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李儒海
[导读] 小学数学这门课程是孩子们在开始在学习数学的入门课程
        李儒海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久隆镇新圩小学,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小学数学这门课程是孩子们在开始在学习数学的入门课程,而且数学也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数学这门学科,是比较具有抽象性和思维性的一门学科。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习起来可能还是有点疑惑之处。但是如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数学中的问题与我们的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那么孩子们便会对数学充满着好奇心与求知欲。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学方法
        
        教学应该努力激发孩子们的数学情感,将数学与孩子们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的数学,让孩子们通过学习来进一步提升自己。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立足于孩子们的现实生活,通过创设一个个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让孩子们去应用数学,从而喜欢上数学这门学科。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中提出是生活就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坏教育”的观点。其实他告诉我们的是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都是可以在生活中去寻找的”,因而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不能脱离生活。而且数学学习的素材大多取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学到的数学知识也要应用于实际生活。因此,教师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对于孩子们把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显得极其重要。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要根据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去选择合适的题材,题材要尽量广泛,并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小学生愿意接触、愿意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个人的爱好创设情境,将枯燥的数学符号和抽象的数学概念、公式转变为生动有趣的具体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1]。
        比如教师在讲述“我们如何认识路线”一节时,孩子们在学完了怎样“认识路线”这一知识点之后,他们脑海中所得到的知识是零碎的,片面的,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地掌握这个知识点呢?下面我就提出一道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问题:从学校到游乐场应该怎么走呢?大家有几种不同的行走路线呢?教师通过这样灵活的、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的思维得到极大的发散,能够更加主动的进行思考。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有的小组思考出从学校到游乐场有哪几条路线,有的小组则讨论从学校到达游乐园有哪几路公交车等。然后,教师将这些内容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屏幕上,让学生一一观察之后,从中得出公交车有很多辆能到达,但是其中有几辆车是需要中途转车才能到达目的地。这道题是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题型,通过学生之间的思考、互相探讨等,使学生自己从中找出认为合理的方法,再将方法讲解给其他的同学听。这样融入生活化的学习会使孩子们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而且孩子们会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结合实际进行数学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要面临的是学生年龄问题,需根据学生的认知范围设计相关的教学内容,小学五年级的数学知识是侧重体验抽象的过程,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则更多地要利用贴近该年龄段的生活经验去设计教学方案。

要让孩子们感受到自己所学习的内容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但如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味地提出一些简单的或者与孩子们年龄不符比较难的问题,或者采用低年级的教学方法,那么不仅仅会影响教学质量,而且这也会导致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因材施教,结合孩子们的实际情况来教学[2]。
三、创造出和谐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德智全面发展
        学生的德育教育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工作中的重点,所以教师也应该对此有所重视。而在现在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是需要教师之间的共同协作,也是属于一项长期的教学过程。因此,在数学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在设计生活情境时应注重情境的健康性、合理性,更加进一步的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速度以及激发德育教学的效果,从而实现学生智育和德育的双重发展;从而达到教育的最本质的要求,更加贴近二十一世纪的教学发展理念。生活是教学的源泉,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都可以与教学内容相互结合,也能进一步的促进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心理还不够成熟,教师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的目的,采取生活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知识,增加数学知识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学习。由此而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情境教学法是必然的选择。
四、增加实践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当今我们所处的大环境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任务中,创造真实的生活情境来去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去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必要的。其次,教师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去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数学知识进行观察与探究,从而从根源上提升学生解决各类数学问题。而且还可以将数学知识能够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即“学以致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更加的注重生活情境与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提高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却不是过分的将生活情境完美化,而是还原现实[3]。
        例如:以“统计”课程为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本班的期中或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并让学生以实际生活为依据设计相关的数学问题,利用这样的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此外,生活情境教学能够有利于解决学生在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知度与实用性。与此同时,科学、合理地运用生活情境能够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地位,从而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结束语
        综上,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将数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提高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而且还能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总之,随着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生活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让教育变得更加焕然一新。
        参考文献:
        [1]黄国荣.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 读与写(教师), 2019(6):0132-0132.
        [2]刘利红. 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J]. 中外交流, 2019, 026(028):388-389.
        [3]王敏. 巧用情境教学,灵动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05):161-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