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芳
四川省旺苍中学 628200
摘要: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经历千年的洗礼。语文作为语言和文字的载体,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文化的灵魂所在,也是我们感受文化魅力的基本途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快餐文化也随之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使得青少年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语文教学作为青少年接触传统文化的基础途径,在弘扬传统文化的道路上有着不可泯灭的功效。因此如何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是现阶段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首要关注点。
关键词:高中语文;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引言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对国民思想教育及国家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经济全球化发展使全球文化交融、碰撞趋势强烈,要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弘扬,就应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和理念,加深学生的传统文化情节。文章就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展开分析,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继承和弘扬。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教学现状分析
(一)重视程度不足,收获甚微
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如政治文化、经济文化、军事文化、建筑文化、医药文化、民俗文化、影视文化、酒文化等。如此丰富的传统文化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眼界,帮助他们获得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和情感,并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跟考试相关的内容,只想着如何提高学生成绩,而忽略了传统文化的渗透。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了老师传授的知识,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对传统文化缺少兴趣,自然就无法提高文化素养。因而传承和理解传统文化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二)传统文化经典教学层次与水平不高
教师在进行传统文化经典篇目讲授时,常常停留在简单的诵读等层次,对涉及经典篇目文化背景、文学常识、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历史大背景,以及对经典篇目的深度解读不够,常常使得学生的理解不够深刻,学习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传统文化经典因其自身特点,历史韵味深厚,又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与现当代学生的生活、学习等隔代感较强,学生常常表现出学习兴趣不浓,觉得古典文学晦涩难懂,这些也影响着传统文化经典篇目教学。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要喜爱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在教授传统文化过程中,需要将其富含的精神内涵和思想内核传递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自身具备对传统文化的热情,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教师自身是在不断对传统文化进行思考和发扬的,这样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作为备受学生尊重的人,其言行甚至可以影响学生一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不断思索传统文化当中的人文精神,并将其提炼成为一个较为系统的认知体系,这样在教学过程当中才能够融会贯通,真正实现传统文化渗透进语文教学中来,而且通过个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感悟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扬。
(二)教师要结合课堂内外,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传统文化并非只能通过课堂进行学习,也并非只有教师可以进行传授。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是需要课堂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家庭对于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也有着重要的帮助。如果教师没有联合家庭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则可能会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所以教师一方面需要提升自身的传统文化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需要主动寻求家庭的积极配合,将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入学生学习与生活当中,这样对于学生的成长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此外,学生在经历多重场合的传统文化熏陶的过程中,也会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愿意主动进行思考,探寻传统文化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对于学生开阔眼界、发散思维有着积极作用。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
高中时期的教育对学生提出了深入理解与掌握各种类型语文知识的要求,与此同时还要求学生对其进行详细的归纳总结,并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模式上应该不断创新。例如,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讲解高中语文知识,特别是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不断调动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此外,还需要将传统文化知识不断融入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陈情表》时,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多媒体途径来播放名家录音,以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对文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充分感受到李密在尽忠君主和照顾祖母间的难处,体会其复杂的情感,从而深刻理解忠和孝等传统文化内容对于人们的重要影响和价值。所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主动性与自信心,还可以有效提升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强化语文思辨表达,加深学生传统文化情结
开展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育人,现代教育理念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人文理念,通过人文理念的熏陶,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新时期,将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实践,更要注重两个方面的强化。一方面,要在表达中学会思辨,使得学生理解到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另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还应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验传统文化,以此来加深学生的传统文化情结。语文教学实践中,开展研究性活动、考察活动等,实现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通过对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的重要性展开深入研究,并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学现状,然后阐述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学误区,最后总结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融入的有效策略,即不断强化高中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力度;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细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做好课外拓展等,旨在有效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参考文献
[1]郑洪群.让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J].中小学教学研究,20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