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探讨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李艳华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核心素养”这一理念被提出,
        李艳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新棠镇屯王小学,广西钦州5350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核心素养”这一理念被提出,这个观念是最基础的教育理念,它具有发展性。教师引导学生形成核心素养是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以及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小学数学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的认知发展,使得学生能够形成自我探究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谈一谈自己浅陋的看法和一些可行性措施措施。
        【关键字】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育改革
        核心素养的理念是将教育方针投入到具体的实践中间去,它对于教育的要求的具体的、可实施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理解数学知识,站在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提升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养成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是为了学生能够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过程。它是学生教育的核心,逐步引导学生立足于都会的关键能力的形成。所以数学教师将核心素养的教学纳入到教学计划中是刻不容缓的。
一、目前数学核心素养教育现状
        (一)传统的教学观念
        如今教师行业有极多数的老教师,他们确实经验丰富,但是在教学方式上,难免会有一些传统,他们的教学思维 可能还停留在之前的学习是以考试为主的思维,不少教师会直接将自己地解题方式直接灌输给学生,只重视学生对于课本知识地学习,从而忽略了学生地自主思考,阻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地发展。教师的单方面灌输,使得学习失去了趣味性,小学生地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无法提高。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
        题海战术是很多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认为只有多年练习才会做题。小学生一遍又一遍的做着类似的题,用着近乎一样的解题思维,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未得到提高,使得很多学生成为了“做题机器”,没有自己对问题的思考与见解。课本知识的局限性也是阻碍思维拓展的一个方面之一,教师对于课程的讲解脱离了实际,就会导致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
(三)教师经验的不足
        要说资深教师缺乏的是创新意识和观念的更新,那么年轻教师缺乏的就是他们资深教师最有用的经验,尽管他们对教学的相关理论可以做到耳熟能详的地步,但是经验的缺乏可能会极大地影响教师对于课程地实施效果。对于教师地教授,学生难以理解,也就很难掌握知识地精髓。就会导致教地教学效率低下。
(三)学生的升学考试的压力
        小学生是数学逻辑思维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过程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至关重要,但是由于小学高年级学生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很多教师也就仅仅关注学生的分数,考试分数是他们能否在初中学校进入一个相对优秀班级的关键。就是因为这种压力,导致学生和老师不愿意顾及其他。但也就是因为这种观点才阻碍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要知道的是“磨刀不误砍柴功。”良好核心素养的形成可以帮助学生更快的理解知识,更快的解决问题,促进了学习的效率与质量。从而获得更有益于学生的竞争的资本。

所以作为当代数学教师,着力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极其关键的。
二、数学核心素养教育改革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小学生由于生理发展影响,他们对于问题的理解能力较低,对于问题的思考也就缺乏周全,且他们的抽象思维发展还不够全面,他们需要辅助方法来帮助他们提高他们的这些能力,而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培养小学生养成透过表面看本质地习惯。增强他们对于数学逻辑思维地意识。促进学生对于抽象思维地培养。锻炼他们对待问题整体地判断力和解决问题地能力。
        在小学数学苏教版五年级第二章节—《多边形面积的计算》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图形的特点以及面积运算,引导学生观察多边形的特征,尝试自己通过已学知识来找到解决的方案。用任何已经学到的知识或者自己想到的能够解决问题的新点子也可以。如划分板块计算、拼图、甚至是实物测量的方式来解决。
(二)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探究的能力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教授学生解题过程,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难以用数学的眼光来对待一个问题。数学核心素养就会促使学生结合世界生活来解决数学问题。小学生的能力较弱,他们很难讲知识融会贯通。而数学核心修养就可以帮助他们形成一个知识结构铭记于心[1]。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问题不仅能够增强学生自我解决问题和自我探究的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例相结合,来解决问题的习惯。
        例如,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第一章节《方程》的时候,教师主要是让学生知道方程的核心解题思路。引导学生用已经学习的知识反推,通过这种方法,使得学生反复思考解题的思路,在学生的心理形成一个解题的框架体系,沿着这个框架,一步步地探索新的方法,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使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自己的核心素养。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地创新能力
        创新是我们近些年听到的最高频率的一个词汇,创新思维是可以反常规的、用自己独特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自己的思考出发来解决问题,产生新的、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措施[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通过学生自我探索的方式来找到对问题的应对措施。教师应该对此重视,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来逐步引导学生形成创新你意识。
        例如,教师在进行《数与代数》的课程时候,碰到一个较为复杂得应用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请同学们用自己得方法解答问题,教师在教室巡回检查,对于已经完成得同学进行鼓励。还可以请已经解答出来得同学思考,看看还能不能有其他的解题方式。通过这种办法来刺激学生积极思考得好习惯。也使得学生得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所以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数学教育的重中之重,且数学的核心素养越是在高年级所表现出来的优势就会愈发的明显。数学教师着力于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势在帮助他们形成一种思维的习惯以及面对问题的心态。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越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也就会越高。

结束语:小学数学是数学学习的最重要的阶段,万丈高楼平地起,小学数学就是数学高楼的地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好数学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师通过一步步的引导,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体系,在面对数学问题的时候也能多方面思考,自己思考合适的办法来解决问题。所以数学核心素养是为了学生的未来拥有良好的发展而打牢基础的一个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姜海燕.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开展思路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美术), 2019, 000(010):76-77.
[2]阮翠.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20, 000(001):8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