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师精准教学的实施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劳景令
[导读] 数学是学生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工具,
        劳景令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教育局教研室,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数学是学生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工具,同时也是发展和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科。为了逐步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师可在教学时灵活运用精准教学法,准确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保证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精准定位,最大程度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精准教学;教学目标;方法;策略
        
        在正式教学前,教师需利用多种手段了解学生,为学生布置课前学习任务,使其能够精准定位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需要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落实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还需要为学生精准推送学习资料;在上课时灵活运用情境教学法、混合教学法、一对一主辅合作方式,最终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精准教学的概念
        精准教学指的是教师能够在全面分析和研究学生具体学习行为的情况下,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预测学生具体的发展状况与趋势,能够为日后的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做出准确、精准支撑的教学行为。精准教学的目的就是激活学生的生命体验,实现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和成长。在精准教学的指导下,教师能够确定好最佳的教学目标,精确选择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保证课堂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构建出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同时,精准教学还能面向所有的学生,关注和了解学生的个性发展,钻红学生的个体差异,构建出一个个性化的数学课堂。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实现精准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一)全面了解学情,确定精准的教学目标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劣势和优势,这样才能保证精准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需灵活运用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精准把握精准教学的关键,在此基础上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1开展能力测试,精准确定目标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判断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是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要想在新的时代下,促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教师就需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起点,可采用实体测验、调查问卷的方式,汇总学生的大体情况,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此基础上,教师能够准确划分出学生的未知区域和已知区域,从而确定数学教学的教学目标。
        2调整教学理念,提高数学素养
        要想从根本上落实精准教学,那么就需要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知识的教学与立德树人有效融合起来,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在数学课堂中,教师的作用是辅助与引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翁,因而教师需在发挥自己作用的同时,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应用精准教学,就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从根本上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为学生核心素养、数学能力的提高做好充足准备。
        (二)落实因材施教,精准投送资料
        因各项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

借助课前测试,教师能够大致、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后可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为学生推送一些可提高其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的小游戏或题目,也可推动多样化的学习资料。教师需要格外关注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上传一些难度稍低、较为基础的学习资料;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为其上传一些具有较强挑战性的内容。此外,教师还应当充分利用云平台手机、分析和整理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学生具体的情况调整学习资料的深度和难度,逐步落实分层教学,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
        (三)调整教学手段,实现精准教学
        1运用1+1主辅导合作方式
        为了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学生的个性,从根本上保证精准教学,教师就可采用1+1的主辅合作方式[1]。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属于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可将一名学生选为辅导学习的小老师,帮助教师为其他学生解答问题,汇总和监督其他学生的学习,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和素养。
        2运用情境教学法
        目前,很多教师都开始在实际教学中加入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能够创设出真实、形象的情境,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扮演不同角色的情况下,学生能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数学学科的教学目的就是为学生提供操作和观察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例如,在教学100以内加减法相关的内容时,考虑到该年级的学生尚未积累充足的生活经验,无法牢牢掌握相关知识。此时,教师就可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人民币,将人民币的认识与100内加减法的内容融合起来,将数学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教师可构建超市购物的情境,鼓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2]。同时,教师还需观察学生的表现,记录和总结问题,精准定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精准定位易错点和重难点,并进行全面且细致的讲解。
        3混合教学法
        信息技术不仅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较大便利,还为教育行业注入更多的生机[3]。如今,教师可利用各种软件自行制作微课、慕课,并将其上传到微信群、网络云平台、QQ群等,鼓励学生利用这些学习资料完成自主预习和复习。
        例如,在教学有关长方体的内容时,该节课涉及到较多的知识点,难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顺利完成教学。此时,教师就可充分利用网络云平台,在正式教学前就为学生提供与该章节知识相关的微课,将其作为预习内容,实现该节课教学重点、难点的精准定位,利用更容易理解、最精简的语言总结出系统的知识体系,并发布相应的预习诊断作业。教师需利用网络云平台的数据,精确了解学生课前的预习情况和学习情况。从诊断结果中,教师可发现学生对空间概念的了解和认知不够清晰,此时教师就可将课堂教学的重点确定为实际动手操作、准确把握长方体特征上。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还能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也能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可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也拥有不同的个性,需要教师能够为野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育方式。教师在上课前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最恰当的教学目标;落实因材施教,保证学习资料的精准推送;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以及1+1主辅合作方式。
        参考文献:
        [1]张静,龙芳.混合学习环境下小学数学精准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数字教育,2020(5):241.
        [2]钟凤云.大数据分析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精准教学探究[J].教师,2020,No.436(25):65-66.
        [3]孙秋萍.智慧教育背景下小学数学精准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教学设计,2020(2):13-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