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颜达珍
[导读] 语文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

        颜达珍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平吉镇中心小学 广西钦州535018
        摘要:语文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尤其是小学语文课。换句话说,它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在小学语文课上,老师使用的语言、老师的教学情况、老师的语言习惯等,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不仅要流畅,要准确表达,还要使教师的语言生动、具体、丰富多彩。小学语文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利用语中传情达意生动、委婉、含蓄、启迪。它充满了韵律和变化。简洁、准确、规范、清晰,严密具有逻辑性和科学性,具有创新性,并具有情境语言变化之美,从而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语言艺术
        小学的课堂语言形式多样,它包括老师的口头语言,肢体语言,还包括语态和神情[1]。可以说,老师的一举一动,在课堂上任何的言谈举止都可以被看作是课堂语言。由于老师说话的习惯不同,讲课的风格不同,就会带来不同课堂体验。有的老师语言枯燥无味,且语音语调比较平缓,上课的方式也是照本宣科,就会导致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高。有的老师上课风趣幽默,轻松活泼,富有亲和力,声音优美,语调抑扬顿挫,引人入胜,给学生一种视听享受,这就是语言艺术的魅力,但真正能够运用好语言艺术的老师很少。因此,要不断加强老师自己的语言水平,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的教学现状
        现阶段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好坏,跟老师的语言表达有一定的关系,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方面。有些语文老师的语言表达的确存在问题,需要我们不断的纠正,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2]。
        首先,语文老师在课堂的口头语较多,有很多的语气词,比如说:“嗯。这个”,老师还会频繁的使用:“那么接下来,……;我们都明白……”在提问完学生之后,对学生表扬的语句过于简单,“嗯,回答的很好;真棒,值得表扬”学生听的多了也会觉得很枯燥。还有些老师喜欢重复一句话,每次都说很多遍,这偶尔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其次,老师在上课期间的语速不一,尤其是新教师,他们的语速往往会过快,一是克服新教师在讲授新课时的恐惧和担心,一方面希望通过快语速来刺激、提醒学生紧跟课堂节奏。还有一些语文老师在阐述一个难点时,容易进行现场思考,缺乏深度备课,拖沓课堂时间。还有一部分语文老师的普通话发音不标准,语言表述不清,比如出现吞音现象,导致说话不清,让学生在课堂上听起来很困难,难以保证语文课堂的高质量。
        再者,老师的讲课方式过于沉闷,尤其是老教师,很容易出现满堂灌的现象,老师不辞辛苦的在讲台一遍一遍的讲,学生在下面听的也是一头雾水,慢慢会磨灭掉学生学习语文的耐心,学生也会失去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导致课堂气氛不活跃,课堂参与度不高,最终甚至难以实现最基本的语文教学目标。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性的有效措施
(一)语言表述要清晰,简洁
        语文的教学也是复杂的,要求老师要做好充足的备课。

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门的讲授,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还有讲的全面,确实对老师的语言基本功是个考验。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使课堂教学语言简洁、准确要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和讲授教学内容。只有教学语言通俗易懂,学生才能理解。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使用标准普通话。而且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必须在语音、语法、词汇上
词汇、修辞等方面符合词义、规范、清晰。具有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发音准确,发音清晰很清楚。不要使用过多的口语,让课堂的表述变得很邋遢,也会影响句子的连贯性,影响学生的课堂听课效果。
(二)教师的语言要具有趣味性
        小学语文课堂上,老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年龄和性格特点,选择不同风格的教师用语,要让教师用语显的更加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受到教师的言语感染,从而促进学生快乐学习,促进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发展。小学生年龄较小,对身边一切事物都具有好奇心,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弱,老师要选择浅显易懂的词汇,让学生在思想上、认知上都可以接受。同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的言语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语言表述的时候情感要恰当,严慈并济,这让学生从内心喜欢上语文课,可以成功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打好学习语文的基础。
        例如,语文老师在讲解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红马的故事》这一节课时,老师可以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调,生动的给学生朗读文章,以“为什么马是红色的?”这个问题为切入点,通过老师用幽默的语气,给学生创设画画的情境,让学生边听故事边听读文章,有利于学生掌握文章的基本大意和文章中的生字词,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师课堂语言要生动化、形象化
        语言是一门艺术,有时像一杯清香的茶,有时也像一杯浓醇的酒。给人一种春风拂过的画面感[3]。小学生这个年龄段,他们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发展阶段,对事物的存在较为敏感。因此要提高教学语言的形象性与生动性,要让课堂变的更加真实,有画面感,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给学生留有遐想的空间。在以往的语文课堂上,老师所采用的课堂语言较为生硬,导入部分也比较单调,比如:“好,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课……”这样的教学方式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也以呆板的状态来听课,形成一种单一的课堂循环链:“听课—记笔记—听课”,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一节课下来,学生甚至还会感觉到疲惫,会认为语文课很枯燥无味。因此,老师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方式来调动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这几课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跟随老师的语言和音乐,想象出一副生机盎然的春天美景图,让学生感受微风徐徐、春暖花香四溢的公园,路上三两漫步在樱花步道的行人。通过言语的描述,和音乐的熏陶,调动学生的想象心理,促进学生走进春天的世界,从而更好的理解文章。
三、结语
        总之,作为一名语文老师,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来丰富自己课堂语言的艺术性,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从而爱上语文课堂。通过教师标准、简洁、生动、有趣的课堂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莺. 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9(02):69-73.
[2]张宏伟. 关于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思考[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读写双赢),2019(07):34.
[3]徐丽. 绽放语言魅力之花  打造语文高效课堂——试论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J]. 新课程,2020(01):168-1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