而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开展好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语文学科成绩及整体文化素养起着关键作用。但语文学科涉及范围广泛,阅读学习不能只局限于课本,阅读方式也不会千篇一律,因此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鼓励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式进行阅读,并对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行为予以肯定。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个性化阅读
一、引言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自主性阅读。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的就是让阅读逐渐变成学生自己的事,而不是带着学生用自己方式去阅读理解一篇文章。文章的内涵意义应该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建构起来的,教师的职责,就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情绪化的“场所”,让学生在面对文章的过程中,可以主动、专注、兴趣盎然地去读。只有学生的自主性越强,积极性越高,其所获就越多。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实践的机会是阅读成为学生个性化行为的重要保证。因此,本文将主要针对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教师应该如何明确个性化阅读的方向与引导方式,还有小学语文如何实践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1.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改进深入,现如今我国已经以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文化素养为教学目标。而语文学科更是与此息息相关,语文的教学不仅仅只是语文素养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受挫能力,让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可以适应社会,可以成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一个没有个性、没有特点的人,他的创新性、创造力以及可能性都是匮乏的。柏拉图曾经说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孩子在小学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很大部分决定了他今后的学习方式,以及初始人格的塑造。“基于学生发展,关心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是新课程教学的核心理念,它充盈着包容与人文和自主,学生在阅读中采用个性阅读,才能用心去体会,才能与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长此以往,才能具备独立思考、全方位考虑事情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实现了我们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所以个性化阅读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有着很大的必要性。
2.教师应该如何明确个性化阅读的方向与引导方式
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常会思考,怎样才能进行有效的个性化阅读?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理解差异,这是好现象,可对于学生理解存在误差的地方,又该怎样指出并纠正?追根究源,我们的语文教材来源于生活,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差异、理解能力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以多元的阅读目标方式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时结合实际生活并以此为基础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理解以及思维活动对文章进行阅读的在创造,并鼓励他们大胆的说出来,再用多元的评价。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予以肯定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此便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新课标的修改稿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是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不能正确理解辩证把握个性化阅读的内涵及实施方向,以致出现了些许偏差。自由学习不等于自由选择,虽然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但老师还是应该处于主导地位。应该根据教学目标、文章内容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在重点学习段落进行思维延展,而绝非一味地注重学生体验本末倒置,这样才能避免学生理解误差。而对于本身就存在理解误差的学习,不应一口否定他的想法,应进行耐心的讲解,引导激发学生试着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进行思考。
3.小学语文如何实践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小学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基础,要想建设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从小发展,从小培养好的学习习惯,这将对儿童的健康发展起着重大作用并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语文是学习知识,培养人逻辑思维的基本手段。语文的有效学习,就是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因此小学语文如何实践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就尤为值得探究研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顾及每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应以学生的自主阅读理解叙述为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如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对重点学习段落进行阅读理解,然后分小组讨论研究人物性格以及文章中心思想。再然后各小组互相进行汇总补充,集思广益。课堂上,三尺讲台上只有一个老师,说可以照顾到每个人的学习程度那是不太可能的。因此检验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实践成果是每一个老师都不得忽视的事情。可以每节课临近结束之时安排每个学生根据自己今日的学习随意写一些自己从中学到的东西以及透过文章想到了什么事情什么话。不要求多少,可以是一句话,可以是一个成语,重要的是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印象的加深,让老师关注到每位学生的学习境况;课下可以适当的要求学生读书看报,增加知识面。但这不是没有目的性的随意阅读,学生应在老师的引导下阅读对自己多有裨益的书籍,并在阅读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读书笔记和好词好句积累。拓展学生视野,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然后每月在班里向同学推荐一本书在进行评比鼓励。小学语文课堂的个性化阅读实践困难总比办法多,只要老师多以学生本身为出发点,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为基准便能在语文教学上有一个质的飞跃和成果。
总结:我认为个性化阅读就像王梓坤说的:“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观花,所获甚微”。有效学习应该从小学抓起,而学生好的学习习惯,个人素养的提升都应该注重语文的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并扩展自己个性特点,只有一个具有自主学习的孩子未来才有更多的可能性和可造性。
参考文献
[1]邢素芳. 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J]. 中小学电教:下, 2012, 000(005):P.56-56.
[2]陆淼.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数理化学习(高中版) 10(2013):58-58.
[3]钟雪英. 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学科教学[J]. 考试周刊, 2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