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欢
广东省恩平市独醒中学,广东省恩平市 529400
摘要:在当前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整个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去掌握各个知识点。与此同时,也能够形成一种完善的思维模式。当前在为学生们去培养数学运算能力的过程中,应当利用各种数学原理,教师也需要做好教学安排来帮助学生们去培养良好的数学习惯。这样一来,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开展数学运算练习。与此同时,在这一练习开展的过程中,也可以更好地去积累经验,总结其中所蕴含的数字规律。在这样一种模式之下,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能够得到显著提高。本文主要论述了当前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在培养学生运算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运算能力;措施
当前针对于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就是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建模能力、运算能力、抽象能力、直观想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等。其中运算能力对于学生学习数学十分重要,也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很多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运算能力比较差,因此他们会对数学学习比较抵触。对此,教师需要找出学生的运算能力差的原因,并进一步增强学生们的运算能力,这也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一、高中数学培养学生运算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偏向于死记硬背,不能灵活应用
当前,在高中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存在死记硬背的问题,不能够灵活去运用算法和算理的相关知识。在应试教育理念之下,很多教师比较依赖于灌输式教学法,主要由教师来负责计算公式的推导和讲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需要认真记笔记,牢牢背诵知识即可。然而,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比较低下,只是通过肤浅的背诵活动不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去形成一种计算思维,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这也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学生也会在同类题目中经常犯错,这主要是学生并不了解算理,难以进一步确定算理和算法[1]。
(二)学习兴趣低迷
当前,在高中数学教学开展的过程中,主要是由教师统一来布置练习任务,学生完成练习检测。然而,学生心智发育不成熟,在学习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学习的趣味性和效能感。因此,教师利用单一练习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然而,当前很多学校的学生不能够适应练习检测活动,长此以往会导致他们失去兴趣,变得消极负面。
(三)马虎问题十分普遍
当前在高中学生运算开展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会出现粗心大意、马马虎虎的情况。学生表示在解题的过程中经常会看错符号、数字,也有部分学生在错误提示下修改计算结果,得出正确答案,这主要是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严谨,认真的态度,缺乏对符号数字的敏感程度。面对这一问题,教师需要注重让学生养成检验的习惯,认真对待每一道题。
二、高中数学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引导学生反思,提高运算效率
在实际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们开展学习反思总结。当前,在开展数学习题运算的过程中,学生们会表现出来各种各样的错误,这对学生们的成绩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对此,就需要开展数学反思,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十分有帮助。当前在核心素养教学背景之下,教师需要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应当关心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更好地去让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由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比较弱,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能力强弱来制定不同的策略,进一步督促学生去改正。例如,在学习“函数单调性”这一节内容时,很多学生就容易混淆单调性的相关概念,由此也会出现图形与等式无法匹配的问题。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开展反思,在运算的过程中找出自身的出错点,进行纠正反思,这样才可以提高运算效率[2]。与此同时,在反思找到问题之后,需要针对同一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和考察。有时学生会出现函数单调性概念理解不到位的问题,对于三角函数、对数函数的理解不是很准确。对此,教师就需要进一步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检查,从而提高学生运算能力。
(二)针对性训练,强化计算能力
当前在促进学生运算能力提高的过程中,需要开展针对性的训练,这也是培养学生运算能力的首要环节。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讲解的内容比较多,由此也会省去计算过程,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缺乏对于计算能力的锻炼,对此教师就需要搜集一些资料结合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开展运算专项练习,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训练。在时间的约束之下,学生也能够更好地去集中精力,以此全面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准确率。例如,在对“解析几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这部分内容来开展专项训练,让学生去解下面一道例题“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存在同时满足下面几个条件的圆:直线 mx-y-2m-1=0(其中 m 为实数)与圆心(1,0)的圆相切,求一系列圆中半径最大圆的标准方程?”结合这一例题,学生会给出常规的解题思路,利用直线与圆的关系来求出圆半径[3]。接着,利用代数法来求出最大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解题思路。接着,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计算任务。
(三)培养运算意识,重视运算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表示需要进一步培养全身的运算能力,这一能力与其他能力是相辅相成,很多学生会认为运算没什么,这次错了,下次能够算对。因此,在平时作业的过程中并没有认真对待运算。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克服这些自欺欺人的想法。有的学生在运算的过程中,会在同一道题目上得到三个不同的答案[4]。而有的学生能够既快又准地得出答案。这就表明,学生的运算能力各有差异,这也是一个人耐心、细心意志的体现,能够充分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此,教师应当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学生运算意识的形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基于核心素养角度来让学生们更好的去对待数学运算过程,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
参考文献:
[1]徐泽贵.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的思考[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18):117.
[2]黄立德.高中数学教学核心素养之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J].文渊(中学版),2020,(1):411-412.
[3]王建新.基于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旬,2019,(3):183.
[4]夏晔.高中生数学核心素养运算能力现状分析及提高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2019,(2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