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实践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黄志方
[导读] 追求高效教育是教育的本质,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黄志方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李家中心小学,福建省 三明市 365300

        摘要:追求高效教育是教育的本质,也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教育实现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直以来,课堂都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高效的教学模式使孩子们可以从学习中学习,从试验中学习,从探索中学习,从参与中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
        前言:课堂教学是师生活动的中心环节和基本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和提高各种技能的主要途径。 当今的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仍然存在教师难以教,学生难以学习且质量低下的问题。 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已成为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核心课题之一。
一、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如下:第一,上课前老师的准备不足,课堂教学是盲目的。第二,在新课前盲目地展示学习目标,淡化了情况的创造,整个教学机制乏味,不够生动,没有吸引力。第三,老师讲得太多,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太少,学生无法完成课堂作业。第四,教师更注重自己的教学,而不是学生的学习。学习方法是单一的,自学仅仅是形式。第五,老师对学生的关注范围太窄,贫穷的学生容易被忽视,导致学生之间的严重两极分化,等等。这些问题很难保证教室的教学效率。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机械模仿,系统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缺乏思维和创新能力,难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抑制了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整体发展空洞。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改变现有缺乏活力的刚性课堂教学模式。
因此,建设一个高质量,高效的课堂是每位数学老师应思考和探索的主要课题。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每个程序操作的适当性,并在容量,时间和控制方面照顾教室。学生不再是被动和被动知识的接受者,而不再是编程的机器,而应该是主动和主动的知识探索者和教室的主人。在新课程标准的概念下,学生必须突出,并且必须将教室的时间,空间和学习过程归还给学生。课堂教学不再是“海浪之声”。教师应该是教室By的组织者,负责人和参与者。评估数学课是否有效,取决于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认知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各种能力。
二、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
(一)创设情境
        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会创造出与学生现有知识和经验相适应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并使学生迅速沉浸在他们能够做到的情况下。停止并独立探索。为成功打下良好基础。问题的情况应该放在学生可以跳起的“最近发展区”,以便学生可以跳起并主动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摘水果”。问题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并符合他们的思维和学习习惯。该问题应该明确并且有针对性。数学问题情境的创建已成为新教学模型的重要功能,因为问题情境是数学“问题解决”的起点。为了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和新鲜感,教师必须创造环境。但是,创建情境不应是武断而正式的。只有根据数学问题的性质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创造出有利于激活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从而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教学质量。例如,精心设计问题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以培训为主体,以发展为中心,与师生互动”构建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对老师设计的问题的刻苦探索,在学习活动中,认真思考,真诚地交流,时而困惑,时而快乐,在情感经历的起伏中,自主地完成知识的建构。
(二)自主探究
?? 关注问题本身,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独立探索,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器官和思维器官,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验和体验知识形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展现学科的个性,创造力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学生发现,提问和创新的重要纽带,也是该学科参与教学的重要基础。我们相信,没有受试者的自由和独立查询,就不会有受试者参与教学。因此,教师应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大师,让学生阅读有关问题的书,独立学习,学习知识,提出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应进行检查并给予个人指导,而不要自己做任何事情。自主探索应该使学生有目的性,并专注于培养他们良好的动手习惯;在探索过程中,他们应善于引发学生之间的纠纷,并激发他们的思想火花;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价值情感。在探索之后,要求学生将他们的语言数学化,让学生使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探索的过程和得出的结论。
(三)合作交流
??在学生的自我思考的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在同一张桌子上一起工作,分组讨论,与全班沟通可以达到相互启发,相互补偿,相互质疑,相互竞争的目的。这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多维互动的重要环节。师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有助于充分展示思维过程并揭示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身体能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积极建构知识,这有助于思维的碰撞,灵感的启发,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三角形中线”课程的合作与交流中,作者要求学生展示切割和拼写的结果,并解释切割方法,拼写方法及其原理。学生争先恐后地陈述自己的意见,并不时评估其他人的意见。这样,学生们互相质疑和启发,为课堂教学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创新教与学方式
        牢固树立“学习型教育”的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领导作用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处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独立性和合作性,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独立的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优化教育策略,适当灵活地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供密集,简洁,及时的反馈,有效的管理和有效的教育活动。老师也要坚持反思与参与研究教材内容,养成自觉地回顾和反思自己的教学习惯,不断总结和完善形成成功的经验,以及改进教学研究效率低下的习惯,查找有针对性的或效率低下的问题,并提高教学技能,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在整合现有工作的基础上,在不同学科,阶段和课程中进行广泛的课堂观察,演示和研讨会。组织骨干教师上课和示范课,开展全体员工高效课堂教学评估,青年教师精品课程等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化,坚持开展优质的校本研究,培训活动和微型项目研究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加强教育过程管理,教师主动改变与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结:
        通过对数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探讨,丰富和发展数学教学理论,更好地提高教学实践水平。 同时,我们要努力实现数学教学模式的多样化,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朱雪姣.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实践分析——以“倍数与因数”一课为例[J].新课程,2020(25):141.
[2]王安碧.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科普童话,2020(14):139.
[3]陈通.浅析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174.
[4][邓仲琼.小学数学探究式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研究——以“统计与概率”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20(15):137-1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