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庆增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钟山县清塘镇大同完小,广西贺州 542617
摘 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在新课改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受到了更加广泛的重视,为了更好地迎合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广大教师积极革新、优化阅读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其中,群文阅读作为一种相对新颖的阅读形式,在各方面都体现了其对阅读教学效果优化的作用,因而受到了一些教师的青睐。基于此,以下主要就基于新部编版教材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展开探究,希望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群文阅读
简单地说,群文阅读实际上就是在短时间内,围绕某个议题,组织学生阅读多文本的一种阅读方法。与常规的单篇阅读相比,它可以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在议题的驱使下,主动阅读、探究,这不但能够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还切实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可见,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够准确地找出新部编版教材与群文阅读之间的契合点,达成高质量阅读课堂构建这一目标呢?具体如下。
一、选择议题,做好铺垫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组织群文阅读,主要是教师为学生精心设定议题,接着师生结合议题展开多文本的阅读,引领学生在阅读的前提下探究、感知文本。具体来说,在群文阅读中,教师需要根据议题来排列文本的组合,契合且新鲜的议题可以较好地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群文阅读之中,进而取得事半功倍之效。可见,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上的实践应用,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合理选择议题,确保议题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要。需要说明的是,之所以开展群文阅读活动,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进一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而小学生尚处于成长发展的初始阶段,缺乏一定的知识、阅历,在阅读过程中通常只对寓言或记叙文感兴趣,如若教师将群文阅读局限在这两类文章上,那么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群文阅读的效果[1]。例如:在新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内容,教师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设定议题,如就“写景抒情”来说,教材中的《白鹭》《落花生》《桂花雨》以及《珍珠鸟》等都可以整合起来,带领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实际上,上册语文教材中大多数文本的议题都可以定为“写景抒情”,文中大部分都是景色描写,但是作者却将个人的思想、情感融入景色当中,正可谓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总体而言,新课标十分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需要以新课标为指导,精心挑选议题,为学生高效群文阅读做好铺垫,最终推动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二、循序渐进,有序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改变了以往仅关注精读的教学方式,学生的阅读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一定的提高。群文阅读花费的时间较短,但却有着较大的操作难度,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掌控能力,确保群文阅读稳步开展。具体来说,在群文阅读中,教师并非在课堂伊始就告知学生议题,而是循序渐进、由浅至深地引申出议题,使学生在有初步感知的前提下展开群文阅读,进而保障群文阅读的有效性。例如:在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涉及到两首现代诗,分别为《秋晚的江上》《花牛歌》,在正式教学时,教师并未直接指明议题,而是先抽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这两首诗,并在阅读的同时感悟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特点与优美的语言[2]。当结束上述环节后,教师抛出引导性的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文人学者是如何描写景色的吗?”由此引入写景类古诗的阅读之中。这样一来,群文阅读的议题就显而易见了,即“古代和现代写景诗的比对”,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古代诗与现代诗的特色。可以发现的是,如若教师在一开始就告知学生该议题,那么教师就由引导者变成了主人公,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对此,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活动时,需要有序地引申出议题,这样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群文阅读的主人。
三、引导比对,加深理解
与单篇阅读不同的是,群文阅读强调将相似的文本进行有机融合,带领学生比对、分析,在多篇阅读中感受文本的主旨和内涵,进而在加深学生文本把握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提升。对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学会在对比、分析中深化对不同文本的感悟,进而获得更加理想的阅读效果[3]。例如:在新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第四单元中,涉及到的都是神话类文本,分别是《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以及《女娲补天》,可以发现的是,《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女娲补天》都是中国神话,《普罗米修斯》则是西方神话。对此,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前提下,比较中西方神话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在教师的辅助下,学生可以较好地感知中西方神话的异同,体会到不同文化背景下文学作品的差异。通过这样的方式实施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文本分析、探究的行列,更为关键的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分析文本的异同,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刻的阅读体验,进而更加喜欢群文阅读。
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在新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更好地改善阅读教学中的问题,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就有必要对阅读教学的方法进行完善、健全,由此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优良的阅读环境。而就群文阅读来说,正能够为这项工作提供良好的契机,作为新时期的教学工作者,需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且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将群文阅读渗透到小学语文课堂上,进而更好地完成新课标所指出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倡议,为学生后续学习创造更多的可能。
参考文献:
[1]项小燕.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8, 000(003):62-63.
[2]王瑞玲. 解析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J]. 小学生作文辅导(三四年级版), 2019, 000(006):23-23.
[3]唐惠文. 浅析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问题及改进策略[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 No.717(12):263-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