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木桂
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下傅小学,福建省 漳州市 363500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能够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新课改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有效的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呢?这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新的挑战。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提高课堂的效率一直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追求,面对低年级学生的数学教学存在一定的挑战性,数学的一门十分严谨的学科,它是由很多数字、公式、算法等等组成的,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数学还是比较晦涩难懂的。所以,只有培养出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才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积极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以学生发展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讲已经接触了很多的电子产品,甚至有些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手机、ipad等等智能电子设备。所以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方面就要以学生的偏好为导向,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重新构建,以往的教学主要是以教材为主,教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的模式,而现在可以采用信息化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在线学习,或者可以采取答题奖励的方式推动学生去了解数学、爱上数学,以达到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的目的。当今,数学教学不仅仅就是传授书本上的知识,学生不爱听课可能就是学生在二年级假期的时候就已经进行了超前学习,那么到了三年级的时候那些书本上的课程他已经听过一遍了,所以在课堂上提不起兴趣继续听课。针对现在学生超前学习的这种情况教师在课程的准备上就应该拓展学科的深度宽度,就是拓展学科的内容,从简单的教会一个公式一个算法到教会学生一种数学思维[1]。只有构建这样新的教学体系,才能够更加吸引学生在课堂上更加专注更加有学习兴趣。
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但是教育并不是让学生围着老师转。苏格拉底有一个著名的提问法,他在课堂上并不直接为学生提供答案,而是提出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而且即便回答错了也不直接纠正,而是继续提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最终靠自己找出答案。三年级的学生,心智的发展不够成熟,所以需要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才能够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在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的时候,就是培养数学思维的最好机会,也是培养兴趣的最好时机,所以课程的设置一定要以学生的发展导向为主体,将过去学生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在课堂上主动深入学习,从而深化课堂学习效果。
二、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
教学情境创设已经成为现在小学课堂的主要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能够增添学习氛围感,让学生快速融入学习环境中,养成好的学习习惯[2]。
例如在小学生刚刚接触数学的时候,十以内的加减乘除,教师可以以情景剧的方式让学生把这个题目表现出来,找一些学生演商户一些学生演客人,可以用生活中的材料如鸡蛋或是饮料做道具,通过情景剧中的一买一卖,让学生实际的感受到在情境下学习数学的快乐,寓教于乐,不仅能够让知识变得更好的理解,还能够让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是数学核心素养得以培养的重要基础也是途径之一,在情境之中展开教学能够拉近理论知识和实践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场景。
教材是我们展开教学的重要载体,但是教材是静止的,让小学生去学习一种静态的文字与数字,可能学生会很快的失去兴趣,不如换一种方式能够让文字和数字更加立体生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枯燥的文字和数字做成图片和动画,用更吸引人的方式将数学以一种活泼的形式展现出来。很所数据显示,多样化教学对于学生的深度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需要一改单一化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高的重要方式[3]。
三、打好学习基础,促进深度学习
现在超前学习的概念在每一个家长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很多学生会进行超前学习,但是笔者认为超前教育的概念也是一把双刃剑,尤其是对于这种低年级的学生来讲,因为年纪比较小理解能力也比较差,让他们提前学习的弊端就是新知识学会了,旧知识却忘了。“万丈高楼平地起”,不停的让学生超前教育掌握更多的知识而不注重基础的夯实,最终是无法形成稳定的地基的。想要提高课堂效率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
反复学习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需要引导学生去复习[4]。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数学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了,学生不是刚刚接触数学,所以大部分的学生已经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数学,在这个阶段很多学生可能会对数学有些排斥,觉得数学有一定的难度,想要提高课堂效率,只让一两个学生或者一部分学生听懂是不行的,班级是一个整体,只有所有的学生都听懂了、学会了,这个课堂才算是一个效率很高的课堂,所以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一定是深化基础,只有学生全都掌握了数学的思维方式并且能够灵活运用才能在后期的教学上提高速度和效率。而打好基础的前几就是反复的练习,上文提到,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令学生可以掌握一种数学思维,所以,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教材,但是不拘泥于教材,要深挖教材,要突破教材本身所呈现给我们的这些符号化语言,挖掘出这些数学符号所承载的数学思想。
四、结论
综上所述,想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对于教师来讲不仅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水平和整体素质,还需要积极地做课前的准备,仔细备课,严谨的设计课堂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身的自主探索的能力,培养学习兴趣,能够深刻意识到学习数学这门课的意义,做到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 宋喜.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J]. 环球慈善, 2020, 000(001):P.1-1.
[2] 王耀静. 关于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J]. 天津教育(下半月), 2018, 000(011):247,249.
[3] 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J]. 读天下(综合), 2019(29):0019-0019.
[4] 陈邦强. 翻转课堂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几点思考[J]. 人生十六七, 2017(12X):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