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视角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廖善涌
[导读] 在日益富强的现代社会环境下,数学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廖善涌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福建省 三明市 365400
        摘要:在日益富强的现代社会环境下,数学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但是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却相距甚远。为此,新课程改革浪潮涌进,数学课程提出了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向,引起了数学教师普遍的重视。因而,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刻的研究,提出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在实际的教学中,联系生活情景是教师教学的敲门砖、引路石,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数学的奥秘,所以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能够显著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
一、合理使用数学教材,引入生活材料
        剖析我们的日常实际生活,我们可以发现生活离不开数学,各种各样的数学元素以各种形式充斥在我们的身边,所以数学的生活化是促进数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小学生作为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关键启蒙期,所以对小学数学施行生活化教学能够更好的促进小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首先,教师自身要对小学数学生活化的重要性做到全面的理解和重视,要将小学教材合理的应用起来,将小学教材内容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紧密相连,从而站在小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出发,科学制定教学计划。与此同时,教师为了能够更加深度的掌握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向,要增强与小学生的交流互动,进而发现小学生日常生活的常见事物,进而将数学知识相互融合,全面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在于让学生能够利用百分数来灵活计算,所以教师可以积极引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购物”与课本内容相互融合,让学生们想象在商场购物时,会遇到各种的打折促销,例如某件衣服八折销售,原价是200元,那么打完折会是多少钱。通过这样与实际问题相互串联的教学方式,让数学更加趋于生活化,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缓解学生一定的学习压力,进而大大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1]。
二、重视生活化教学应用,转变教学方式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的推进更新下,为了能够更好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进行开放性课堂的教学研究,从而转化自身的教学方式。在开放课堂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不同的知识点来应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而使得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互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和探索能力的提升。此外,教师也可以在生活化相融合的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将生活化教学效果进行升华。例如,在进行《角的认知》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寻找生活中所遇见的各种角,再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分类,分类依据自主划分。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数学知识同生活元素相互挂钩,再利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法,将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教师再抓住这样积极的节点,利用多媒体将生活中的角和数学中的角相互变化表示,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概念,教师再对比进行理论概念性质的灌输,更加深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提高生活化教学效率,积极创设情境
        对于学生来说,为了能够更好的创设生活化教学,教师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在引入创设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参与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人文素养的强化创造良好的条件。例如在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引入创设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适当的引入游戏教学思想,让学生在参与游戏情境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切实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下一个阶段对小学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辅助。具体来说,教师在重点讲解“面积单位”时,可以让学生们来自己动手制作,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圆,学生们就会想到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再裁剪下来,通过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更加深化了学生们对面积的记忆。而后,教师再让学生利用所学计算方法来对计算自己制作的圆的面积。这样一系列的活动完成后,教师再让学生们思考“太阳”的面积。因为太阳遥不可及,真实很难计算出来,这样引发了学生的疑惑,教师再结合科学研究向学生们科普,太阳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09.3倍,约为695 000千米;表面积约是地球表面积的12000倍,约是6×10 12(次方)平方千米,即6万亿平方千米。通过这两个“圆”之间的面积对比,就可以启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不同点除了面积结果,其面积单位也很有大区别。教师在此时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向学生们陈述不同物体按照其大小,其应用单位也是不同的,但是可以通过换算公式将其统一一个单位。在这样的互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联想能力,进而深刻的让学生们掌握了实质的学习内容[2]。
四、建立测评机制
        一般来讲,评价机制的确立能够更好的促进进步。在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模式下,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学生,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个人发展从而制定具有针对性发展性的评价机制。所以。教师要完全的摒弃过去老旧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观察,进而得出更加科学严谨准确的评价。在实际的小学数学生活化的实际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技术能力同知识理论的有机融合,所以,教师在建立评价机制要对实践和理论两方面给与充分的重视,要站在这两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平衡两个方向,不偏不倚,科学发展。同时,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也要特别注重学生发展性过程,避免因为阶段性表现的局限性对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评价机制的生活化日常化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五年级数学《位置》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组织一次大换座,教师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每个同学的座位,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再结合所学的知识,自己寻找座位,通过这压根的方式,学生能够不知不觉中就检验了自身的数学学习水平,进而及时的查缺补漏[3]。
结语:
        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小学数学的生活化,首先要将小学教材合理的应用起来,将小学教材内容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紧密相连,从而站在小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出发,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其次,教师也可以在生活化相融合的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将生活化教学效果进行升华。此外,教师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在引入创设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参与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最后,促进学生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唐国林. 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讨[J]. 新校园:中旬刊, 2017(5).
[2] 蔡凌峰. 新课改理念下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J]. 小学科学:教师, 2020(4):44-44.
[3] 张玲. 新课程环境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讨[J].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 20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